言情小说吧_好看的小说免费阅读_红袖添香 - 阅文集团旗下网站

首頁 現實

情滿大荒山

第50章 馬大爺敬神

情滿大荒山 金江隱士 2088 2020-01-12 10:04:00

  (求收藏、求推薦)

  農歷七月半,是中元節,馬大爺家殺了只雞,他邀請我和老劉老師到他家吃飯。我們到他家后,擺了一會兒龍門陣。這時,馬大爺的兒媳進來說:“爹,飯菜都好了。”

  馬大爹說:“端上來擺起,先獻飯。”

  馬大爹家堂屋正上方擺著一個神龕,神龕有三米多長,一人來高,神龕頂上是平的案板,兩頭上翹,案板之下是一排抽屜,兩邊是兩個柜子,中間是空的,整體形狀像一個放大的寫字臺。

  神龕上方的墻上,貼著一排一米來高、二米多長的紅紙,紅紙的正中間從上而下寫著六個大的黑體字:天、地、國、親、師位,兩邊寫著各種神靈的牌位,也記載了家族的發源地。我仔細一看,紅紙上記載的馬大爺的祖籍是:南京應天府大壩柳樹塘。當地人管這個叫家神。

  神龕的案板上從左到右擺放有三個香爐,上面插滿了沒燒完的香節。老劉老師和馬大爹把神龕中間靠墻的八仙桌拉出來,擺放在堂屋正中央。

  馬大爺兒媳在八仙桌上擺放了八個碗、八個杯子、八雙筷子,每個碗里盛了一小點米飯,每個杯子里倒了一小點酒。然后將晚飯要上雞肉、火腿、雞蛋、白菜等菜每一樣用碗盛了一點兒,擺放在桌子上,馬大爺站起來,從神龕柜子里找出來一把香,一疊紙,先用打火機把香點燃,三枝一組,分別插在神龕上的三個香爐里,三枝插在神龕正下方土地菩薩處的香爐里,三枝插在堂屋門邊,三枝插在廚房門邊,三枝插在大門邊。馬大爺插完香,回到堂屋里,把錢紙撕開,三張一組,用打火機點燃,燒在土地菩薩處的地上,然后口中念念有詞,大意是說,馬家三代宗親,六代宗戚,請得到的,請不到的,都一起邀約起來,回家來過七月半了,桌上有酒有肉,請先人們盡情享用。馬大爺用一個大碗盛了一碗水,把幾張燒著的錢紙丟進碗里,再把桌上的菜和飯每一樣弄一點在水碗里,端到大門外門,潑撒在地上。老劉老師告訴我,這叫潑水飯。馬大爺把八個杯子里的酒撒在神龕下面的地上,獻飯就結束了。表示先人們已經吃了飯、喝了酒,現在輪到活著的人吃飯了。馬大爺叫兒媳婦把桌子上獻飯的菜飯撤下去,重新上菜,我們舉杯喝酒。邊吃邊聊,邊聊邊吃。

  馬大爺跟我說:“搞封建迷信,你可別笑話我。”

  我說:“怎么會呢,這是很好的民族傳統,通過這種方祭祀過世的先人,寄托后人的哀思。這絕對不是封建迷信。就像我們清明節上墳一樣,前人做給后人看,一代一代傳承下去。不能忘記祖先,不能記憶根本。”

  我說:“馬大爺,中國傳統文化博大精深,地域文化、民族文化是中國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大荒山人民在長期生產生活中形成的有著濃郁地方特色的文化,是民族文化、民俗文化的一部分,文化需要多樣性、多元性。你們唱的山歌非常優美動聽,你們跳的蹢腳舞生動、樸實、有趣,你們搞的祭龍節很有地方特色。只是你們的酒文化太熱情直率了,有點受了住哦。”

  馬大爺說:“無酒不成席嘛,我們大荒山上的人,勤勞樸實,熱情好客,待客都用酒,你這么遠來幫扶我們,我們不為難你,能喝多少喝多少,心意表達到位就行。”

  我說:“謝謝你們擔待了。”

  馬大爺說:“在大荒山上,七月半算是個非常重要的節日。主要就是祭祖。在七月十二,家家戶戶就煮肉、獻飯,邀請仙逝的老祖人回家來,住幾天。因為七月十五鬼門關要關閉。所以到七月十四,就是今天,就不能再留老祖人玩耍了,必須要把老祖人送走。你看我剛才獻飯敬神,就是最后跟老祖人吃飯喝酒了。一會兒,就要把他們送走了。我們為老祖人寫了包,上面寫著收受人的稱呼和姓名,收受的封數,化帛者的姓名及時間,內裝各種紙錢、衣服以及各種金銀財寶,一會兒就要到屋外焚化。只有焚化了,老祖人在陰間才能收受使用。”

  我說:“這個很有意義呀,我們通過這樣的活動,祭奠和懷念我們去世的親人。想念他們的音容笑貌,懷念他們曾經的點點滴滴。”

  老劉老師說:“是呀,如果沒有這樣的節日,沒有這樣的風俗,沒有這樣的懷念,歲月流逝,去世的親人們的音容笑貌在我們心里會越來越模糊,最終將什么都不留存。”

  我說:“我們國家現在對民族傳統非常重視。清明節成了法定假,大家為親人上墳掃墓。端午節成為了法定假,大家在端午節煮雞蛋,吃粽子,組織賽龍舟活動。其實,中元節,重陽節,都可以探索確定為法定假,通過政府的引導,讓全世界的華人尊重中華傳統,傳承中華文明。”

  馬大爺說:“小李書記呀,我說你別生氣,你們城里人呀,人情味道就是淡薄些。家里也不燒香燒紙,也不獻飯。移風易俗是徹底了,文明是文明了,但生活的記憶也越來越少了。我們農村,婚喪嫁娶,各地的風俗和傳統都不一樣。就像民歌吧,演員一開口,大家就能根據曲調的不同,猜出來是東北民歌、還是陜北小調。單單從民歌曲調上,你就能分辨出維吾爾族、藏族、蒙古族、白族和彝族。”

  我說:“馬大爺,你說得對,生物需要多樣性,民族需要多樣性,民風民俗同樣需要多樣性。”

  又喝了一杯酒,吃了些肉和菜后,我和老劉老師辭別馬大爺,回村委去。

按 “鍵盤左鍵←” 返回上一章  按 “鍵盤右鍵→” 進入下一章  按 “空格鍵” 向下滾動
目錄
目錄
設置
設置
書架
加入書架
書頁
返回書頁
指南
主站蜘蛛池模板: 买车| 正宁县| 拜泉县| 定远县| 安康市| 光泽县| 青川县| 普洱| 白沙| 肃宁县| 潜江市| 同心县| 东光县| 龙江县| 铜山县| 莒南县| 罗甸县| 商南县| 高陵县| 申扎县| 工布江达县| 滨海县| 鸡东县| 财经| 宁阳县| 泰和县| 南汇区| 精河县| 噶尔县| 巫山县| 衡阳市| 肥东县| 申扎县| 虹口区| 精河县| 洞头县| 金昌市| 繁昌县| 弥勒县| 色达县| 岳西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