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情小说吧_好看的小说免费阅读_红袖添香 - 阅文集团旗下网站

首頁 現實

情滿大荒山

第37章 大荒山祭龍

情滿大荒山 金江隱士 2235 2020-01-05 21:00:00

  (求收藏、求推薦)

  今年的雨季來得還算早,大荒山上已經郁郁蔥蔥、嫩綠青翠了。六月中旬,地里的玉米已經封林,看不到黃色的泥土。洋芋也抽出了三四枝嫩芽。整個大荒山顯得生機盎然。今天是農歷五月二十,是茅草坪村傳統的祭白龍的日子。天還沒亮,我還躺在床上,就聽到外面震耳欲聾的敲鑼打鼓聲音,我趕緊起床,叫上老劉老師,一起出去看熱鬧。

  老劉老師告訴我,大荒山有些年景氣候異常干旱,農歷五月二十以后還不下雨,雨水是農業、農村和農民的命脈,傳說白龍是天上管雨水的神,所以大家要固定一個日子,舉行一個儀式,隆重祭祀,干旱的年景要祭祀,風調雨順的年景也要祭祀。久而久之,就形成了傳統。

  震耳欲聾的敲鑼打鼓聲就是信號,大荒山的村民聽到

  號令,都往村委會集聚。春耕農忙辛苦了近一個月,現在暫時告一段落,大家難得有這么一個機緣,因此都來湊熱鬧,放松緊張的心情。

  太陽剛剛從大荒山頂爬上來,吉時已到,祭祀儀式在村委會旁邊的老水井邊舉行。老水井旁邊有三棵高大的麻櫟樹,每棵樹要三個人才合圍得過來,樹上發滿嫩綠的新葉。一條稻草扎的長龍已經掛在三棵麻櫟樹上,兩張八仙桌拼在一起,在水井邊搭成祭臺,桌上擺著三個二十公分高的圓柱形狀的芭蕉根,方便插香燭,桌下放了三個盆子,用來烤紙錢。參加祭祀儀式的十多個人都系著紅腰帶,包著花頭巾。其他的人圍在四周。2個老頭有節奏地敲鑼,2個老頭使勁打鼓。馬大爺是總管,負責指揮整個祭祀活動。馬二爺是主祭,負責燒香燒紙、跳神念經。全村來圍觀的男女老少非常多,歡天喜地、熱熱鬧鬧。日出卯時,馬大爺宣布祭祀活動開始,馬二爺畢恭畢敬站在祭臺邊,作揖、上香、燒錢紙,

  王大才拎過來一只大紅公雞,馬二爺拿起祭臺上的尖刀,抬起雞頭,往雞脖子上一刀抹去,提起公雞,把流出來的雞血灑在祭臺前面的黑泥土地上。馬二爺把幾張紙錢,沾了雞脖上的血,點上火,在祭臺燒了,站在祭臺前,閉著眼睛念了一會兒經。經念完畢,馬二爺帶領眾人,跪在祭臺前,連磕了三個頭。

  我沒見過這種儀式,倍感新奇,忙著用手機又是照相,又是錄視頻,再忙著發微信朋友圈、發微博、發快手、發抖音。然后我就接到了許多同事和朋友打來的電話,好奇地問這問那的。特別是我們一個辦公室的老林,老林在電話里興奮地說:“哎呀,都幾十年了,這個祭龍活動還在搞呀!哎呀呀,馬二爺還活著呀,怕是七十多歲了吧?哎呀呀,馬大爺也出鏡了!老了!那時這老頭是革命委員會副主任,我還和他在一張床上睡過呢!”

  微信朋友圈和微博的點贊和留言數不斷上升。我發現,快手和抖音上已經有了許多條今天祭龍活動的信息。我以為到此祭龍活動就結束了。老劉老師告訴我,活動才開始呢,這只是殺了頭牲,再下來還要殺豬。

  果然,大麻櫟樹這里的活動暫時告一段落,祭白龍活動轉場到了學校操場。操場里用石頭支起了五口大鍋,鍋灶里柴火燒得又紅又旺,鍋中盛滿了水,正冒騰著熱氣。五張條桌擺在操場上。一陣鞭炮聲響后,馬大爺大喝一聲:動手!操場上人聲鼎沸,大家七手八腳把三條肥豬、兩只肥羊牽上來,揪上桌去,捆住手腳,白刀子進去,紅刀子出來,接了血旺后,眾人一去動手,燙毛刮毛,開膛剖肚。一個多鐘頭后,豬羊收拾妥當,三只豬頭、兩只羊頭被割了下來,送到老水井旁邊,貢在祭臺上。這時,第二輪祭祀活動開始,一干眾人又圍過來,馬二爺又上香、燒錢紙、念經,再帶領眾人跪在祭臺前磕頭。之后,眾人輪流到祭臺前上香燒紙錢。我覺得這個活動很有特色,我對馬大爺說,我能去燒香燒紙嗎,馬大爺說可以呀。于是我也入鄉隨俗,跟著村里的男女老少,來到祭臺前,燒香、燒紙、磕頭,祈求來年風調雨順。

  操場上,大鐵鍋里的熱水翻騰著。十多個壯小伙子,正掄起砍刀,將豬肉和羊肉,砍成小塊。老劉老師告訴我,祭臺上的豬頭和羊頭貢一會兒后也要拿回來,砍成小塊,連同肉、腸肚、腳一起,煮連鍋湯,最后根據報名戶數的情況,平均分成若干分,大家用盆裝了端回家里去,與家人一起分享。這叫打平伙。

  我跟老劉老師說,那我們也報名分一份。我找到馬大爺,說:“馬大爺,這肉肯定很香,我也要分一份。”

  馬大爺說:“連鍋湯香得很,平時你們城里人根本吃不著,你要分豬肉還是羊肉?”

  我說:“豬肉、羊肉我都要償償,一樣一份吧。”

  馬大爺把負責收錢的吳有德叫過來,讓他把我的名字記上。吳有德是老黨員,七十多歲,戴著黃布帽子和老花鏡,當過村里的文書,是老一輩中少有的文化人。

  吳有德問我:“豬肉、羊肉一樣一份?”

  我說:“是的。”

  吳有德說:“豬肉一份預收30元、羊肉一份預收50元,多退少補。”

  我高高興興地交了80元錢。男人們把肉砍好后,接下來應該女人們負責了,她們把豬肉和羊肉分別倒進大鐵鍋里,加入花椒、姜、蒜、食鹽等調料,不斷往灶里添柴,把火燒得旺旺的。不一會兒,整個操場上就彌漫著誘的豬肉和羊肉的香味。

  肉煮進鍋后,人們閑了下來。這時,悠揚的笛聲響起,斜戴著黃布帽子的李老三,吹著蹢腳調,慢慢走到操場中央。小伙子大姑娘、大爹大媽大嬸子、三姑三婆二姨媽們,慢慢聚攏來,手拉著手,圍成一個大圓圈,和著蹢腳調,手牽手、肩并肩,跳起了熱鬧歡快的蹢腳舞。舞蹈隊形以眾人為圓圈旋轉,手上動作、腳下動作變化多端,舞姿多種,都以生活場景命名,如:一腳、二腳、三腳、四腳、五腳、六腳、無名腳、送腳、背榨把、洗麻線、一腳蹺、跑馬四腳、跑馬三腳、合腳、歡樂腳、賽馬腳、合心合意腳、大姨媽趕場……大家邊跳邊走邊轉邊唱:你爹不合心,你媽不合意,不合心、不合意,娃兒哪呢來……蹢腳舞動作多樣,且大都來自生產生活或摹擬動物,舞蹈重點在腳,花樣繁多。

按 “鍵盤左鍵←” 返回上一章  按 “鍵盤右鍵→” 進入下一章  按 “空格鍵” 向下滾動
目錄
目錄
設置
設置
書架
加入書架
書頁
返回書頁
指南
主站蜘蛛池模板: 黑龙江省| 葵青区| 合肥市| 红河县| 札达县| 信阳市| 东城区| 基隆市| 贵州省| 广昌县| 称多县| 泰宁县| 得荣县| 环江| 崇义县| 白河县| 灯塔市| 成武县| 武山县| 湖州市| 阿克陶县| 辉县市| 罗江县| 定边县| 宁强县| 沽源县| 富裕县| 桦川县| 开鲁县| 夏津县| 通城县| 湘阴县| 县级市| 恩平市| 佛冈县| 茂名市| 洛宁县| 垣曲县| 临潭县| 长顺县| 肥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