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了下午,李紈的嬸娘被李守中派去的人給請來了。丫鬟進來傳話之后,李紈姐弟便領著李陽、李陟和賈蘭等人來到了廳外迎接。
“嬸嬸,你們可來了,許久不見,妹妹們竟都這么標致了。”李紈迎上去笑道,轉而向賈蘭喊道:“蘭哥兒,快來見過嬸外祖母和大姨、小姨。”
賈蘭見他的嬸外祖母帶著兩個姑娘,皆是詩書世族的齊整打扮,一個有超脫淡然的容貌,一個如水蔥兒般水靈,想來她們就是李紋和李綺了。
行禮問候之后,李紈迎嬸娘一家進了廳內,引兩個妹妹拜見了她們的伯父李守中。禮畢,李守中說道:“新春佳節,家人團聚享用盛宴,吾弟在塞外為國守邊,不能歸來與我們團聚,必定是與邊關將士歡聚過年了。”
“是這樣的,他早就給我來信了,興許他們那里這會兒比我們還熱鬧呢!”李嬸娘回應道。
此時,賈蘭的舅舅說道:“在塞外的叔父可以與將士們歡聚過年,京師都中卻有人要孤獨守歲了。”
“你說的是何人?”李守中問道。
賈蘭的舅舅答道:“歐洲使節艾利略。“
“你不說,我差點把他給忘了,想來他是遠客,也曾是我舉薦的監生。”李守中說著,想了想繼續道:“這樣吧,你姑且去把他接來,與我們共享晚飯。”
“是,父親。”賈蘭的舅舅說著,便出門去了。
賈蘭小聲問李陽、李陟兄弟,這個叫艾利略的歐洲使節是誰?李陽李陟兄弟倆三言兩語一時說不清楚,便拉著賈蘭悄悄退到了廳后面。卻聽李陽和李陟一人一句東拉西扯,沒有一句話能講清楚這個艾利略到底是誰。
賈蘭聽著有點不耐煩了,問道:“你們是真的知道這個歐洲使節?還是在胡編亂說呀?”
李陽說道:“我們沒有亂說,給你看一樣東西,你就知道了。”
“對對對,跟你說半天,還不如你自己看。”李陟也說道。
于是,李陽和李陟拉著賈蘭來到了舅舅的書房。李陽在他父親的書桌上找出了一本冊子,說道:“就是這個東西,我爹親筆記錄的,里面就有寫到這個歐洲使節艾利略,我找給你看。”
賈蘭接過那本冊子,只見封面是“監事錄”三個字,想來是舅舅對于國子監之事的記錄,又見李陽找給他看的這段如下:
“熙豐二年五月,軍中虜獲一個韃靼,姐夫珠借其堂兄珍之便得以接觸,獲知此韃靼非自漠南漠北,乃自歐羅巴洲,其名艾利略......恰逢國朝沿襲舊制,詔收外邦學子入監讀書......歐羅巴洲遠在西方,學子因稀而貴,前朝使節利瑪竇注音漢字頗有功績,特赦艾利略入監受業,令其繼承利瑪竇遺志報效國朝......”
舅舅的記錄雖然簡單但也算詳實,賈蘭大概明白了這位歐洲使節的來歷。賈蘭從舅舅的字里行間中發現,艾利略此人之所以能入監讀書,似乎還跟賈蘭的父親賈珠有關。
原來,事情發生在熙豐二年,也就是十年前,賈蘭還沒有出世。當時,軍中出了一件怪事,說是直沽守衛捉到了一個金毛藍眼的韃靼,問他是誰派他來的,到關內來有何目的,他卻答了一大堆亂七八糟的鳥語,只聽得清他重復著“上帝”“上帝”這兩個字,其他啥也聽不懂。
這日,賈珠約了身為三品爵威烈將軍的堂兄賈珍,去軍中大牢瞧個究竟。在牢房里,賈珠見到了那個金發藍眼之人,覺得不像是來自漠北的韃靼。
對此金發藍眼之人一番審問之后,賈珠這才弄清楚,此人是來自歐洲的一名傳教士,名叫艾利略。賈珠畢竟是讀書人,也看過不少閑雜書籍,從書中得知,前朝有外邦學子入監讀書,還有金發藍眼的傳教士出現在南方省份。
見到金發藍眼的真人后,賈珠興奮不已,又得知,艾利略之前在倭國傳教,從倭國返回歐洲的途中,不想帆桿被海風吹斷,船只失去了方向,結果在直沽港靠了岸,被當成韃靼抓了起來。
本朝定鼎近百年,長期處于閉關備戰狀態,不再允許外邦洋人入境,外邦進貢學子入監讀書的舊制也被廢除了,因此國朝還不曾有出現洋人傳教士,再加上近來漠南漠北戰事吃緊,難怪軍中將士把艾利略當成了韃靼。
賈珠不想艾利略被誤殺,向賈珍解釋這金發藍眼之人不是韃靼,并舉例了前朝的歐洲使節利瑪竇等人。但賈珍卻不以為然,聲稱寧可錯殺一千也不放過一個。
為了說服賈珍,賈珠夸大其詞,說這些人熟知歷法和兵法,能為國朝效力,紅衣大炮就是這些人帶來的。賈珍這才通融,睜一只眼閉一只眼,放了艾利略。
被釋放的艾利略必須在三日之內坐船離境,其實他此前也是被倭國驅逐出境的。原來,倭國眼下是江戶時代,天皇雖然享有崇高威望,名義上是最高統治者,但并沒有實權,實權掌握在幕府將軍手中。
幕府采取了禁教措施,連續五次頒布了鎖國令,禁止本國船只出海,并取締傳教活動。幕府對駛抵倭國的外國船只實行嚴密的監視。大殷國朝的船只不受此規定限制,但只能在長崎一地進行貿易,因為長崎是幕府將軍的直屬領地,易于管制。
賈珠從書中得知,歐洲洋人知識別類迥異,不想就這么放艾利略走了。恰時,禮部奏請沿襲前朝舊職,詔收外邦進貢的學子入監讀書,鄰邦如高麗、琉球、新羅、百濟等紛紛遣子弟入監讀書。國子監增設號舍,供其居住。
賈珠從岳父李守中口中得知,起因是本朝冊封使臣自琉球國返還京城,向禮部疏言,琉球國中山王以“下國僻處彈丸,常慚鄙陋,執經無地,向學有心”懇請轉奏,遣本國生徒入國子監讀書,令陪臣子弟四人赴京受業。
賈珠伺機問岳父,是否知道利瑪竇、金尼閣等西洋人?李守中稱,在書中見過相關記載,不過都是前朝的記錄,也頗有興趣。原來,利瑪竇用拉丁字母給漢字注音,創作出用拉丁字母拼寫漢語的方案《西字奇跡》。
在利瑪竇提出的注音方案基礎上,金尼閣又出版了《西儒耳目資》一書。在利瑪竇、金尼閣二人的努力下,漢語的注音方案不斷地得到了改進,大大方便了外邦貢生學習漢語。
賈珠于是把艾利略的事情告知李守中,并表示想留下此人,盡其所用。李守中不想賢婿以身犯險,便獨自向禮部和國子監舉薦了艾利略。最后,在李守中和賈珠的幫助下,艾利略以西洋貢生入監受業,不必被驅逐回歐洲。
......
就在賈蘭把舅舅的《監事錄》看得津津有味的時候,李陟突然說道:“爹回來了,我們快躲起來。”
“躲起來?為什么要躲起來?”賈蘭不解地問道。
李陽說:“不躲起來,怎么偷聽他們的談話。”
“他們?你是說那個叫艾利略的?”賈蘭放下了手里的《監事錄》。
李陽說道:“歐洲使節每次來我家拜訪,都會和我爹在書房里談話很久。”
說著,李陽、李陟兄弟二人把賈蘭拉到了書房一角,躲在了屏風后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