顧凝讀大學的時候,和郭星是同班同學,除了上課時遇見,兩人便只合作過一些課題活動,畢竟她們的性格迥異,而且也不在一個社交圈子里。唯一交集多的,就是她們倆都很喜歡參加志愿活動,因此時不時會在活動中碰見。
畢業之后,大家就各奔東西,郭星直接進了醫院實習,而顧凝因為身體原因,轉攻心理學,兩人就沒再聯系過。
再次重逢,是兩年多前,她在暑假里參加的一次志愿者活動中。
對顧凝來說,上學的那段時光中,有一項必不可少的樂趣,就是參與各種志愿者活動——既能遇見多種多樣的人和事,又不必能言會道,只要身體力行地在一旁默默做事情就行了。因此聽說市郊的一個村鎮里洪水上漲,市里招募志愿者組織參加水災后援時,顧凝便決定報名參加。
“不哭不哭,忍一忍不怕啊……哎呦,來、來個人幫我按住他!”因為學的是醫科,顧凝被安排在后援地一個臨時搭建的醫護區,一進去,她便聽到有人在喊。
顧凝聞聲過去,是個八九歲的小男孩,滿臉漲得通紅,正在一個拿著針管的白大褂醫生手里哇哇大哭,扭動掙扎著。
她連忙蹲下身幫忙按住男孩的小手,他的手上發燙,看來是泡過水發燒了。那醫生眼疾手快,趁著男孩怔住的瞬間下針,動作熟練而迅速。
在男孩歇斯底里的哭喊聲中堅持幾秒后,兩人總算松了口氣。
“謝謝你啊,小孩子我是真搞不定。”安撫下小男孩的情緒扶他躺下休息后,醫生轉頭說道,不禁露出驚訝的表情,“誒,你是,顧凝?”
顧凝一愣,看向對方。她忙把口罩和發帽摘下,說道:“是我,郭星!這么巧,你是志愿者嗎?”
顧凝點點頭。
郭星和大學時沒什么兩樣,白皙的皮膚透著淺紅,一頭短發松松落落的,甚有精神。
她咧嘴欣喜地笑道:“好久不見!那,先忙,待會兒一起吃飯。”
顧凝又點點頭,然后郭星拍了她一下,便繼續風風火火地去救護傷員了。
發生水災的地方是個位于山腳下的小鎮,前幾日下暴雨沖毀河道,災情不小。消防員們在前線救援,顧凝這樣的志愿者則都被安排在后援區,那是鎮子口的一處公共休閑地,地勢較高。
一大塊平地,被劃分為好幾個區,醫護、物資運輸、后勤等等,雖然擁擠忙碌,卻秩序井然。顧凝跟著郭星排在場地邊角領飯的隊伍中,一排剛剛輪休的醫護人員們都有些疲累,緩慢地往前挪著。
“誒,那個人不是……”郭星指向物資運輸的那邊,驚訝道,“你又和他在一起了?”
顧凝微微側身,有些疑惑地順著郭星手指的方向看去,是一個正在搬送補給水的志愿者,即便是樸素如一的綠色志愿服,也讓他穿出了大方帥氣的氣質。
注意到她們的視線,那個人回過頭,正對上顧凝的目光,陽光下的他立馬揚起一個大大的微笑,高舉起手,向兩人這邊揮著。
那人是鐘溫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