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發總監夏深開始了回憶。
那時的夏深就有機會保送讀大學,但是他自己放棄了,選擇了通過實踐繼續積累知識,同時一邊工作一邊照顧家里。
前幾年,他一直都是專門的技術開發人員,這一想法得到了很好的實現。自己的開發工作很有成效,自己的知識積累也很滿意。
后來,公司領導肖總看到他熱愛技術、專心鉆研,就把他提拔到了研發總監的崗位上,他就開始感受各種壓力和挑戰了。
“技術再難,我都不怕,”研發總監夏深說,“沒日沒夜地干唄,但是管理確實有很多的復雜因素,不是我能夠控制的。”
“原來你也是被動的成為了研發管理者?”老項問。
“是的?!毕纳钐拐\地回答。
“你是更愿意成為一位技術專家,還是一位研發管理專家?”老項追問。
“沒有疑問,肯定是搞技術,單純?!毕纳钏斓鼗卮?。
“那你和肖總談過了沒有?”老波問。
“我都和肖總談了很多次,”夏深有些害羞地說,“但是每一次都被肖總否決了?!?p> “為什么?”老波追問。
“肖總有自己的想法,而且很堅決?!毕纳钫f。
“那為什么萬總監不找肖總談呢?”老波問。
“萬總監有自己的想法,他自己說:總是在幫肖總堵漏。”夏深無奈地說。
顧問們聽了這話,不說話了,從這個角度來說,萬總監確實是這么干的,而且干的還挺有成效。
過了一會,老波說出了自己的建議:“那你有沒有考慮過再去讀個高等教育的學歷?”
聽了這話,夏深停了一會,深深嘆了一口氣,說:“如果要這樣做,我當年直接報送大學就完了,現在不是又走回頭路、吃回頭草嗎?”
顧問們聽到這話,都笑了,原來單純的夏深是卡殼在這里了!
老波憋住笑說:“此一時彼一時!那時的你只是想做一個普通的開發人員?!?p> “現在,你是企業的研發領導,現在對你的要求更高了。”老項說。
夏深明白顧問們在說什么,開始思考起來。
顧問們又進行了一番勸說,夏深是個明白人,他也明白自己以前針對問題的積累性的學習與研發管理需要的全面系統性的知識基礎的不同,答應自己會去獲得一個專業的技術類的高等教育資格。
顧問們很開心,因為從勤奮程度和能力來說,夏深獲得一個高等教育資格并不難,重要的是他要意識到系統性的教育基礎對于新的研發管理的重要作用。
夏深同意去獲得一個高等教育的資格,他調整了自己的時間計劃,把工作、研究和學習的時間重新進行了安排,也報名參加一所重點高校的繼續教育考試。
按照這樣的計劃,夏深更忙碌了,他的日常交流更少了,悶頭在技術開發、產品開發、技術研究、研發管理體系的改進和推行、高等教育的考試復習當中。
這件事慢慢傳到了肖總那里,肖總把顧問們找了過去。
“專注、聚焦、傻干,”肖總說,“非常好!我這里就是要有一種傻子精神!就是要下笨功夫!”
“我們不僅僅是要在制造上下笨功夫,在營銷上下笨功夫,”肖總堅定地說:“也要在研發上下笨功夫!難的事情堅持做,做到的事情反復做,反復做的事情做到極致,我們就成功了!”
顧問們都在點頭。
“問題是我們不能說空話!”肖總看著顧問們說,“很多企業提的口號很好,比我的口號還要好,但是就是不落實,找理由、找借口推脫,結果企業發展不起來,找市場的原因,找員工的毛病?!?p> “那樣的企業就是有病的企業,是欺騙!”肖總說,“不管是羞答答的欺詐,還是赤裸裸的欺騙,都是騙子!”
“我也曾經上過當,被人騙過,”肖總沉重地說:“深深地痛苦過,才知道不能跟不知道恥辱的人講道理!”
顧問們驚詫于肖總的坦誠,老波是深有同感,他不禁也在回想自己的一些痛苦記憶。
“只有實干才能區分出騙子和用謊言粉飾的人!”肖總說,“我們就是要搭建一個實干、傻干的平臺,讓愿意實干、愿意傻干的人進來,拼命奮斗!”
顧問們被肖總樸實的話所打動,再回想起這家企業曾經空闊的廠房和簡陋的設備,不禁為肖總的精神所感動。
“我們這里不注重學歷、資歷,”肖總說:“實干、傻干的精神就是我們的入門證?!?p> “在美國有愛迪生,在中國古代有魯班,”肖總說,“我們也希望有中國的愛迪生,現代的魯班,現代的研發專家,現代的能工巧匠。他們這些杰出的發明家、能工巧匠,也都沒有令人羨慕的學歷,但是愿意鉆研、苦干,最后都做出了杰出的成就!”
說到這里,肖總停了下來,看著顧問們。
“但是,你們給我們提了一個醒,”肖總繼續說:“在新的起點上,需要有新的標準和要求!”
“尤其是你們正在幫我們推行的先進研發管理體系需要各種各樣的人才,”肖總說,“在實干、苦干、傻干上是一樣的,但是我們不能排斥高學歷人才,要讓各類人才在這套先進的研發管理體系中發揮應有的作用?!?p> “是的,用系統化、體系化的苦干、傻干,獲得更有競爭力的技術和產品,實現持續成功!”老賀回答說。
“妥了,通了。”肖總舒心地說,然后就客客氣氣的把顧問們送走了。
研發管理體系戰略變革升級的項目結束了以后,過了兩年,研發總監夏深獲得了高等學府的高等教育畢業證書,同時,他還編寫了一本專業機械技術的書,把自己多年以來的研發經驗按照高等教育的學科目錄和邏輯整理出來,這本書在基層技術人員和現場制造工人中大受歡迎!
萬總監依然在大力的、主動積極的、未雨綢繆地為肖總堵漏,對于他,大家也是愛恨交加,又覺得企業也缺不了萬總監這樣的人。
企業的‘逆市聚焦投入’的戰略越來越發揮作用,產業化的基礎管理在常明遠的推動下越做越好,新引進的先進設備也陸續到位,極大地提升了機械產品的制造品質,對銷售起到了巨大的促進作用。
研發管理水平也在逐步提高,博士開發的新技術產品和夏深他們開發的新產品以技術新、結構巧、做工精獲得了客戶的好評,在國內市場越賣越好,也開始進入國際市場,成為細分市場的新秀。
肖總憑著這股精神成功地實現了設備密集型和技術密集型同步升級,帶領著企業更上一層樓。
當從事機械出口的業務經理們站在國際機械行業大展的站臺上,接待著各國的機械進口商時,他們不禁在懷疑:自己怎么會站在這里?
他們這個新的舞臺上重新認識肖總的笨功夫和傻干精神,禁不住回想著企業曾經克服的千難萬險,歷盡的千辛萬苦……
這真可謂是:行業洗牌濤重浪險、大志聚才實筑堤壩、潛行笨干暢流海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