顏哲來到泗水郡的彭城,大漢皇族的祖籍所在地。顏哲的朋友曾醒在這里當郡守。
曾醒準備了晚飯,熱情招待了顏哲。曾醒道:“彭城乃龍興之地,成為紅賊重點攻擊的對象。泗水郡離長安甚遠,朝廷四顧不暇,只能自保。泗水官軍約萬人,可轄區內的紅賊人數有六、七萬。多虧了他們的努力,來給你介紹一下,這是王佐、王佑兄弟,這是崔規、崔矩兄弟。多虧了他們的努力,彭城才堅守到現在。顏兄今日此來,必能助我擊退紅賊,保全彭城,百姓幸甚。”
“兄長謬贊了。”顏哲道,又與王佐、王佑、崔規、崔矩互相行禮。交談繼續,談了拜火教徒之亂、朝廷政策和天下大勢,不知不覺已到深夜。各自回房休息去了。
顏哲遠途勞頓,很快熟睡過去。夜里,四周紅火滿天,紛紛攘攘,顏哲連忙起來,登上城樓。原來拜火教徒突然夜襲彭城,密密麻麻的火箭射入城中,城中多處起火。拜火教徒趁亂從南、北兩面緊湊地攻城。
顏哲來到南面城樓,望見拜火教徒陣中一位眉清目秀的將領在指揮攻城。顏哲高聲道:“我們都是炎黃子孫,血濃于水,若朝廷政策有所差池,于百姓何干?何必將無辜百姓葬身火海?”
對方陣中的年輕將領愣住了,他擺擺手,讓拜火教徒停止攻城,轉向東門去了。
天將亮時,王佑找到顏哲,道:“顏兄,曾郡守找你到郡府去。快點,晚點怕來不及了。”
顏哲聞訊,趕緊和王佑跑到郡府,只見曾醒身上還插著三只箭,氣息奄奄,道:“顏兄,我時日不多,朝廷新郡守不會那么快來。這幾日,你就代為郡守,行郡守之事吧。”
“這……”顏哲道,“泗水郡人才甚多,為何選我外來之人?”
“顏兄不必推辭,你是最合適人選,只不過暫代幾日,待新郡守上任罷了。”曾醒又道,“我還有一件心事,不知該不該講。”
“講來,講來。”顏哲道。
“顏兄,你是顏子第十三代孫,而我是曾子第十二代孫,顏子和曾子都是孔子的弟子。我有一女,當許配給你,正好不會亂了輩分。”曾醒道。
“啊!”顏哲被突如其來的事驚到。
旁邊的崔規、崔矩、王佐、王佑應和道:“顏兄,趕快答應吧,你就不是外人了。”
顏哲還在猶豫。曾醒道:“你我皆是儒家子弟,又沒亂輩分,‘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規矩沒有亂。”說著又咯血了。
“好,我顏哲答應你了。呃,拜見岳父!”
曾醒笑了笑,就斷氣了。
顏哲代理泗水郡郡務,一位情報員道:“紅賊退軍不遠,就在城東十里之外。”
“好,我們還他一個突襲。”顏哲道。崔規、崔矩率領騎兵突襲,大破拜火教徒,抓獲數名頭目。
被抓的頭目交給顏哲處理,顏哲在這幾人中發現了昨天夜里那個眉清目秀的頭目。顏哲走了過去,親自松綁,道:“昨天夜里南門外的人是你吧?”
“正是。”那人道。
“你叫什么名字,愿意隨我一起奮斗嗎?”顏哲問。
“在下姓盧,名玄。敢問尊姓大名,為什么要放我?”
“我叫顏哲。‘惻隱之心,人皆有之。’你的良心未滅,所以放你。”
“顏長官必是君子。盧玄愿意為君驅使。”
“其他那幾個人,也放了吧。”顏哲道,“你們獲釋后,回去耕田也好,經商也罷,就不要再參與叛亂了。”
“謝長官!”這些獲釋的人道。
憑著盧玄對拜火教組織的了解,顏哲帶著泗水郡官兵很快清除了郡內的拜火教叛亂分子。不久又幫助薛郡和瑯琊郡平定拜火教叛亂。
在平定了拜火教的叛亂后,泗水郡郡府舉辦了小小的慶功會。會上,王佐、王佑、崔規、崔矩和盧玄強行逼著顏哲和曾醒之女舉辦了婚禮,大家全都盡興。
又過了幾日,朝廷派來的新郡守到任,顏哲交割完畢,帶著曾氏,繼續上路去完成他的特殊任務,盧玄跟隨著他。沒過幾天,王佐、王佑、崔規、崔矩也來到顏哲身邊。原來新來的郡守貪得無厭、損公肥私,王氏兄弟和崔氏兄弟看不慣,就選擇追隨顏哲。
一天,顏哲收到鄧硯的求救信,鄧硯遇到了麻煩,顏哲派王佑去幫助鄧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