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說舍利弗、目犍連和迦旃延到了楞迦島,十首魔王羅波那曾經的地盤。雖然羅波那早已被毗濕奴的化身羅摩除掉,但魔族的勢力依然強大。舍利弗、目犍連、迦旃延和眾上座部教徒花了足足五百年的時間,將島上的魔鬼一個一個地封印到浮屠里去。
沒多久,天竺大陸上就爆發了婆羅門教毗濕奴派和濕婆派之間毀天滅地的戰爭,天竺大陸一片火海。拜火教的神明阿胡拉·瑪茲達現身在迦旃延面前,說道:“世界化為火海,這是拜火教復興的時刻。隱忍的拜火教弟子迦旃延,快去號召隱藏在婆羅門教和浮屠教的拜火教徒們,讓他們再次感受圣火帶來的光明。”迦旃延是在拜火教危難時阿胡拉·瑪茲達安排到浮屠教中保留實力的拜火教徒。
迦旃延聽從了阿胡拉·瑪茲達的命令,將所有隱居的拜火教徒組織起來,在永恒之河兩岸建起久違的拜火祭壇。每一個拜火教徒臉上都帶著興奮和激動,參拜這時隔千年的圣火。他們做夢都沒想到,圣火在婆羅門教傳統勢力范圍內傳遞,而且現在婆羅門教無法干擾他們盡情享受光明的洗禮。
在這群狂熱的拜火教徒中,有一位叫做摩尼的人。他有很強的組織領導能力,很快帶領拜火教徒占領信度河流域等地方。再后來,摩尼提議,我們為何不回到我們的福地吐羅人地區去呢?眾人一呼百應,于是浩浩蕩蕩的拜火教徒隊伍向吐羅地區而去。
此時的吐羅地區,已經分裂成好幾十個小國家,大多被星月教遜尼派所滲透。然而底層的吐羅人心里是抵觸星月教的。摩尼抓住這點,聯系上一位叫做居魯士的貧苦吐羅人,說服他用拜火教的名義發動起義,推翻星月教遜尼派的貴族統治。
居魯士的起義得到整個吐羅地區底層人民的響應,聲勢浩大。后來摩尼又給居魯士提議聯合星月教的什葉派對付遜尼派。這個計劃進行地很順利,因為當時的什葉派快要被遜尼派逼到絕路了。于是,拜火教和什葉派聯合,推翻了吐羅地區所有的遜尼派貴族的統治。居魯士統一了吐羅地區,建立了新吐羅王國,定拜火教為國教,封摩尼為國師。
摩尼在重生的拜火教中的地位超越了迦旃延,拜火教徒們選舉摩尼為他們的新領袖。摩尼對拜火教進行革新,保留了光明與黑暗的世界二元論,要求教徒敬奉阿胡拉·瑪茲達,還要齋戒、素食、祈禱。引進了浮屠教過去、現在、未來三世觀念和轉世觀念,也吸收了十字教天使與撒旦的斗爭觀念。重生的拜火教比原來的更具有生命力。
拜火教需要繼續擴張,摩尼親自主持西進策略,向六角星教、十字教和星月教爭奪地盤。尤其是對付流浪的六角星教徒,更不能手軟。原來六角星教的主體信仰人群閃米特人曾經做過吐羅人的奴隸,在六角星教強盛時六角星教徒對吐羅人進行過兇狠的報復。
摩尼又命令迦旃延主持東進策略。摩尼利用迦旃延對浮屠教熟悉的情況,要他通過連接極樂星和盤古世界的莫高窟,把拜火教傳播到盤古世界去。
但是,拜火教再次敗在物極必反的道理上。由于拜火教瘋狂的傳教,同時引起六角星教、十字教和星月教的警惕和恐慌。這三大宗教發起了對拜火教的瘋狂反撲,他們視拜火教如惡魔,遇到拜火教徒必徹底消滅。摩尼也被星月教的反擊所擊敗,被處絞刑而死。
隨著摩尼的身亡,拜火教停止了西進。而另一部分拜火教徒隨著迦旃延進入了盤古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