伏羲有一個女兒,叫做宓妃,又叫雒嬪,生得機靈可愛,伏羲甚是寵愛。宓妃去到洛水流域,把父親的知識傳授給當?shù)厝恕_@次,宓妃又忙了一天之后,來到洛水邊欣賞兩岸的風光,興致一來,拿起七弦琴彈奏起來,琴聲優(yōu)美清揚,眾人都沉寂在宓妃的琴聲中。話說河水的水神名叫馮夷,有“河伯”的稱號。隱隱約約聽到有優(yōu)美的琴聲,循聲而去,從河水來到洛水,發(fā)現(xiàn)彈琴的是一位美貌的姑娘,頓時淫性發(fā)作,化成一條白龍,掀起大浪,將宓妃擄走。人們驚恐萬分,以為宓妃溺水身亡了。當他們把噩耗傳給伏羲,伏羲悲憤交加,一股哀怨之氣直沖霄漢。昊天上帝感受到這股怨氣,又想到伏羲和宓妃對人類做出的貢獻,于是封宓妃為洛神,許配給河伯馮夷,順便滿足馮夷的欲望。
宓妃雖然許配給馮夷,但兩神之間并沒有什么感情,也沒有什么交流。最近,宓妃發(fā)現(xiàn)父親整天為開啟民智的事而冥思苦想,才去懇求馮夷幫忙。馮夷也為宓妃終日不理他而苦惱,這下宓妃要他幫忙,急忙就答應了。在河水邊干活的人突然發(fā)現(xiàn),一只長著龍頭、身軀像馬的動物從河水里出來,背上還背著一張圖。大伙不知何物,去請教知識淵博的伏羲。伏羲見到此獸,對大伙說道:“此獸龍首馬身,就叫它龍馬好了。”伏羲又看到龍馬背負的圖,說:“這圖是從河水里出來的,就叫河圖。”伏羲盯著河圖看得出神,圖上只有白點和黑點,河圖有五部分,中間有五個白點和十個黑點;下面有一個白點和六個黑點;上面是有兩個黑點和七個白點;左邊有三個白點和八個黑點;右邊有四個黑點和九個白點。伏羲聯(lián)想到女媧傳授給他的陰陽知識,單數(shù)的點都是白色的,這不就代表陽嗎;雙數(shù)的點都是黑的,這不就代表陰嗎;數(shù)字從一到十,這不就代表陰陽的運動嗎!伏羲非常激動,從此,整天抱著河圖研究。
過了幾年,不見伏羲有什么新進展。作為洛神的宓妃又心急了,她又要給父親送禮物了。這次是在洛水,正在洛水捕魚的人發(fā)現(xiàn)一只大龜從水里冒了出來,背上還有一些白點和黑點的圖案。人們又一次把伏羲請來,伏羲看到龜背上的圖案,眼睛亮了起來。這次的圖案是從洛水里出來的,就叫洛書。洛書上的點,仍然是白色的點是單數(shù),表示陽;黑色的點是雙數(shù),表示陰。不過,洛書的點只有一到九,沒有十。中間是五個白點,上面是九個白點,下面是一個白點,左邊是三個白點,右邊是七個白點,左上角是四個黑點,右上角是兩個黑點,左下角是八個黑點,右下角是六個黑點。“冠九履一,左三右七,二四為肩,六八為足,五在中間。”伏羲默默地念道。伏羲還發(fā)現(xiàn)洛書的每一行、每一列,以及兩條對角線的3個數(shù)字相加都是15,共8組數(shù)字相加得15,每組3個數(shù)字就有24個數(shù)字,代表二十四節(jié)氣。相加得到的15代表每個節(jié)氣有15天。15與24相乘得360,是為周天之數(shù)。伏羲意識到洛書隱含著比河圖還要多的內(nèi)容。
伏羲再次閉門“修煉”,他仰觀天上的星象,俯察地上的法度,中看草木和鳥獸的紋理;研究近在自己身上的器官和遠在天邊的各種事物,終于用石頭在地上畫了一筆橫線。這一畫開天,便奠定了中原人的烙印,開啟了人類的心智。
伏羲將大家叫到身前,開始講述他的發(fā)現(xiàn)。一條長線代表陽,長線的中間斷開成了兩條短線就是陰;一陰一陽之謂道。在陽上加一筆陽就是太陽;在陽上加一筆陰就是少陰;在陰上加一筆陽就是少陽;在陰上加一筆陰就是太陰。從少陽到太陽,到少陰,再到太陰,可以表示一年的春夏秋冬四季,也可以表示一天的晨、晝、昏、夜。在陽上面分別加太陽、少陰、少陽和太陰就分別是乾、兌、離、震卦;在陰上面分別加太陽、少陰、少陽和太陰就分別是巽、坎、艮、坤卦。乾坤相對,乾在西方,代表天;坤在東方,代表地。兌和艮相對,兌在西南,代表澤;艮在東北,代表山。離和坎相對,離在南方,代表火;坎在北方,代表水。震和巽相對,震在東南,代表雷;巽在西北,代表風。這就是先天八卦。八卦的內(nèi)容,深不可測,這是中原人的精華。
伏羲大功告成,人們給伏羲舉行盛大的告天儀式。儀式進行時,五色神龍中最尊貴的黃龍出現(xiàn),顯示祥瑞。于是伏羲定龍為中原人類的圖騰,中原人類自稱是龍的傳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