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是從前暗戀的時候,確實會因為日夜思念他而影響學習。
可是如今,我們有幸走在了一起,定會為了一直走下去而努力。
可是,沒有人會認同這份努力的存在。
“對了,我們最近少見面吧,至少不要在校園內見面。”放學路上,我還是忍不住開了口。
“為什么?”凌銳不解。
“因為你影響力太大了,我們見得太頻繁容易傳到老師的耳朵里,對我們影響不好。”
“我當多大的事呢,傳就傳唄,我就不信他能把我怎么辦?”
“可她能把我怎么辦。”
我停下,靜靜的看著他。
凌銳笑容凝固在嘴角,我似乎沒有過對他如此鄭重。
因為,沒什么是需要我們考慮的。
而今,問題來了。
“她找你了?”
“沒,沒有。”
他問的突然,我還毫無準備。
除非我有準備,不然我的謊言是會被一秒鐘識破的。
“活得不耐煩了,是吧!”
他什么都好,就是生氣時獨有的寒意有些恐怖,任誰的話都會被自動屏蔽,一個表情,就能讓人退避三尺。
凌銳挽起袖子就要往回沖,我慌忙拉住他一只胳膊,也架不住他的沖動。
“王八蛋,有本事找我啊,欺負你算怎么回事,你放開我,本少爺一定要給她個教訓。”
“凌銳,你別沖動。”
我力氣遠不如他,根本拉不住,只好抱住他,還是拼命掙脫。
“你放開我,我一定讓她從今往后都不敢再找你。”
“你為我想想好嗎?”
我大喊,近乎歇斯底里的叫喊。
他停下,緩緩回身。
我見他不再沖動,緩和了情緒繼續說道“凌銳,麻煩你下次再沖動的時候替我考慮一下好嗎?”我指向路上來往的行人“你看看大家都是用什么樣的眼光看我們,我們剛剛發生的事情會是他們一會回去和旁人說起的笑話,凌銳,我是個女生,他們的重點不會放在你身上,會在背后說我什么你知道嗎?”
他不再看著我的眼睛,別過頭繼續沉默。
我接著說“你說你要去找老師,我知道你想為我好,可你這樣做恰巧害了我,她會將所有對你的怨氣撒到我的身上,你想過我的生活會有多難過嗎?”
我將心中壓抑盡數說出,我說的難過,他聽得亦是煎熬。
“好,我答應你,別這么嚴肅嘛!”他幾乎沒有多少時間猶豫,沒有暴躁,沒有急切,甚至嘴角洋溢著笑容。
我看得出,這個笑容假的不能再假了。
那天起,他確實和我保持了一定距離。
見面普普通通的打了招呼,卻總是能在擦肩而過后不自覺的看向對方。
他亦不再來我班級門口閑逛,甚至不會出現在這個樓層。
曾經鬧得沸沸揚揚,如今消失的奇異,不少同學都在猜測,我們是不是分手了。
“哎,你聽說了嗎?凌銳和那個女生分手了?”
“不是吧,真的假的,你聽誰說的?”
“什么聽誰說的,大家都知道的事,你沒發現他們兩個見面都跟看不見一樣嗎。”
“我就說嘛,凌銳跟她就是玩玩而已,對她那種女生怎么可能會動真感情,這回估計傻了吧,哈哈!”
無論是教室還是操場,人前或是人后,大家都無所顧忌地說著。
那種歡樂像是突然放了一個月的假期一樣,難以用言語形容。
生活就是這樣,一件事情不管是真是假,都會如病毒般迅速蔓延。
三人成虎,流言也變成了事實。
最終,傳到了班主任的耳朵里。
將我叫到辦公室,拉著我的手,對我一頓猛夸,態度轉變之快使我懷疑人生。
“明媛啊,真是個懂事的孩子,老師還想著你這事情怎么也得處理個幾天,沒想到你辦事這么有效率,比起之前那些不懂事被叫家長的學生強了不知多少倍,老師現在對你是越來越滿意了。”
“老師過獎了,這點事我能處理好的,不用叫家長。”
她裝模作樣說時我愣是眼睛都沒眨一下,直到提到家長,我眼中慌亂。
我如果因為這件事被叫了家長,先不說我的面子,爸爸媽媽該如何立足。
名副其實的羞辱。
“好孩子,快回去上課吧,好好學習,老師很看好你。”
“我會的,老師。”
我走出辦公室的門,聽見班主任和另一個老師說起來。
“還好,及時的懸崖勒馬了,我還打算叫她的家長和周正一起談談呢,畢竟一個巴掌拍不響。”
“哎,這種家庭的女生,都這樣好處理,你說幾句厲害話嚇唬嚇唬,她就老實了。”
“也是,他們這個時候哪懂什么是愛情,過家家而已,還當真了。”
在回教室的路上,反復回響著她們的對話,不知為何,她不懷疑我了,本該是件開心的事,可心情愈發沉重了。
壓得我有些喘不過氣來。
那時候覺得老師們總是仗著自己年紀大,經歷多,就對自己評頭論足的亂嫌棄。
工作了才懂得。
大學期間,我去肯德基做了兼職,在那里第一次真切體會倒這種被嫌棄的感覺。
初來乍到,什么都不會,一遇到混亂的時候就慌亂的不行,一次次的弄錯。
遭受各種各樣的白眼,休息室里,他們有說有笑的談論著,而自己只能默默坐在一旁。
當好不容易升了職,覺得自己有了一定的底氣,有了久違的自信。
卻被領導訓斥,說自己是因為升職所以有點飄了,開始自大了。
不問緣由,劈頭蓋臉一頓訓斥。
那時的我開始厭惡這份工作,沒有了初來時的熱血。
直至辭職時,我毫不猶豫地簽了字。
這是生活。
這是人性。
上級瞧不起下級。
老員工瞧不起新員工。
年紀大的瞧不起年輕的。
人一旦到了這個所謂的階段,大多如此。
最大的資本是閱歷,一句我是過來人,就可以讓你深深沉浮。
只恨當時的自己沒能早早懂得這份道理。
可轉念一想,懂得了又有什么用,會不惜一切甚至犧牲掉自己的學業去辯解嗎?
不,我不會。
至少出生在如我一般的家庭,承載著家中希望的人都不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