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去直面人性,傷不起的。
好在大部分人還是明事理的。
……
也有人笑著嚷嚷道:說什么胡話呢,那是人家每天每夜辛辛苦苦學習換來的助學金,讓你學你還學不了呢。
有本事讓你家孩子也拿獎金啊,這等三觀正確的論調,得到了現場大多數人的響應。
人間還是有自有真情在的。
人群都散完了,但是留下的傷痕確是抹不去的。
李爸李媽的興致都不是很高了,二叔一家和三姑一家也都離開了,說什么也不是了。
為什么?
很簡單,正常來講,等到李孟大學錄取通知書下來后,整個李家大家子是要一起吃酒席的。
爺爺奶奶不必說了,肯定會給李孟包個上學紅包,而二叔三姑們也是得要包個上學紅包來表示表示的。
這是慣例,是長情,是親情,是人情往來。
但是,今天這一下子,二叔三姑家也都在場,沒什么耳旁風還好,現在也都聽到了那些混賬論調。
李孟一下子等于白得了一萬元紅包,對外人來說無所謂,但對李家這一大家子呢?
這頓酒席是吃,還是不吃了?
不吃說不過去,傳出去李家小氣了,風言風語的絕對滿天飛。
那就吃吧,不收紅包不合規矩,親戚來吃也吃不痛快,感覺像哈巴著過來白吃一樣。
那就收紅包吧,但這又被幾個混賬人一攪合,不自覺的埋下了一根刺,李孟家都白得了一萬塊錢,外人也就算了,連自家親人也不請吃一頓?
這種想法是人心,更是人性,是必須會衍生出來的一種念頭。
最后發現,不管這頓酒席是吃還是不吃,上學紅包是收還是不收,李家如今怎么都不落好兒了。
本來應該是開心高興的一次李家大家庭聚餐,現在卻成了鴻門宴,怎么著都不好,不對味兒了。
……
以上的彎彎繞繞李歡不懂,也繞不過來,但是李爸李媽懂,李孟也懂。
要不說,越是活的明白,就越是憂煩不止。
午飯李媽也沒了興致多弄,手工面煮了煮湊合著吃了。
果然,下午村里就有了兩個聲音:一種是李家應該出錢請同村的親朋好友吃一頓酒席,等于是給李孟慶祝了。
另一種則是說,想白吃的人臉真大,見不得別人好,想白吃的正常人都不會說出口,要不別吃,去吃就應該包個上學紅包,不然沒臉。
就連下午李爸李媽在李家飯館里,都有陸續吃飯的同村笑著打趣,說李家什么時候請吃飯,有的說給包上學紅包,有的說蹭吃一頓沒啥吧。
李孟根本就沒想到,一次簡單的電視采訪,一個助學金的獎勵后續,竟然引發出的連鎖反應,這么的讓李家始料不及。
換成一般人家也沒這么大影響,但誰讓李孟這個縣級第一上了電視,上了采訪還獎勵了一萬塊助學金,蔓延的太快太迅速了。
羨慕有之,感嘆有之,嫉妒有之,天時地利人和,對李家之外來說,就不盡然都是好事了。
果然世事無常,凡事都有兩面性。
晚間時,李爸李媽情緒低落沉悶,李歡雖然還沒徹底繞出來,但也能瞧出這氣氛不對,默默吃著土豆絲,啃著米飯,不吭不語。
李孟瞧著這一幕,突然出聲的對李爸李媽道:“爸!媽!今天起哄讓我交出錢請吃酒席的幾人家,都記得清楚嗎?”
李爸沒有說話,李媽倒是回復:“唉,能不清楚嗎,幾十年的前后街坊鄰居了。”
李孟忽然笑呵呵道:“媽!記清楚了就行了,以后離這些人遠一點兒,因為雷劈他們的時候,會連累到咱家,躲遠點兒看戲就行了。”
李媽聞言不禁被逗一笑:“放心吧,本身那些人跟咱家也不親近,雷劈不到咱家。”
李丹疑惑道:“哥,你們說什么呢?為什么那些人遭雷劈呀?”
李孟目光溫和,像是在看阿拉一樣:“你還小,不太懂,以后離那些人遠點就行了。”
李爸李媽也不多解釋,李歡搖搖頭:不懂!繼續吃飯!
李媽道:“他爸,小孟錄取通知書到了,這酒席,咱吃還是不吃!”
李爸沉吟:“吃,吃總比不吃強。”
……
李孟也默默的思考著,沒有兩全其美的辦法。
其實最完美的就是請同村的親朋好友們吃頓酒席,而且是不收紅包。
但這樣一弄,到時候來的人絕對不在少數,不要小看人們湊熱鬧與占便宜的性子,說不定屆時一萬元都打不住,還得倒貼個幾千一萬的。
想了好一會兒,李孟心想這干嘛呢,老子求著他們呢?
吃個飯,聚個餐,弄得這么鬧心,還吃干嘛,吃了也不舒服。
干脆心一橫,對著老爸老媽道:“行了爸!媽!咱也別糾結了,這酒席不吃了,本來高興的事情,現在弄成了這樣子,也吃不香了,還吃它干啥?
給咱吃一堆氣受,算了,不吃了。”
“咱不吃,也不收紅包了,不解釋,沉默就好,慢慢的也就淡了。”
“討好不了所有人,吃了就是毒藥了!不吃了!”
“如果這頓酒席吃了,這事兒就徹底過不去了!”
……
李爸李媽聽李孟說不吃了,沒有出聲,其實這也是除了請鄉親們吃之外,最好的辦法了。
兩人不是想不到,只是兒子好不容易考了第一,考上了很好的大學,反而連一頓祝行飯都吃不好,吃不上了,著實不太甘心。
都不吃了,李家大家庭也不吃了,外人們頂多也就嘴碎個幾天也就沒啥了。
一旦叫上李大家子吃了,收了親人紅包,什么李孟家白得了一萬元還收親人紅包,小氣啊,摳門啊,掉錢眼里了的言論,就會風聲再起。
如果不收親人紅包,也是會閑言碎語,說什么你看李家,請人家一大家子吃,沒收紅包,還是有錢!我就知道舍不得請咱鄉親吃,怕白花錢。
這風言風語更狠,再登一個臺階。
沒有別的,因為你李大家子吃了,我們沒吃上,就這么簡單。
如果吃了,影響還不僅僅是上述閑言碎語,心里不平衡的多了去了,那些經常來李家飯館吃飯的也會受很大影響。
比如上次說李家請酒席說帶紅包去吃的:我都說了會帶紅包了你李家還不請,還你們李家自己人吃?真怕我不給紅包咋滴?
那些開玩笑說去白吃的則會想:我們就是開個玩笑,你李家就怕我們不包紅包不敢請吃飯了?你李家真厲害,算的可真精!
人心人性不要猜測,更不要考驗,結果不會美麗。
再不甘心能咋樣,事情發生了,收不回去了,認倒霉,沉默不語。
只能等錄取通知書到了,自家四口關起門來,給兒子慶祝。
唉,這個世界,越來越不懂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