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2章 公審
“清軍已經被我們驅逐,城內所有人務必在看到告示后三天內剪除辮子,否則當做清兵內應處決!”
鄭成功的部眾收復了肇慶府,命令肇慶城以及下屬的縣、村的平民剪除辮子,恢復衣冠。
城中居民圍在告示旁邊,指指點點,但多數人還是流出了欣喜的表情,他們并不習慣拖著長辮子。
鄭成功帶領部將和士兵查抄清兵在這里堆積的糧草、火藥。
清軍為了準備進攻廣西俘虜桂王,也即是永歷帝,從各個府縣征集的物資,集中在廣州城、肇慶城。
不過還不待李成棟進攻,這批糧食便全部成為了鄭成功的戰利品。他還不需要承受李成棟的罵名。李成棟為了征集糧草遭到鄉紳和平民的唾棄,而鄭成功奪得李成棟的卻是戰利品。
同時收獲廣州府和肇慶府的糧草,鄭成功暫時緩解了自己部眾的物資危機。
“忠孝伯,這些人為清廷賣命,該如何處置?”
陳子壯率領鄉勇們逮捕了一批佟養甲、李成棟任命的肇慶府官員,后者被當做是叛徒,一個個被五花大綁,鄉勇們的情緒很激動。
鄭成功盯著這些全身顫栗的官員們,這些家伙還有人因為害怕而失禁,散發著腥臭味。
在清軍南下之后不知道有多少官員選擇了投降。收復各個府縣后也需要對這一批人進行清算。
“他們都是有罪之人?”
“沒錯,他們在肇慶城中都有作惡,死不足惜!”
“讓受到他們迫害的人出來指認他們的罪行,一旦可以定罪,則推到菜市口全部處決。”
處決一批投靠佟養甲、李成棟的官員,鄭成功倒沒有所謂。
華夏最多的就是人口,少了一批官員不會如何,如果能夠討好鄉勇和肇慶城的居民……他們死不足惜。
很快激動的鄉勇將官員們推到肇慶府的府衙前,鄭成功要當著肇慶府的居民面前進行審判。
神機營的士兵手持火繩槍在維持秩序,數千鄉勇、肇慶城居民圍在府衙前方,聽說鄭成功要處決一批叛徒,他們前來圍觀,有些人顯得很激憤。
肇慶城居民或多或少因為之前清兵抄掠和強征糧草而不滿,至于鄉勇,他們起兵的目的便是為了收復大明失去的江山。困守的肇慶城的清軍逃走,他們需要一個發泄口。
鄭成功為了爭取民心,堂堂正正處這批投靠佟養甲、李成棟的官員,專門找來可以佐證他們罪行的證人。
經過審判后,鄭成功更是親自站出來宣告他們的罪行。
“肇慶府知府開城接應清兵,當殺!”
“四會縣縣令強征糧草,打死村民十余人,當殺!”
“司獄趙有三抓捕無辜數百人,為清廷爪牙,當殺!”
……
“殺了他們!”
隨著鄭成功念出他們的惡行,鄉勇和居民爆發出抗議聲。
“立即處斬!”
鄭成功順應民心,一群五花大綁的官員被兇神惡煞的士兵們推到菜市口,正好在午時三刻斬首!
鄭成功對這樣的場面已經無動于衷。
穿越到這個世界率兵抗清之后,他在戰場上見到慘況可比這個要更加慘烈。
“陳子壯陳大人,你率領一部分兵馬前去收復梧州,與永歷帝匯合。”
鄭成功思忖良久,還是選擇讓陳子壯前往梧州與廣西的南明軍隊匯合。
陳子壯是廣州府的義軍之一,他沒有向鄭成功效忠,與鄭成功的地位是對等的關系。他若帶兵前去梧州與廣西的南明軍隊匯合,可能會被南明朝廷在桂林的勢力吞并。
但是鄭成功為了與廣西的明軍合流,共同抗清,決定由陳子壯擔任中間人,撮合廣東、廣西等地的南明勢力。
鄭成功帶來的是福建的義軍,陳子壯、陳邦彥是廣東義軍,至于永歷帝那里是廣西、湖廣等地的義軍,也有從廣東撤退到桂林的義軍,因為永歷帝便是在廣東的肇慶城稱帝的……
其間的關系比較復雜,鄭成功在莞城、廣州府招募新兵之后,實際上已經合并了福建、廣東兩個布政司的鄉紳、士兵。
陳子壯的考慮比鄭成功要少,他也算是一方勢力,卻沒有鄭成功那么大的負擔,他很爽快地答應下來:“梧州的清兵不多,請交給老夫,老夫一定可以將梧州收復。”
“清兵留下了一批火炮,生產的年代有早有晚,不過可以給你們用以攻克梧州。”
鄭成功看到肇慶城中有一批質量不一的火炮,便給陳子壯。
陳子壯有些意外:“忠孝伯大人,這批火炮你不留著?”
“不必。”
鄭成功的確沒有打這批火炮的主意。因為這批火炮生產自萬歷、天啟、崇禎年間,批次不一,質量也不一,舊的火炮已經有好幾十年的歷史,重量從上百斤到上千斤不等。與其使用舊炮不如鑄造新的、統一制式的火炮。
“我這便率領鄉勇們出征梧州!”
陳子壯五旬以后還是風風火火,打算一鼓作氣。
“你去吧。我任命新的官吏后將會返回廣州府。”
鄭成功淡然地說道。
他收復肇慶府只需要重新任命官員,很快肇慶府就能夠恢復秩序,成為鄭成功的兵源、糧草來源。
他沒有奢侈到在每一個府縣駐扎大量的兵力,他的主力還是選擇駐扎在廣州府。何況他設立的廣東紡織局、機器制造局、黃埔長洲島船塢都還在籌備中,還需要好好進行工業革命。
陳子壯看向鄭成功,就像是看到一個奇人,鄭成功幾乎完全信任他,不但沒有吞并他率領的鄉勇,反而將從清軍虜獲的火炮讓給他去攻城略地。
也許忠孝伯根本就看不起自己帶領的鄉勇吧。陳子壯目睹鄭成功的神機營攻城,心里暗道,鄉勇與經過訓練的兵勇相差太遠了。
“我一定不負所望。”
陳子壯率領鄉勇經過補給后立即出發、順江而上攻占位于廣東布政司與廣西布政司之間的梧州。
鄭成功花費了半個月的時間在肇慶城整頓秩序、安撫百姓,而后率兵乘船返回廣州府。
在珠江水道上,他看到了幾艘葡萄牙人的小船,他們大概是按照約定來廣州城外面進行貿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