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角與三十六方渠帥共同商量了起義日期,約定到時所有人一同起事,席卷整個大漢,推翻這諾大的朝堂。
或許是錦衣玉食、綾羅綢緞的誘惑力太大了,有人向朝廷泄密,泄密者竟然還是張角的弟子。另一個弟子馬元義因此車裂而亡,牽連者不計其數。
“提前起義。”
張角如此決定著。他站在搭起的木臺上,面對著無數流民百姓,喊出了那句流傳千年的口號。
“蒼天已死,黃巾當立。歲在甲子,天下大吉。”
在朝堂諸公尚以為不過是疥癬之疾的時候,現實打了所有人的臉。就連發起人張角自己也沒想到,振臂一揮后,九州共起,從者逾百萬之數,黃巾海沸于九州之上。
張角很清楚,其中有不少匪盜之流,趁火打劫。甚至還有世家豪強偽裝,為了兼并土地而痛下殺手。
‘這是難以避免的犧牲。’
張角誦完度人經后對著自己說道。
張角看著自己的手,數不盡的因果無時無刻的涌入他的身體。他知道,這輩子都沒可能繼續修道了。
“萬般罪責皆由貧道一人擔之。”
張角聚起加在整個黃巾的因果說道。
多路開花,攻城陷地不在少數。各地所駐守的蛀蟲,并不是一幫流民所組成的雜牌軍的對手。一座座城池被黃巾打下,黃巾的數量也越來越多。
黃巾一度站在上風,直到朝廷調兵遣將后才有所好轉。
“江東猛虎”孫堅,“鎮賊保國”朱儁。
兩人率領著三河五校的精銳和張角主力作戰,準備一鼓作氣干掉黃巾。
“你可愿領軍與漢軍一戰。”
張角知道,自己沒什么統兵天賦,只能作為旗幟穩定士氣。于是他卜了一卦,找到眼前這個面黃肌瘦的漢子。
“仙師愿信我?”
波才捧起碗,喝下最后幾粒米,然后對張角說道。
“隨我來吧。”
波才小心的把碗放好,快步跟上張角的步伐。
“你之前可曾領過兵?”
路上,張角問道。
“曾與鄉人劫過幾次官軍。”
波才挺直腰板回答道。
“……為何?”
張角沉默后說道。
“本來我們那兒的糧食就不夠,那稅官還搶走了所有值錢的和能吃的東西,還有幾家的孩子。沒辦法,不搶回去是在等死,去試試至少還能有個盼頭。黃天保佑,搶回去的糧食足夠吃了。”
波才憨厚的笑了一下。
“……好,好啊。”
張角沉默的更久了,才憋出兩個好字,不去細想波才的話,一路只剩下沉默。
“到了。”
張角把波才領到一個漏風的帳子里,還有幾個大小渠帥也在那里。
“我說,你們聽。能明白多少且看天意。”
張角拿起一卷綢布,是他老師夾在道卷里的,上面記著孫吳兵法。字跡他也認得,是老師親筆。
“兵者,國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
眾人也知重要,即使聽著不懂也強行記下。
張角細細的念了一遍,沒有說什么高來高去的理論,挑著簡單地方說了幾遍,并細致的回答了他們的問題。
“你們且去吧。”
張角揮了揮手,讓他們回去自行領悟。
眾人告退,獨留張角一人站在營帳口,看著他們離去的背影,手輕放在綢布上,久久沒有動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