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一個無形無體的靈魂,當然用不著為吃食著想。但是,我每天都在這些有血有肉的生命中間流浪,看到和聽到的,都是饑餓和死亡,又怎能心安理得地自在逍遙呢。
上帝給了每個人以生命,能夠健康富足地活在世上,恐怕是大家共同的向往。而要活著,一個重要的條件,就需要有足夠的食物。事實上,上帝給予世人生命的同時,也給予了供養每個生命足夠的飲食。只要能夠合理地利用,正常地獲取,就不會產生矛盾,也不會出現沒有食物享用的問題。
天下農民,面朝黃土背朝天,日日勞作不止。只要沒有天災人禍,自己絕對能夠養活自己。哪怕是納一部分糧食歸公,也不會出現問題。
好在這種情況沒有持續太長的時間。
1960年底,來甘肅調查以后,及時向上面匯報,情況出現了轉機。
隨即,西北局在蘭州召開會議,調整了省委班子,緊急調撥救濟糧食物資,派出大批干部下基層,開展下水搶救人命運動。
從1961年元月開始,省地縣和公社紛紛行動起來,抽調各級干部,派出工作組,下水搶救人命。工作組帶著救濟糧食,物資和醫療隊逐隊逐戶過,對已經奄奄一息的,先灌以糖水施救,再視情醫療或給食。對長期饑餓,浮腫,干瘦嚴重,但尚無生命危險的,先供食少量稀食,逐漸加量,防止撐脹而死。對因饑餓患上各種疾病的,或發放藥品,或集中救治,確保不再死人。群眾的口糧按不同年齡,不同標準和時間階段發放,保證吃到接上夏糧。對病人,產婦,孤寡老人,每人每天增加糧量,還照顧一些油,肉,糖等。給缺衣少被的群眾發放錢,布,棉花和捐贈的衣服,被子,讓他們安全過冬。冬季一律實行半天勞動,半天休息,男女每月分別給予不同天數的放假制度,使群眾得到較好休養,防止勞動過重造成新的死亡。這一次下水搶救人命,使人口死亡現象得到了緩解,人口外流基本停止,百姓生活初步好轉。
災難過后,重情的甘肅人,記住了一個為他們活命奔走呼號的女包公,錢瑛。
錢瑛,女革命家,清光緒29年生,湖北咸寧人。性烈如火,愛憎分明,29歲守寡至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