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情小说吧_好看的小说免费阅读_红袖添香 - 阅文集团旗下网站

首頁 奇幻

成皇之錄

第九十四章 風水輪流

成皇之錄 夏春秋啊 2107 2020-06-25 23:34:24

  書接上回。

  且說公孫修聽言,驚得面如土色。泰寧王兩淚潸然,汗濕透衣,戰兢不已。

  忽聽得炮銃轟天,殷武王兵到,守門五城兵馬分付緊閉,報入宮庭。泰寧王慌與群將計議退敵之策。

  司馬景峰道:“趁今只彼一路兵到,可即點選精兵出城,殺退他們,則別王又皆畏縮。然后下詔各處,勤王之兵若到,則又可破諸王。極宜速發,免使圍城,軍民膽怯。”

  泰寧王然之。詔令才出,飛報迭入,言宿安王、德江王、昌平王等兵皆到,分把各門,圍如鐵桶,水泄不通。

  泰寧王道:“我為執政,權似人主,何等富貴!卿等榮顯無比,又要過望,勸我廢帝自立,以致今日四處親王會同問罪,興兵至此。今而愛將皆沒,誰能盡心宣力?今被圍城,如之奈何?是自誤也!”

  公孫修道:“往事已過,悔亦無及,但當議解目下之危,再作他算。宜遣將領點集兵民,上城防守。此京都皇城,堅厚牢固,一時焉能攻破?待其持守日久,糧運決然不敷,三軍乏食,自然離異,那時可以用計謀之。”

  司馬景峰道:“此言恐迂,彼既協心矢約,立此大意,豈至乏食?”

  公孫修道:“不然,譬如群雞同棲,難保終日不競啄者,況六路之王公,眾心能始終一致?待其稍有間隙,遣一舌辨之士,說通惠安王,許以大位重祿。其人素與宿安王不睦,今此來者,一則為陛下許他為大權,不曾詔他入朝,二則恐別王功大,故此勉強以兵赴應。若誑他以重金實權,彼必悅從,領兵回去。惠安兵一解,則余心亦懈,縱兵擊之,其將自懼而風散。”

  泰寧王聞言轉喜,乃令將領,刮刷百姓丁壯上城守護,日夜輪流更換。軍兵盡于城中巡察,民庶嗟怨之聲相接。

  諸王之兵攻打月余,城中因為公孫修給賞過濫,庫中無積,糧食困極。公孫遂計議設謀,令百官之家各出米麥,以給軍需,造冊登記,待后領價,不肯者,令軍士自去倉廒強搶之。

  于是各皆乘機奪搶民家糧米,雞犬悉遭罄取,以致百姓餓死者尸骸滿路。百官在朝者咸恨公孫修,思欲出奔宿安王。

  有將軍楠木羽,竊見官民皆怨,乃密對將軍大野荃、金城璀道:“我思六王合兵至此,不過來問泰寧王、公孫修之罪,與城中百官萬民何干,何而乃同受困苦?今公卿被刮,庶士被搶,饑餓連巷,度日如年,竊恐有眾怒,吉兇在所未保。二公心下如何?”

  金城璀道:“今內乏糧餉,外無救援,城將破在旦夕。若待眾兵一入,我等俱是死矣。”

  大野荃道:“若此,惟有尋思計策轉禍為福,免與奸人共死不明。”

  金城璀道:“今遍城皆怨,多恨公孫修,但懼其加害,故不敢即行耳!若有一人倡之,悉從之矣。今吾三部既點兵馬,權半在吾等,趁此城尚未破,陰合其他守門將軍,一邊獻門約入諸王,一邊殺入公孫修府中,擒其父子,以免滿城誅戮,此乃吾等變兇為吉之時,不可自誤。”

  楠木羽道:“公言正合吾意。若不如此,城破之日,玉石俱焚,悉同混死。”三人議定。

  大野荃道:“事雖可行,未知衛士肯相從否?我等當拼此命,糾集軍眾以行此計,若彼不從,亦當斬門而出,以合外眾,各不可誤。”

  楠木羽然之,遂密往說諸衛士等道:“泰寧王廢帝自立,皆是公孫修奸謀,與我百官無關。今各處親王大兵云集,前來問罪,城中兵損糧盡,料不能守,恐被陷之日,滿城悉無生路。且我等守非為國,死非盡忠,何得同陷于奸逆之黨,以取后世罵名?”

  眾皆道:“楠木將軍之言是也!此事必須先殺公孫修,方保身命,不然則皆同死叛逆,甚為無益。”

  楠木羽道:“諸君既聽吾論,何不趁此反戈,先擒公孫修,迎請諸王入城,共立忠義之名?”

  衛士道:“但恐他有準備,以兵收捉吾等,則是畫虎不成矣。”

  楠木羽道:“不妨得,眾心已變,公與仆等總三部兵馬,余者不過禁兵而已,有何懼哉?”

  眾衛卒尚皆面面自覷,不敢應承。楠木羽揚聲大呼道:“汝眾何得畏死?吾為將官尚不惜命,若守公孫修之職,城遭破克,能保不死乎?與其渾死于后,不若潔死于前,一為忠魂,一為佞鬼,輕重立見!況今為國,未致死乎?”

  于是眾皆踴躍,負刀挺戟,大喊道:“公孫修不道,迷誤泰寧王,害及一城百姓官員,有忠義之心者當一同捉殺公孫修,奉迎六王,免被誅戮,枉死無益。若肯相隨者可速齊來!六王有令,止誅泰寧王、公孫修二家,其余一無所問。若不依令,則皆夷戮。”

  眾兵沿街叫去,應者接巷。及至公孫修府,有兵民數萬,一齊殺入府中,將父子親丁盡行拿下,余者悉皆殺之。

  大野荃開門迎六王之軍入內,徑進朝中,擒住泰寧王并太子歐陽國盛。獨有延陵驚風馳至駙馬府中,捉出公孫慧,南宮攸將眾遍尋,拿得歐陽國鈞,項梁子芳亦拿得歐陽國興,盡皆押赴法曹處斬。獨幼子歐陽國坤不知何處去。

  延陵驚風親自動手了解公孫修與公孫慧,致祭南宮議郎一家。殷武王與宿安王查收逆黨司馬景峰、森中桃李、司馬直仁、鐘離超、松本善鈞等十數家,皆族滅之。

  宿安王率眾迎出靖樂帝,復正大位,出榜安民。將泰寧王歐陽承武貶為庶人,囚于附城。

  宿安王率眾諸大臣請罪,帝慰諭之道:“非關卿等之罪,為公孫修、泰寧王妄為無道!朕安望今得目睹日之光,復踐至尊之位,實賴眾王之大功。”

  乃加封宿安王為大冢宰之位,榮贈九錫,禮備彝典,乘輿入朝,劍履上殿,行政國事。以殷武王為大將軍,都督中外諸軍,假黃鉞,錄尚書事,參理國政。

  惠安王在鎮,增戶五千。加項梁子芳撫軍將軍之職,其下副將各賜重賞,帶兵回鎮。以昌平王為上侍中,以德江王為大都尉,督京城兵馬。懷郁公進爵為王,加節鉞,增戶一千。

按 “鍵盤左鍵←” 返回上一章  按 “鍵盤右鍵→” 進入下一章  按 “空格鍵” 向下滾動
目錄
目錄
設置
設置
書架
加入書架
書頁
返回書頁
指南
主站蜘蛛池模板: 阜南县| 宣恩县| 高台县| 江北区| 安远县| 莎车县| 岫岩| 辰溪县| 威远县| 乌鲁木齐县| 奇台县| 罗源县| 同仁县| 虎林市| 光泽县| 双桥区| 雷山县| 龙陵县| 海淀区| 阿鲁科尔沁旗| 万全县| 建湖县| 泰来县| 海门市| 健康| 台南县| 金塔县| 南江县| 平武县| 莱州市| 唐河县| 兴和县| 松桃| 巧家县| 来安县| 郯城县| 林西县| 乐昌市| 双辽市| 罗城| 宣威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