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接上回。
且說泰寧王見雙將戰東陽不下,也暗暗稱贊彼之勇武,后傳令眾將一齊并上,圍住東陽,要生擒此將。于是成陽綽從東邊角殺出,公孫復民、梁丘植從南角殺來。
東陽自思:不趁此詐敗誘之,更待何時?遂乘其眾勢逼至將近,乃架開敵槍,回馬向城濠邊而走,四員蜀將隨后追趕。
泰寧王見四將跟住東陽,急催三軍盡力向前,莫使入城。蜀將士得令,如風似箭般接尾追至。
東陽再次立馬鏖戰,蜀將攢集而至。宇文戰故意搶進,接應東陽。混殺未幾,梁丘植趕上高叫道:“諸位將軍不可使那賊走去,待我來。”
東陽元康詐敗,繞城向北門而去。蜀將一齊涌去,胡兵將假意慌張,喝開城門,紛紛躋入。
尉遲泓看見,大呼道:“東陽元康已敗,軍民喪膽,可即趕進城中,一鼓滅之,免其閉門再守。”遂自當先占奪城門。
胡兵佯驚,望風潰散。蜀兵如潮涌入,塞滿甕城。納蘭澤見己軍旗號已皆過濠,命人放起號炮,東方延兄弟一聲喊起,弓弩齊發,箭如雨點。
東陽元康、宇文戰又皆翻身助射,城頭上萬箭射下,但只聽得一片喊殺之聲,震動天地。
尉遲泓、梁丘植等見中奸計,料難進前,急傳令疾退出城,城門窄狹,自相踐踏,死尸疊滿。剛得走出,納蘭澤令城上豎起紅旗,四門內精兵突出,尉遲泓等不敢立腳,背后東陽元康、宇文戰、東方延、東方克、諸葛琳五將驅兵亂砍,蜀卒死者疊滿城濠。
梁丘植急呼眾將道:“可急扎住陣腳,不得妄退,退則連營俱失!”
蜀眾依允,方欲結陣,皇甫冉從西門殺出,宇文民從南門殺來,太史宣從東門殺來,夏侯曉敬、夏侯群、東方佐又皆殺到,蜀將迎敵不迭,各自奔竄,俱往本營而走,胡兵亦皆四散趕殺。
然則夏侯曉敬思無以為功,乃匹馬單槍,徑直殺入泰寧王寨中。兵士抵住,夏侯曉敬大吼,一槍一個,如割韭菜,交橫亂倒。將近中軍,蜀軍部將連忙拿槍上馬,向前迎敵,未及三合,諸葛琳手挺長矛,又沖進寨。兩人氣勢凌云,殺得正興,敵將不及而敗退,夏侯諸葛二將遂入中軍,尋覓泰寧王。
諸葛琳遙見有一黃羅傘蓋,知是泰寧王,乃御馬趕去。泰寧王此時身邊并無勇將,及見諸葛琳撞至面前,一矛刺近胸膛,泰寧王慌抓侍卒獻身擋住。諸葛琳力猛,槍透侍卒身板,泰寧王已逃去。
諸葛琳再復追去,泰寧王已上馬奔走。又得公孫修、歐陽泫雅來救,命軍士亂箭射住,諸葛琳馬中二箭,乃大怒,冒矢而進,刺死十余人。泰寧王得寨后走出。
夏侯曉敬趕來,叫問:“歐陽承武何處去了?”
公孫修、歐陽泫雅見其氣勢威嚴,銳氣不可擋,當今亦不可戀戰,遂皆奔走,二人雙雙直出寨后,去追泰寧王。
成陽綽、東陵燦等戰敗來到,聽得小兵叫道有賊將追殺泰寧王,盡皆趕去救護,就與夏侯曉敬、諸葛琳在寨后混戰。
只見東陽元康、東方佐、皇甫鍇又至,殺得蜀將大敗而走。正欲奔往達康郡,又被夏侯群、東方克、宇文戰把住大路。
眾蜀將保護泰寧王,將至路口,忽聽得喊聲又起,當先一將,聲若巨雷,大叫:“歐陽承武好好下馬投降,免致喪命,將軍夏侯群在此等侯多時!”
泰寧王分付眾將不要與戰,且往復州郡去,日后再來雪恨。于是轉北往南,往復州郡逃奔。
夏侯群等亦撤路口之兵,隨后殺去。蜀兵死者滿路,帶傷者盡皆投降,計萬余人。泰寧王大軍十萬,剩不上一二萬敗殘人馬,號哭之聲震動天地。惟梁丘植一萬兵止折千余,走得還達康郡鎮守。
泰寧王歐陽承武武平城大敗,折兵七八萬,走入復州郡,連夜遣人持本上京求救。使命至京,奏上表章,靖樂帝看之大驚,親問使者道:“泰寧王大軍十萬,何乃又致于敗?”
使者乃將泰寧王斬夏侯赫,救達康郡,敗東陽元康,燒其營寨,斬尉遲云、西陵飛,復圍武平城,數日不敢出戰,豈被反寇一連誘了半月,泰寧王見其懼怕,不以為意,賊首東陽元康忽然將兵馬出戰,綴住眾將,另遣彪寇二人名道諸葛琳、夏侯曉敬,殺入大寨,放火燒糧,泰寧王無護,以致陷陣,故此大敗,走入復州郡,前后事一一說了清楚。
靖樂帝聽言,大驚失措,急問百里思成道:“蠻胡東陽元康反亂西地,十分猖獗,今泰寧王親征,又大敗,若此何以制之?”
百里思成道:“泰寧王一戰即滅北部,再戰而破東陽,復平東西二部,盡剿反賊。此回敗績,必是失誤,非驕則惰,非反賊有神勇仙智。復州郡刺史穆林東尼,乃先朝大將穆林公(長青)之后裔,其人剛而有智,不畏權幸,必有本到,待其申詳備細,容臣等再行謀議,始能定奪。”
眾猶未散,忽見復州郡穆林東尼奏本到,奏言泰寧王兵已大勝賊寇,因誤聽公孫修之言,不行犒賞,每日于營中歌舞宴樂,致令三軍志懈,又且法紀不嚴,恃驕輕進,以此被賊所敗,喪了十萬軍人性命,耗了無數錢糧,反使胡蠻猖狂,擾掠下縣,民不勝害,乞詳定奪等因。
靖樂帝與群臣看罷,百里思成道:“吾知胡蠻非有異能,乃為將者自取其辱也。”
耶律碧道:“泰寧王本非將帥之材,治下無方,何能平亂?可宜宣召歸京,問以失律之罪。”
靖樂帝道:“然則反寇之事何如?”
百里思成道:“今可下敕,命景維王(歐陽承佑)領京營精兵五萬,前赴復州郡,交代泰寧王回京,就于本處將公孫修斬首,以戒式三軍。如此則號令嚴明,人知警畏,戰必有功。”靖樂帝從之,即差使命往景維城宣召入京,領兵受敕。
景維王隨詔入京,面圣后,乃往軍營中選馬步軍兵五萬,同回本鎮起軍,群臣相送出城。
臨別,百里思成道:“景維王此去,必然先斬公孫修,否則定亂我蜀宗社也。”景維王點首而去。
其回鎮召集群下計議,命長史西門遠山為參謀,司馬景峰為大將,牙將東方雍、東方殷為左右,一同征伐。
景維王依議,即召三將入內,分付道:“今蠻胡作亂,圣上命我前去征伐,代回泰寧王,實全仗三位將軍扶助,平賊之后,自當一力保奏,加官進職。”
東方殷道:“司馬將軍前輩英杰,可堪大任,小將年輕無能,恐負大王所托。”
景維王道:“眾官所舉不謬。孤素知平陵二位將軍之能,不必推托。”二許應諾,領職而出。
此二人乃先朝四杰大將東方速之玄孫。二人皆有萬夫不當之勇。當日即與司馬景峰點明京兵五萬、衙兵一萬,跟隨景維王向西進發。

夏春秋啊
別相信灰姑娘的童話,如果鞋子真的合腳,當時就不會掉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