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嘆了一口氣:“他們不會想,人的死亡是多種因素造成的,他們只會覺得是醫生技術不好,是醫生失職。”
這天底下哪兒有不死之人。
能救的自然救。
可有些,原本就擔著風險,不一定能成功。
諸如抑郁癥一類的心理疾病……更是一個長期抗戰的過程,稍有不慎,全盤皆輸。
趙醫生頓了頓道:“他們來了很多天,我一直沒出現在他們面前。這是我個人的行為,也是醫院的要求。”
實習醫生道:“后來他們沒見到你,就沒有來了?”
趙醫生搖了搖頭:“不是,很久之后,他們一家人都來了,不是來醫鬧的,就是想和我說說話。”
“說了什么。”
還能說什么?說說死去的人唄。
然而趙醫生沒有說話。
他不愿意把太多的病人隱私告訴別人。
維護病人隱私,是醫生的職責。
他雖然沒說,然而他的記憶里卻始終記得那一幕。
那是一家五口。
原本應該是一家六口的。
父親,母親,哥哥,嫂子,以及夫妻間的小兒子。
小孩兒很頑皮,在科室里跑來跑去,很是歡快,只是因為長輩之間太過沉悶的氣氛并未發出往常清脆的歡笑聲,他似乎隱隱的感覺到了什么。可他還太小,不過三四歲大,根本不知道這個家庭發生了什么,一向疼愛他的姑姑走了,對他來說,不過是去了遠方。
他總以為,自己那位笑起來很溫柔的姑姑會在某天下午,像往常出差回來一樣,遞給自己一個新玩具或者是一種自己從未吃過的糕點。
稚童年幼且無辜。
與此相對的是成年人的靜默。
病人母親眼眶還是很紅,看著他,就像是打開了開關,瞬間盈滿淚水,看著他道:“抱歉,趙醫生,圓圓突然去世,我們有些接受不了,做出了過激的事。”
過激的事對醫院造成了一定的影響,只是,那時的趙醫生對一家失去親人的人實在是發不了脾氣,只好搖搖頭。
那位母親道:“圓圓一向脾氣都特別好,你說她怎么會就……”
說著說著幾乎要抽噎過去,是病人父親抱住了自己的妻子。
病人哥哥道:“抱歉,我媽最近受了很大的打擊,所以一時間有些難以接受。”
趙醫生只能搖搖頭:“沒事,斯人已逝,請節哀。”
病人哥哥張了張嘴,有些不知道從何說起,只是,還是道:“其實圓圓沒了之后,我們才想起來要去查一查抑郁癥是怎么回事。”
他頓了頓:“我們知道抑郁癥,現在不很多都在宣傳嗎?某某某,得了抑郁癥跳樓啥的。我們那個時候還和圓圓討論,說這些人還真脆弱,一點兒事就跳樓了。”
說到這里,他愣住了,好久才訥訥道:“那個時候,圓圓說,也許別人是真的承受不了了。她那時給人扯了一大堆承受閥值什么的,我們那個時候笑她是小女孩兒心態,活的太精致,丁點兒事都能扯這么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