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且說眾人聽后紛紛回家做早飯吃過,人人背個藤簍又回到打谷場集合,還跟來一堆小屁孩兒也背著小背簍跟著。
在劉青山帶領下,大群人順河而去。
到達深潭后,劉青山教給大家怎么辯識鐵塊兒,其實很簡單,鐵塊兒上面是有黃色的鐵銹的,石頭上面只會有青苔,于是大家紛紛行動,不一會兒就把瀑布附近搜刮干凈,有人在潭水里也發現有鐵塊兒,于是又跳入水中尋找。
終于人人幾乎都達到了背負極限,而鐵塊兒也所剩無幾,大家一致決定回去鑄刀去。
還沒等眾人離開,突然深潭另一邊雞飛狗跳的驚起一片鴨子野鳥,當然也吸引了眾人即將離開的步伐。詫異的神色浮現在每個人臉上,一只只頭上長角,形似野牛,膘肥體壯渾身黑色的野獸來到了另一邊的潭邊飲水。
劉青山從沒見過這種動物,隨問一塊而來的黑山:“這是什么東西?”
“這是角馬,食草性動物,危險不大,但遇到成群的角馬集體奔跑時就連狼群都要躲避,你看它們頭上的角彎而向前,奔跑時他們低頭狂沖,面前的一切都會被頂個粉碎。”
聽到黑山這么回答,一個大膽的念頭浮現在腦海中。
騎兵――是冷兵器時代的利器,而重騎兵則是騎兵中的坦克。中國古代的騎兵都是馬,而重騎兵則身披鐵甲,沖鋒陷陣所向無敵。看這角馬體格,不用身披鐵甲都能當做天然的重騎兵用。
眾人看到原來是角馬群驚動了野鳥相顧失笑,于是繼續背動背簍順著河流方向朝家園走去。
青山一路跟著又問黑山:“這角馬好逮不?”
“不行,根本逮不住,角馬跑起來太快,誰都追不上的!”
聽后劉青山陷入沉默,逮不住可以用陷阱嘛,那都不是事。
隨后跟著眾人往家走去
到家后打谷場上已經造好了個個的鑄造爐,每個旁邊都搭上鑄造臺,依布老頭正在指導大家打造鑄造錘。
眾人干的熱火朝天,有幾個掄捶的已像模像樣。
回來后的眾人紛紛把背簍放下加入鑄造行列,把年老或者體弱的人都替換而下。
劉青山則偷偷帶著一幫小年輕從家里把挖土工具帶上,又朝深潭走去。
一路無話
等到深潭邊角馬飲水的地方后,劉青山畫了一個長條形的方框,吩咐二三十個小家伙挖,這方框有十來米長,一米五寬,剛好能讓角馬掉進去確無法正身只能歇著身體呆在里面,是怕角馬彈跳力好再跳上來。
一幫小家伙嘿咻嘿咻的挖著充滿歡聲笑語,嘿嘿年輕人不知道累啊!
劉青山無不惡意的想著,卻沒想自己也是個十來歲的少年。挖了差不多整整一下午終于挖夠兩米多深,這樣應該就跳不出來了吧,然后從旁邊找出長木棍鋪上嚴密一層,拔青草覆蓋上面,只到從外面看不到縫隙才罷休。
劉青山只告訴他們聽自己的話以后就經常有肉吃了,所以一幫小家伙們干勁十足只用了一下午就挖好了陷阱,有讀者大大會問陷阱里為什么不裝上地刺什么的?
青山告訴你們:裝上地刺掉下去的角馬就會個個刺死,將來還怎么實現騎兵大計。
眼看天色也不早了,劉青山帶著大家一路拾柴回去,要知道現在開始鍛造武器,以后柴禾會十分吃緊,要是有煤炭就好了,劉青山還想著能不能找到點煤礦呢?
且說一幫小家伙回到家后,天剛剛擦黑,把柴扔下后紛紛跑到打谷場看大人們打造武器工具。
只見打造的武器五花八門,有匕首狀的,砍刀狀的,斧頭狀的。最多的還是砍刀狀的,因為眾人習慣刀具,但制作出來的刀有大有小,是根據撿回來的鐵塊兒打造出來,這也是沒辦法的事。
旁邊也有打造出來的各式各樣的工具,有鋤頭鐮刀,鐵掀鎬頭等等,只是把平時大家用的工具依照樣子打造了出來。
一夜無話
又是新的一天到來,劉青山帶上一幫要好的半大少年,這次準備進山,大人們有的下地勞作,有的在繼續鍛造工具,也沒人理他們,劉青山告訴他們把昨天他們父母大人鍛造好的武器拿來武裝自己,以防到山里遇到野獸什么的,大家紛紛回家把武器偷拿出來,劉青山則跑到外公屋里把外公昨天打造好的小刀也帶上。
確切的說,這里的人們也不知道啥叫百煉成鋼,打造出的這些東西其實也就是勉強有個樣子的鐵刀鐵斧,和后世的鋼刀沒法比。
人手一把大小不同的刀,然后大家輕裝上陣,跟隨著劉青山進山去了。
話說平時的時候劉青山也把漢字向大家傳授,慢慢的教大家識字,家里大人們也知道這事,還以為是劉青山自己琢磨出來的呢,畢竟他從小就與眾不同,格外聰明,反正大家都習慣他的與眾不同,琢磨出字體來也沒人覺得不妥,只是覺得他格外聰明罷了,所以都愿意讓自家孩子跟劉青山接觸。
劉青山帶大家進山的目的是想爬到山頂看看瀑布的源頭在哪里,想知道這些鐵塊頭是從哪里沖下來的,可是他們爬山爬了半天也根本沒爬出多遠,扭頭看看山腳下的打谷場依然看的清楚,這才知道爬山不易,跟去深潭哪里完全兩碼事。
眼看日照正頭,知道再爬也不能夠上去,而且一眼望不到頭的山根本不知道山有多高,只見山體鉆入云中,也怕遇到危險這幫小屁孩無法應對,無奈只好帶大家一路拾柴回去。
且說到家后一幫小大人累的也夠嗆,只好各回各家各找各媽去了而劉青山又跑到外公家,找到外公后問他:“外公啊,這大青山到底有多高?”
“有多高,我也不知道,只知道五年前的時候,你黑成叔叔帶了兩個族人爬了三天三夜,也剛爬到那個云彩繚繞之處,還是一眼望不到頭,無奈只好帶著族人回來了。”
劉青山駭然大驚,道更加堅定了他要爬上大青山看看去的決心。
說做就做,劉青山先找了根合適的藤條,又上外公屋里把外公珍藏的一根熊筋找出,不顧依布老頭在旁不快的眼神,用小刀刻好凹槽,把熊筋牢牢固定進去,做成一把藤條弓來。又去把依布用來架菜用的一捆細藤條抱來,在一旁依布不樂意的嘟囔聲中一根根用小刀削尖做成了差不多六十根藤箭。看著依布不解的眼神,只好給依布示范了一下,張弓搭箭,嗖的一聲正中那天黑山砍到的樹樁。
依布老頭這才恍然大悟
走過去看著入木三分的藤箭呆呆出神。劉青山也沒有管他,繼續準備著爬山需要的東西。一盤草繩,又用獸皮縫制了兩個箭袋然后把藤箭裝了進去,最后又把外公上午剛做好的小鎬頭也帶上,順便還不忘了帶上火刀火石。然后跟外公說了聲我去試試就向后山跑去,依布老頭趕緊追出去,喊道:小心點!早點回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