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真讓李瑞杰說著了,巴菲特就是要去參加酒會的,他身后還跟著一名酒店服務生,手里拎著一件同樣的平口禮服,“這是給你準備的。”
“我也要去?”李瑞杰換上禮服,跟著巴菲特上了輛豪華轎車,來到華盛頓希爾頓酒店,只見這里人來人往,熱鬧非凡。
華盛頓希爾頓酒店雖然不是華盛頓最豪華的酒店,也不是最有歷史的酒店,但是該酒店有一個3.6萬平方英尺的宴會廳,自1965年開業以來,接待了歷任美國總統,以及來自世界各地的領導人,舉辦了包括多場白宮記者會晚宴在內的許多重大活動,簡單的說,這里就相當于美國的人民大會堂。鄰近年底,節日密集——萬圣節、退伍軍人節、感恩節,還有一年中最重要的圣誕節,白宮、聯邦政府各個部門、參議院、眾議院、聯邦最高法院以及各種游說公司,都會借這段時間,使用各種借口舉辦社交酒會、記者招待會、招待晚宴。
李瑞杰他們抵達的時候,酒會已經開始了,一眼看過去,華盛頓希爾頓酒店龐大的宴會廳內粗略估計至少聚集了上千人,這些人根據所從事的行業,政治觀點等的不同,聚集成一個個小圈子。巴菲特很輕松的就在其中一個小圈子里找到了凱瑟琳?格雷厄姆,尼克松下臺剛剛3個月,這位女出版人現在正是風頭最盛的時候,是華盛頓政治圈最耀眼的明星,甚至被很多人公開稱為華盛頓第一夫人,要知道,這個稱呼之前都是美國總統夫人的。李瑞杰猜測,現任美國總統夫人一定恨死她。
“沃倫,我來為你介紹,這位是……”凱瑟琳?格雷厄姆將巴菲特向眾人介紹了一圈,理都沒有理李瑞杰。
“這么說,你對投資很有研究?”其中一人沖巴菲特說。
“你覺得現在的形勢下該買哪支股票?”
“我覺得《華盛頓郵報》就不錯。”
“可是《華盛頓郵報》的股價也在下跌。”
“從去年石油危機開始,紐約股市各股票跌幅普遍在50%以上,被稱為‘漂亮50’的藍籌股,大部分跌幅甚至超過了80,而《華盛頓郵報》同期跌幅只有25%。這樣一算,如果各位在去年這時候買的是《華盛頓郵報》,其實是相當于賺到了。”原本不善言辭,人一多連說話都結巴的巴菲特,一談起投資來,就像換了一個人一樣滔滔不絕,時不時還會迸發出點小幽默。
“你怎么確定接下來《華盛頓郵報》不會跌得更多?”
“如果接下來,股市繼續大幅下跌,《華盛頓郵報》當然也會下跌,但是如果明年股市能夠復蘇,《華盛頓郵報》必定是第一批復蘇的股票。因為《華盛頓郵報》有其他大部分股票所不具有的優勢,《華盛頓郵報》有一座收費橋梁。”
“什么是收費橋梁?”
“凱瑟琳,你有經營收費橋梁業務嗎?”
“……”凱瑟琳?格雷厄姆笑而不語,只讓他們聽巴菲特繼續講解。
“收費橋梁只是一種比喻的說法。我認為一家公司如果在一個行業占據了壟斷性地位,就相當于擁有了一座收費橋,可以獲得長期穩定的收益。就像《華盛頓郵報》一樣,《華盛頓郵報》在華盛頓地區,占據絕對優勢地位,而且短期看,這種地位不可動搖。在《華盛頓郵報》發行的地區,不論是CEO,還是普通市民,如果想了解最新的政治新聞,第一選擇就是訂閱一份《華盛頓郵報》,同樣的,所有的公司如果想在報紙上打廣告,第一選擇也是打電話給《華盛頓郵報》。”
“那《紐約時報》豈不是也有一座收費橋梁?”
“是的,《紐約時報》也有一座收費橋梁,但是《紐約時報》現在的市值……”
李瑞杰發現,他之前把巴菲特和凱瑟琳?格雷厄姆之間的關系看得太簡單了,巴菲特和凱瑟琳?格雷厄姆并不是簡單的私交或私情,巴菲特以專業的投資人身份,幫助凱瑟琳處理來自資本市場、投資人的壓力,凱瑟琳?格雷厄姆則利用她廣泛的人脈資源,幫巴菲特打入美國的上流社會,兩人之間其實是互惠互利關系,也只有這種關系才能長久不衰,如果只有私情的話,是不保險的。
李瑞杰雖然也曾經在紐約股市興風作浪,但他只是前世看了幾本名人傳記,利用自己先知先覺的能力截胡而已,他這種情況,如果把自己知道的說出來,相當于把賺錢的機會直接分給別人,不像巴菲特,他是名牌大學金融專業畢業,又在金融市場打拼了幾十年了,通過理論與實踐相互結合,對各方面有自己獨到的見解,能說出各種頭頭道道來。更何況凱瑟琳?格雷厄姆也沒準備把她的人脈資源,借給李瑞杰,現場也沒人關注李瑞杰這個只有20來歲的年輕人。
李瑞杰端著酒杯離開這個小圈子,像李瑞杰這樣的人還有不少,不遠處就有一名二十歲出頭的白人青年,態度倨傲的端著酒杯走動,有幾人上前搭話,都被這青年幾句話打發了,這名青年似乎察覺到了李瑞杰的目光,轉頭看向李瑞杰,李瑞杰沖他舉了舉酒杯,也許是在這種場合,難得見到同齡人,青年走了過來,出動沖李瑞杰伸出手,“本杰明?杰斐遜!”
“杰瑞?李!”
出人意料的是,這名白人青年聽完李瑞杰的自我介紹,立刻對李瑞杰表現出親切之意,“杰瑞,你說,如果沒有我們的祖先的努力,他們現在是不是還活在英國人的統治下?”
“很有可能吧。”
“可是現在很多人,已經忘掉了我們的祖先當年的功績了。”青年一臉氣憤的說。
聽完青年的話,李瑞杰才明白是怎么回事,這個叫本杰明?杰斐遜的青年是托馬斯?杰斐遜的后人。托馬斯?杰斐遜是一名律師,也是弗吉尼亞州一名種植園主,1776年,大陸會議任命一個“五人委員會”起草一份文件,這五個人分別來自賓夕法尼亞、馬薩諸塞、弗吉尼亞等五個殖民州,其中弗吉尼亞殖民州的代表就是律師兼種植園主的托馬斯?杰斐遜,而這份文件就是《獨立宣言》。
雖然此時已經早不是當年托馬斯?杰斐遜作為美國獨立運動領袖的那個時代了,但是本杰明?杰斐遜作為美國開國元勛的直系后代,弗吉尼亞州毗鄰華盛頓特區,杰斐遜家族在這里經營數百年,根深勢大,自然有傲氣的資本。
當年來自弗吉尼亞州的《獨立宣言》和《邦聯條例》簽署人,除了托馬斯?杰斐遜,還有同樣是種植園主的理查德?亨利?李和弗朗西斯?萊特富特?李,甚至當年美國立國文書之一的《李氏決議文》,還是理查?亨利?李上呈至大陸議會,并由他的姓氏命名的。
本杰明?杰斐遜是把李瑞杰誤會成理查德?亨利?李或弗朗西斯?萊特富特?李的后人了,跟他一樣被家族送來這樣的酒會鍛煉。
美國最上流的社會,是一個非常封閉、守舊和思想狹隘的地方,這些上流社會的名流眼高于頂,而且非常在意自己高貴的身份,很少跟自己出身不同的人交往。李瑞杰有一瞬間甚至覺得冒充一下美國開國元勛的后代也不錯,最起碼不用像巴菲特一樣,去跪舔凱瑟琳?格雷厄姆那個老太太。
這時候,忽然一個熟悉的背影在李瑞杰面前一晃而過。雖然僅是一瞬間的功夫,但是李瑞杰仍然一眼就認出那個人是菲利普·艾斯納。他不是應該在香江嗎,怎么跑來了華盛頓?聯想到今天白天在阿靈頓國家公墓李晟墓碑前看到的鮮花,難道真的是他放的?他跟李晟到底是什么關系?這些問題李瑞杰都必須問個清楚。
李瑞杰連忙沖本杰明?杰斐遜說,“抱歉,我看到一個熟人!”
“請便!”本杰明?杰斐遜做了一個請的手勢。
李瑞杰追過去的時候,菲利普·艾斯納已經不見了,四周都是圍成一團一團的人群,圍得密不透風,聯想到中央情報局的作風,這家伙不會是來華盛頓殺人的吧?
這時一個聲音傳進了李瑞杰的耳朵,“英吉斯坦人已經出兵了,我們需要來自自由世界的支持,否則整個英吉斯坦半島將會真的變成英吉斯坦人的半島,蘇聯人的半島!”
這里竟然有人在說英吉斯坦!李瑞杰尋著聲音找過去,憑借身高力壯,他很容易就擠進了圈子,期間還擠得好幾名女士對他發出了不滿,“對不起,對不起!”
還沒擠到中間,李瑞杰就憑借過人的身高,看到菲利普·艾斯納就在人群中間,而菲利普·艾斯納旁邊是一個身高約1米85的華人,他體格健壯,身穿一身筆挺的軍裝,棱角分明的臉孔,標準的硬漢臉。只看了這張臉一眼,李瑞杰就像見到了鬼一樣,險些叫了出來,準確的說,李瑞杰確實見到了鬼,這張臉屬于一個本該死了的人——杰瑞·李的父親,李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