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母從長安里回來后,王匡就不能一直待在山上看玉米的成長,他要溫習功課。
他心里有點蛋蛋的憂傷,這種感覺有點像小時候為了開學而趕作業的場景。
王匡決定不能一個人承受痛苦,于是,莊子漸漸形成了一個不成文的規定,除了必要的農業勞作,還有老李的訓練外,這個正月嗎,每個少年都要讀書練字。
路過的人很快發現,龐大的王家莊子漸漸出現讀書聲,以及斷斷續續的哀嚎。
母親和阿姊對王匡的安排非常滿意,甚至教起了女眷,這樣悲苦的日子沒有持續多久,小郎終于同意大家休息兩天。
可當知道這所謂的休息,不是正常意義的休息時,每個人都成了苦瓜臉,王家莊子的少年要學馬,以后這將除了練武,習字之后的另一個重要課程。
“這次就有勞李叔,還有諸位長輩了!”
王匡的臉上同樣帶著視死如歸的豪情,他手里牽著套上韁繩沒幾天的小紅馬,在北風的呼嘯聲中,他鄭重向家里的幾個年長護院說道。
對于學馬他并不排斥,只是擔憂,一個重要原因就是坐在馬身上,屁股會非常的不舒服。
可能有很多人懷疑大漢沒有馬鞍和馬鐙,其實不然,大漢早就有了。只不過馬鞍是純木做的,及其容易腐爛,這也是為何后世的考古一直不能證明西漢就有馬鞍存在的原因。另外,“馬鐙”其實并不是馬鐙,現在的馬鐙只是麻纖維做的綁帶。
這些技術,聽老李頭講過,大抵是在文帝前,從匈奴那里流傳過來的,最后被廣泛運用騎兵,到了武帝時期,騎兵的數量上升到一個極致,但因為技術的限制,依然沒有后世那種常見的馬鞍與馬鐙的出現。
同樣的,直到今天,王匡在大漢生活超過了半年,依然沒有看到那種真正馬掌的出現,大多都是墊上給馬蹄穿上一個“草鞋”,綁在腳上,這對于馬蹄而言,尤其長途行進的馬而言,作用并不明顯。
王匡印象中的馬掌,不僅可以保護馬蹄,還能使得馬蹄牢牢抓住地面,這對善于騎射的騎兵而言,至關重要。
按照他的要求和模型構想,虎子已經開始在偷偷打造……這種東西,當然不能隨意的拿到人前。
“小郎放心,老漢我自然知無不言。”
作為長年征戰在邊關的兵卒,而且是武帝時期就開始發展騎兵營,他們不光會戰術,還精通馬術,這是老李頭在一次吹噓中談到的,家里幾乎人人都知道。
在前方的空地上,除了王匡手里拉著的棗紅馬,旁邊還有兩只老馬,一只沒懷孕的小母馬,這也是少年們的實訓工具。
老馬是家里用來拉磨的,價錢并不貴,到是小母馬很貴,也是給小紅馬找來的老婆,但并不怎么受小紅待見,經常能看見它那被踢的留有腳丫子的馬臉。
訓練開始,正前方除了王匡,每個人都自覺的站成了兩排。小紅的前蹄不斷踢著地,上了韁繩和那些器具后,它一直不習慣,但對王匡牽著它并不排斥。
“學馬的第一步就是上馬持韁,上馬!”
老李一聲令下,王匡和前面的三個少年艱難的坐在馬背上搖搖晃晃,尤其小紅承受了巨大重量后,能感覺對方已經處在爆發的邊緣。
韁繩上傳來的力氣越來越大,若不是憑借兩手蠻力,王匡很懷疑小紅馬早就跑出去了。
這不,莊子上那個叫狗蛋的傻小子就率先摔了下去,摔成了狗吃屎,兩只鼻子都開始冒血了。
早有準備的女眷從后面沖了出來,急忙的對狗蛋進行包扎,連坐在院子邊曬太陽的增母也眼角直跳,要是把寶貝兒子摔壞了怎么辦,她還是狠下心來,忍住了開口的沖動。
學馬可不僅僅是為了學藝,還是為了關鍵時刻能夠保命……不求馬兒跑得穩,只求馬兒跑得快,所以人的騎術也是很關鍵的。
狗蛋落下了,接著又有另一個少年騎上了那匹空著的馬。而老李頭擔心王匡,一直有意無意的靠近小紅馬,嘴里繼續講著騎馬的技巧。
“大家不要慌,騎馬的主要輔助在于我們的腿和騎坐姿勢,手拉韁繩只是建立聯系。心態要穩,身下的馬匹才會安靜。簡單的來說,就是做到三穩,騎穩,腿穩,手穩。”
聽老李頭這么一講解,王匡豁然開朗,他想起了前世看的馬術比賽,還有無意中瀏覽過的教學騎馬視頻,和實際結合后,他的心漸漸放松,感覺屁股下的小紅也不那么暴躁了。
“猴子,不要那么用力。你看看小郎的樣子,再結合你李叔講的。對!上臂放松,記住了,要很自然的依附在身體的兩側。眼睛下瞄一下,看看下臂和你手中的韁繩有沒有在一條線上?”老李頭悉心教導著,比以往的大嗓門相比,溫柔的不是一點半點。
其實,老李頭也是怕嚇到孩子們騎的馬,若是這幾個大小子站在他面前,那可能是另外一番場景。
“看到了!”猴子的聲音有些結巴,但在老李頭的寬慰下,終于是慢慢的坐穩了。
“小豬啊,手里的韁繩不要拉的那么緊,也不要過于松了,不斷保持著人與馬的接觸就可以了。”
……
一整天的時間,都在老李頭和他幾個經驗豐富的指點下學馬,幾乎人人都練習了一會,連徐徐還有家里的幾個女眷同樣如此。
只不過阿姊本身恐高,看來只能一輩子坐馬車了。
等到第二天的時候,王匡已經自己總結了一套經驗,心中已經慢慢克服了恐懼,大致可以歸結為,身體前傾,穩定,與馬嘴的聯系。
他已經可以騎著馬在小范圍內奔跑,被老李頭夸贊為騎馬的天才。
“太優秀了,總會被人發現的!”
看著北山邊的太陽,若有一日,他王匡說不定騎馬呼嘯而過,縱橫敵營三千里。
大漢男兒,誰不想馳騁疆場,斬盡匈奴?
不知不覺,轉眼已經初九,距離正月十五還有六天,這個年代還沒有猜燈謎,過元宵節的習俗,現在被稱之為上辛夜,是為了“太一”的活動。
但作為大吃貨帝國的一員,王匡漸漸看到了商機,王家莊子,可是以美食文明于長安城的……這種機會,又怎能放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