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大戰即將來臨,門內弟子大都有著自己的事情需要準備,所以王自之在行往大師兄洞府的路上,并沒有再遇到前來搭訕的弟子。
也正是因此,直到他到達天玉峰腰之后,這才從大師兄以暗手留下的符詔中得知,其為了準備一門神通,已經于三日之前開始著手閉關了。而且還對普通弟子下了命令,禁制他們前來打擾。
不過好在符詔中有言,讓他到來時,直接用令符傳音召喚即可,所以王自之這才心安理得的一路直行,來到洞府門前。
不過讓他沒想到的是,門口除了他之外,竟然早已有人候在此處了。
而且看她那翹首以盼的模樣,似乎已經等了不短的時間了。
皺了皺眉頭,王自之一下就猜出了此人是誰。
能在大師兄閉關之時,未經允許來到其洞府之外的,除了門中長輩,也就只有這位掌門之女秦珊言了。
這位秦姑娘,在門內地位出奇的高,這不僅是因為她是掌門之女,還因為她的修道天賦和悟性實屬門內第一。
她不僅將門派正法《清源劍經》修煉至黃道之境,還將門中號稱最難習得的體修功法《清源妙道真經》修煉入門,當真是天才中的天才。
也正是因為體法雙修,使她在年輕一代的弟子之中罕逢敵手,因此,她也理所當然的成為了三代弟子中威望最高的女弟子,被眾人以大師姐相稱。
許是察覺到有人突然出現在這里,秦珊言不由得微微的皺起了眉頭。配上她那本來就凜若冰霜的面龐,竟然隱隱生出一股壓迫之意,向著王自之這邊襲來。
不過王自之對此并不在意,只輕輕一拂衣袖,便將侵身寒氣化去。而后指尖聚靈,憑空畫起符箓。意欲喚出閉關之中的大師兄來。
而那秦珊言見此,絕美的臉上頓時顯現出一絲怒容,雙目間更是透出一股肅殺之意。
只見她二話不說,玉手在腰間儲物袋上輕輕一拍,一把青云秀水印身的三尺長劍便被她握在了手上,并將之持立在纖腰之后,于左肩之上露出三分寒芒。
王自之見狀,心知對方敵意甚濃,自己手上符箓即使放出,也會被對方頃刻打散,起不到想要的作用。于是只能無奈將其揮去。
沉默少許之后,他便搖了搖頭,單手背負,默立于洞府之前。
若是在別處,他倒是不吝與對方斗上一場,畢竟秦珊言實力確實強悍,足以當作對手來提升自己的斗戰之能。可此處終究是別人洞府之前,太過肆意妄為的話,有失禮數不說,還容易得罪別人。
當然,對于眼前這位秦姑娘,王自之是半點不在意得罪不得罪的。
因為整個清源派的人都知道,他們二人勢同水火。
其實說來好笑,山門眾人皆知王自之是一個溫文爾雅之人,平日里對同門多有照顧不說,還經常抽空指點后進的弟子。
而掌門之女秦珊言,雖然為人冷若冰霜,不近生人。但除了有些恃才傲物之外,也不是個愛惹是非之人。
但偏偏二人之間就矛盾極深,幾乎見面就掐,就連眾人也難解其中因果。也正是因此,門內一直流傳著許多關于二人的花哨傳言。
不過傳言終究只是傳言,非是實情,二人之間矛盾最初的產生,僅僅是因為一場比試而已。
眾所周知,清源派內有三位杰出的弟子,修為境界遠遠超出同齡之人,未及弱冠之年便已達到了黃道之境,是門中最有希望突破玄丹境,進入地嬰境界的天才人物。
這三人便包括大師兄張養晦,二師兄王自之,以及掌門之女秦珊言。
既然同為天才人物,那自然會被好事之人分個高下,所以門中有弟子便將三人按照先后入得黃道之境的順序來排了個名次。
本來張王二人對此事并未上心。認為這只是同門的私下樂趣罷了。誰曾想秦珊言對此事卻極其關注。許是從小被眾多長輩寵護慣了,養成了驕傲的性子。
她自認為自己兼修兩門功法,入得黃道之境比張王二人晚上一些實屬正常,所以對眾人給出的排名十分抵觸,于是便揚言要以實力來重論高低。
話雖如此,可在三年前的門內大比之上,她被張養晦以層出不窮的神通道法打的毫無還手之力,輸的一敗涂地。
許是被大師兄的實力所折服,秦珊言在那之后便經常往張養晦這處跑動,而且經常在各個方面維護對方。一副以大師兄為尊的模樣。
而王自之這邊就不同了,雖然他也同樣在門派大比上打贏了對方,可秦珊言好像并不服氣他,反而認為他能贏是因為投機取巧,勝之不武。
因為相比于大師兄使用神通時的煌煌大勢,王自之的攻擊手段就如同蜻蜓點水,極其簡單,就是以尋常道術,加上布局謀劃,不斷的抓住她的各種弱點進行攻擊。
而且對戰之中王自之甚至用上了心理戰術,誘使她多次重犯同樣的失誤,使她心火大冒,然后逐漸失去章法,將一身法力揮霍而出。最終導致體法雙修的她卻先因為精力不足而敗下陣來。
所以,秦珊言一直認為王自之是以討巧之法贏過了她,心中也一直難以服氣對方。
其實被憤怒沖昏頭腦的秦珊言并沒有注意到,王自之總是能以最簡單的道術來化解掉她那在同輩之中看起來頗為可怕的破壞力。
雖然并不像大師兄一樣修煉了各種強橫的法術,但王自之對基礎法術的理解遠遠超過常人,而且他對戰機的把控也異常精準。斗戰之時,秦珊言的動作乃至意圖全都被他牢牢的掌握,也正是因此,他才能立于不敗之地。
不過,這些東西,王自之自然不會費心親自去與她解釋,因為他根本就不在意對方的看法。
當然,僅僅是一場比試的勝敗,并不足以讓這門內的兩大天才產生不可化解的矛盾,而導致他們矛盾加深的原因,是因為他倆彼此都懷著各自不可言說的目的,并且故意的去放大了這場矛盾。
秦珊言這邊,一直認為王自之是個做作之人,以相助門內普通弟子的由,在門中肆意的積攢威望,風頭甚至一度曾蓋過了她所在意的大師兄,而張養晦本人又對此默不作聲,所以這一直讓她看在眼里急在心里。
因此,為了維護大師兄的威望,她便時常在各個方面針對王自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