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神洲遼闊,可大抵離不開南水北山這個現象。
只是奇怪的是,在水鄉眾多的中小神洲中部之時,周福氣一行人并沒有多少走水路的機會。
而到了神洲北境三大王朝的疆域,尤其是過了大宇王朝邊境之后,少年一行人接連遇到數條江河。
先是黃云溪和悲寂江,之后又是福臨江、沖天江和墨河,導致少年一行人實際上并沒有走多少山路甚至連驛道也沒有走多少,一路只是坐船而行,仿佛老天爺要讓少年一行人在大宇王朝用完北上之途的所有水運。
一路輕輕松松的到達大燕的邊境雄關百艾關。
周福氣仔細盯著手上的堪輿圖,自己一行人的目標越來越近,要不了七八百里的路程,自己和稚童們就能抵達大燕京城。
過了大燕邊境的百艾關之后,北上的行程,更加順風順水。
大燕尚武之風濃郁不假,可對于讀書人的敬重更是遠超其余兩大王朝。
這其中,除了物以稀為貴的原因外,也與近幾代大燕帝王竭力提高文人地位,重用文官能吏有不小的關系。
加上大燕民風淳樸,見到鄭微微幾個小家伙后多有親近之意,除了對天天醉醺醺的王賀之外,連周福氣都有種回到家鄉的感覺。
雖說當地人那一口濃重的方言讓周福氣聽得極為吃力,可樸實的笑容和真誠的眼神卻是騙不了人的。
每次經過小鎮或者大城之類的地方,周福氣除了買些必備的口糧之外,更多的會給稚童們買些書籍。
書的內容沒有定論,典籍也可,雜書亦行,帶畫的山水游記能買,高深拗口的佛道經典也愿意掏錢,文人筆記地方傳志更是不用說了。
在周福氣看來,行萬里路之余也要讀書的,讀書人不讀書成什么樣子,只是自己學問不足,買書只能隨稚童們的性子愛好,不管看什么書,先讀起來再說其他。
而對于周福氣來說,最重要的事情還是學拳煉氣。
汲黯教給少年的那個散氣法子,周福氣一直刻苦習練來著,只是進度有些緩慢,少年感覺比自己走樁的進度更為緩慢。
周福氣心里也知道,這種事情急不得,畢竟汲黯所教的這些煉氣之法,是眾多大煉氣士歷盡千辛萬苦,才一點點琢磨出來的東西。
汲黯和卜式即便當時教的再深入淺出,對一個從未踏足修行之路的周福氣來說,用心記住都是極為吃力的,更別說立刻內化成自己的東西了。
如果周福氣真有那種本事,即便放在四海五洲之內,也是絕頂的修道苗子了。
可是這只水磨工夫的感覺,正對周福氣的胃口,尤其是少年一想到煉氣的同時,也是在磨煉自己的身體和武道,巫與武不分家,巫更是最為原始和本真的一種煉氣法則。
只要苦不白吃就行,在游歷神洲中部諸國之時,有一次,周福氣帶著稚童們路過一處小鎮上。
小鎮本身并沒有稀奇之處,只是眾人落腳歇息的地方罷了,可周福氣在小鎮的土街上,無意間聽到一個替人寫家書戶口的白首老儒生,苦口婆心的告誡自己那個同樣一事無成的窮學生。
而立之年的窮書生最終放棄了考取功名一途,試圖尋些其他生計,為自己家里的老娘養老送終。
老儒生倒沒有責怪這個自己最看重的得意弟子,只是不斷的叮囑學生,可以放下書本,可莫要忘了做學問一事。
“孩子,這個世間卻是沒有我們想象的那么草長鶯飛,可你要記住,對于做學問一事,是沒有一點努力會白白地丟了的,它只會在我們看不見地方、在我們想不到的時候,在我們看不見想不到的方向,一點點的生根發葉開花結果。”
“唐功不捐非虛語啊。”
周福氣讀書少,自然不知道讀了一輩子的儒家典籍的老儒生,最后卻用一句佛語告誡自己的學生。
只是這番話對產生了難以想象的觸動,每當周福氣走樁走累了的時候,站樁站乏了的時候,煉氣煉倦了的時候,只要一想起這句話就覺得干勁十足,渾身都是力氣。
可能這就是每個人的機緣吧。
其實進入大燕境內,也不意味著路途就此安逸。
例如在周福氣一行人進入大燕邊境不久后,在一座地理位置偏遠,遠離市井人煙的小山頭之上,便遭遇了一伙山賊的劫道。
只是不等周福氣動手,小胖子葉小花只是顯露了一手初級的小法術,便把那群歹人嚇得倉皇而逃。
周福氣為了磨煉一下葉小花的境界,和醉酒漢子說好應對之法后,便特意繞路去了一座當地人皆說是有厲害的山脈。
夜幕降臨,周福氣一行人沒有像往常一樣尋地夜宿,而是步伐不亂的緩緩登山,那座小山脈并不高,但因為山勢平緩的關系,導致山坡很大。
山陰處有大片年年有后代子孫來此祭奠的墳墓,一個個墳頭上收拾的干干凈凈,但更多的是大片無后人添土敬香火的亂葬墳包,。
即便打頭的周福氣可以壓住步伐速度,可一行人還是不到一個時辰就翻過了這座小山脈,除了山上夜風極冷之外,沒有發現一絲一毫的奇怪之處。
周福氣有些遺憾,不過也只這樣了,自那之后,少年主動尋鬼的心思就少了許多。
世事經常難以預測,生性謹慎的周福氣徹底放下幫助葉小花磨煉身手的時候,反而被鬼物找上門來。
在一行人途徑一座無名的亂葬崗時,突然遭到眾多不入流的鬼物圍攻。
葉小花依仗一身的法器大顯威風,加上小胖子的家傳五雷正法,手足之間便有有雷聲轟鳴,興奮的葉小花小臉上熠熠生輝。
等一眾鬼魅被雷法加法器鎮殺之后,亂葬崗深處,卻突然有白色燈火亮起,伴隨著一陣凄凄慘慘戚戚的哀鳴聲,一抬四角懸掛紅色大燈籠的白色花轎,詭異的向眾人飄來。
結果還沒有等精疲力盡的葉小花上前去挑戰,那稍成氣候的鬼物便被在一旁看熱鬧的醉酒漢子攔下。
王賀腳尖一點,身姿驀然向前掠去,只是輕輕松松的一拳,便打散鬼物一身陰氣,于無聲無息間煙消云散。
之
在此之后,連生性懶散的葉小花偷摸修行的次數也增加了不少,就更不要說在葉小花刺激下燃起真正讀書心思的其他同窗了。
反正姚先生便是儒家修士,可見書讀得好也是能有大氣候的,至少不能比小胖子差不是。
就這樣,周福氣帶著四個稚童一步步的臨近大燕京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