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地靠靈洲蒼穹邊緣的黃石村此時本應該就有的嚴寒氣候不同,遠隔星海的清洲紫薇城,地處清洲大陸腹地。照星河蜿蜒流過,將自南方一路流淌而來,積攢了幾千里溫煦陽光的溫暖河水帶到這里,并在此處形成了一道寬廣的河灣——逍遙津。
紫薇城依河而建,冬暖夏涼,只有春秋兩季。因此,雖然是二月份,紫薇城原本在這個時候,已經是青柳含絮,芬芳吐蕊的季節??墒?,今年的秋季卻格外漫長,格外寒冷,原本從不準備冬衣的玄帝國普通老百姓們,紛紛制備起棉襖皮衣,到讓逍遙津的皮貨行生意格外的好。
逍遙津岸邊,照常還有熙熙攘攘的人群和集市。逍遙津之內飄飄悠悠浮著幾艘船舶,岸邊商賈店鋪林立。臨著河沿,還擺著一溜煙的攤面,上面擺放著各種貨色,當然,此地是凡間的市所,煙火氣息更為濃厚,供修真精靈們交易的場所,還在逍遙津之內,牌坊后集市的結節之中。
此時在逍遙津照星河的岸邊,幾個婦女結伴站立在岸邊,有的抱著孩子,有的拎著孩子,小孩婦女們聚在一起,嘰嘰喳喳,十分熱鬧,對著河中的船舶,對岸的植物飛鳥,近處的商店攤位,指指點點,吵一陣,笑一陣。
忽然,幾個孩子指著前方河中的某個位置,哇啦哇啦激動的歡呼起來,婦女們循聲望去,卻是亮晶晶的一團冰漂浮在河面之上。
其中一個婦女笑著向她的伙伴們說道:“這幫孩子們,有什么稀奇,這么大沒見過冰,大驚小怪的?!?p> 其他幾個婦女聽聞也便附和,其中一個則講到:“咦?這河水之中,怎么會有冰呢?到時奇怪?!?p> 紫薇城之內,贏伯在玄帝國王宮之內的祈天殿中,正在給清洲的三位天尊塑像上香。
贏伯對面精致的神龕之上,放置在眉目低垂,神情默然的三位天尊塑像,中間便是此時仍在守護著清洲護天蒼穹大陣—璟日紅云陣的清虛道德天尊塑像,他的左右兩邊分別是早已坐化的沖虛廣法天尊和靈虛普化天尊的塑像。
瀛伯虔誠拈香上拜,又三跪九叩,后面一起隨著他跪倒在蒲團之上的是瀛伯的幾位近臣,分別是大司徒張巨鹿,大司馬凌經緯,南柱國金池淵,以及大主教馬懸壺和王宮侍衛長方野浩田。
瀛伯每天清晨給天尊上香,每逢初一十五,便要大拜,遇到節日更是要公開大規模祭祀,云仙大陸各洲王朝無不如此,源自幾萬年的古老傳承,凡間民眾的信仰與這大陸的仙界,便存在著微妙的聯系。
更何況幾十年前,清洲東部桃花海一帶,蒼穹開裂,瀛伯這一代的玄帝國王朝的傳承者,曾見過清虛道德天尊的法身真容,布置西天彌穹會。如此殊勝的緣分,瀛伯之前的幾代國王們都沒有遇到過。他們一輩子,信仰雖有,但對應的仙界卻是萬古的傳說和縹緲的存在,他們對著整個清洲最基礎的精神信仰偶像,叩拜了無數的歲月,卻從來沒有見過一面。
更為特別的是,自瀛伯上一代國王以來,清洲蒼穹日漸稀薄,天地留存成為仙凡兩界需要共同面對的危機。山門千百年來從未開啟過的青云閣,竟然在天尊的默許下,開始以更直接的方式從凡間選拔根器資質優秀的人修煉仙法,希望大規模培養未來可以擔負拯救蒼穹的未來之人。
由此,在凡間流傳幾世的傳說中的仙界,竟然開始有了專門和凡間對接的仙人。清洲人也才知道自己這方天地不過是更大范圍天地中的一小塊而已,其他洲的修真精靈們和清洲仙界的交往,也都才漸漸不必再隱秘起來,而是堂而皇之的曝光于世人的面前。
玄帝國王朝各大家族之中,紛紛選拔資質優秀的人上山求道,由此,修仙求道之路在玄帝國百年來迅速繁盛起來。
可這天尊也有明確的法度,便是除了有關蒼穹事宜之外,仙界不可干擾凡間事務,甚至都不可以在凡人間隨便使用法術,否則必定重罰。因此清洲各地的實際運轉,還是掌控在千年一統的玄帝國手中。
如此仙凡混居,凡間和其他洲各有往來的世紀,也才三四百年的光景了。而史官的記載之中,清洲玄帝國也自那時候起進入了開元年代。
開元年代以來玄帝國的君主們,比以往歲月中的任何一代君主都承擔了更大的壓力和責任。
他們面對的不單單是經濟民生,王朝控制的問題,還有和仙界的溝通,以及忽然放大了的天地外的各類精靈和其他洲的族人們往來中的各種問題。
瀛伯自八歲登基以來,在托孤老臣張巨鹿的輔佐之下,日日早朝晏罷,不可謂不勵精圖治,可是帝國的運作卻似乎出現了越來越多的問題。
域外野獸的侵襲進幾十年來尤其嚴重,靠近蒼穹邊境的很多鄉鎮村落,都已經荒蕪人煙,幾十年前桃花海出的一處蒼穹開裂,更是幾乎要把他們這一干帝王臣子的膽子嚇破。要不是自己的妹妹,自幼拜師廖陽子,修到歡喜地九級的護國公主贏鐵梅用性命換來一支江洲的開天至寶血珊瑚,又承蒙天尊布置法陣,修護蒼穹,他們這一撥人早不知道葬于九幽黃泉的第幾層了。
并且蒼穹修補之后,玄帝國的王朝還要負責安撫人民,編織希望和信念,其中真實和謊言的成分自不必說。幸好他得到了一個萬里挑一的人才馬懸壺,成為帝國的大主教,一番人心蠱惑夾雜著濟世安民的言辭理論,讓玄帝國的居民在這一天地紀元中的亂世之中求得了一些心理的安慰。
此時,祈天殿中,祭拜完天尊的儀式之后,照例要開朝會的。幾人隨著瀛伯移步到議事廳中,由于張巨鹿已經一百三十多歲,靠著仙丹維持壽命,保著瀛伯勉力維持著帝國的安危。因此從他百歲之后,便獲準可以出入坐轎,并且免去一概君臣禮儀。因此只見兩乘小轎依次從祈年殿由人抬著步入王宮東面養心殿中的議事廳門口,后面依次跟著凌經緯、金池淵、馬懸壺和方野浩田,幾人不緊不慢緩緩前行。
到了議事廳后,眾人在瀛伯落座之后,依次坐下,老態龍鐘的張巨鹿便對著瀛伯開口說道:“老臣最近又聽到報告,說拜火教最近活動十分猖獗,這拜火教蠱惑邪法,處處與我朝正教為敵,蠱惑人心,不可不防,甚至應該施以辣手一舉解決掉為好啊。”
瀛伯沉吟良久,說道:“其他愛卿可有意見?”
話音剛落,南柱國金池淵說道:“據臣所知,這拜火教傳自東方靈洲陳國。其教義主張天地間地火水風元素之中,以火最為貴重,是天地運轉的能量之源,也是凈化萬物的手段和歸結,萬物焚于天火,視為最終的歸宿,雖然理論有些出格,似乎到還遠沒有到要禁制甚至趕盡殺絕的地步吧?!?p> 張巨鹿邪睥了一眼金池淵道:“池淵你糊涂啊,山河萬里,生民兆萬,信仰才是我帝國生存延續的根基。現在邪教雖然猖獗,但尚未成勢,尚還有挽救的時機,一旦任其發展,蔓延開來,動搖的可是我帝國的根基。這幫邪徒的理論,看似只是天地間規律的不同認識,似乎無害,甚至還講修身養性,勸業行善,但一旦他們掌控了更多的民眾,控制了一眾人的信仰思想,再往里面摻雜他們真正的意圖,那是再簡單不過的事情。到那時候再解決,可不是容易的事情了?!?p> 這玄帝國南柱國金池淵,是帝國南部望族金氏家族這一代的族長,現掌控帝國南部,兵強馬壯。雖然金氏家族百世以來都效忠紫薇王族贏氏家族,但作為王族之后,自來就不大看得起憑著筆桿子爬上來的一幫官僚文人。
更令他可氣的是,張巨鹿從一個小小的書童,逐漸躋身于帝國的核心層,并在五十年前,擠掉了自己的父親,上一任帝國大司徒金崖月,成為了唯一的托孤之臣,首輔,大司徒。
經過幾十年的耕耘,張巨鹿的文官勢力,已經強大到幾乎可以與帝國仰仗的武官勢力相抗衡。不過別人怕他張巨鹿,金池淵卻依仗著自己的身份和功勞,無所顧忌,因此他對這位三世老臣,少了幾分其他人有的尊重,并總是在瀛伯面前發表些與張巨鹿不同的觀點。
且金池淵歷來自負,剛剛聽到張巨鹿居然說自己糊涂,氣就不大一處來,但在瀛伯面前總要注意點影響,畢竟人家也還是排名第一的大司徒,便忍下一口氣來,只不過開頭的稱呼用了重重的鼻音,以示持重嚴肅的說明道:“老人家,您身處廟堂之高幾十年了,民間管理是不是生疏了呢。組織生產,抵御外敵,都要靠組織民眾,其中關鍵是秉公持中,執法公正,如果沒有切實證據,不可以枉殺一人,如今單憑您一個假象,便要剿滅所謂邪教,這才是真正的糊涂!”
瀛伯對朝堂之上的爭吵,歷來持開放的態度,這也是他想看到的嘛,因此自然不已為意,只不過在金池淵說完,提醒道:“池淵,到大司徒要尊重些。”
金池淵聽到瀛伯如此袒護張巨鹿,不過也司空見慣,無所謂了,便鼻子一哼,不再吱聲。
張巨鹿眼中那會把金池淵放在眼中,他盤桓朝堂快有一百多年了,從最底層爬起,什么性格的人物沒有見識過啊。金池淵在他眼中,城府手段就是一個孩童,因此對于瀛伯所說的金池淵適才不尊重自己云云,根本就沒有一絲感覺。
現在張巨鹿從座位上站起來,緩緩說道:“陛下,眾位大人,不是我不知道這項工作的棘手之處,師出無名確實是個難題。但我們此時還要從遠處著眼,我玄帝國自古蒙清虛道德天尊庇護,理應尊崇祭拜,如今拜火教是個域外的教派,以火為尊也倒罷了,關鍵是不提天尊半句功德,太有不妥?!?p> “我已經老朽了,既沒有修煉過仙法,更無緣到清洲域外去看一看??墒俏覀冊谶@一方天地中,絕大多數民眾就是如我一般的凡人,信仰是我們最基底的生活信條,再上面的方才是帝國的法令條例,以及日常中的往來禮儀。如今拜火教宣傳全新的生活方式,看似耳目一新,沒有什么壞處,但卻從最基底之處侵蝕了我們的信仰,這分明是禍國殃民的根源啊?!睆埦蘼拐f話,氣喘吁吁坐在椅子之上,又補充了一句:“請陛下明鑒?!?p> 這下,大主教馬懸壺就不得不接話了。馬懸壺正要說話,剛好贏伯問馬懸壺道:“大主教,天師大人廖陽子真君那邊可有答復?”
原來近幾百年來,負責清洲仙凡兩界溝通的便是廖陽子,平日里則是馬懸壺和廖陽子對接,但馬懸壺雖然貴為帝國的大主教,也是歡喜地不入流的散仙,但和廖陽子遠不是一個層面的人物。因此雖然是對接,尋常根本見不到廖陽子本人的面,只是用符咒語錄問下吉兇禍福的問題。
而幾百年來被玄帝國上封號為護國天師的廖陽子真人,其實壓根就對這些凡世間的煩文瑣事毫不在意。再加上大天尊早有明示,除卻蒼穹事外,凡間事務一概不管。因此對于馬懸壺平常帶瀛伯提出的那些問題,根本不做回答。被這幫凡人問的煩了,也就隨便說些模棱兩可似有還無的偈語。
但如此方式,卻剛好對了馬懸壺的專業,一番解讀下來,就可以引申東西,磅礴而無漏,就連張巨鹿這等筆墨海里翻涌了百年的人物,內心也是十分抬舉他。
可是青云閣一幫真正的仙人看在眼里,卻啼笑皆非。凡人么,歲不過百,靈智實在有限,總愛搞些不知所謂莫名其妙的繁文縟節出來,只好聽之任之。
其實廖陽子等人和尋常凡人打起交道來,絲毫沒有架子,真正比凡人還凡人,可就是一到朝廷這邊,溝通就變了樣,不知道這幫帝王將相什么想法,非要把他們搞的神神秘秘,高高在上,方乘了他們的心意一般。
適才瀛伯如此問馬懸壺,馬懸壺起來說道:“一個月之前我就燒了一道符篆去問大天師,想征詢一下他對拜火教的看法,天師只回復了四個字:鏡里看花?!?p> 眾人聽道,心中都納罕,這四個字如何解釋?
大家都不想講出來讓別人覺得自己蠢,便都默不作聲,聽著馬懸壺繼續說道:“我也很費思量,難以解釋天師深意,昨夜便有燒了一道,問了同樣的問題,幸好天師又有答復。”
金池淵插口問道:“是什么?”
馬懸壺說道:“不知魚之樂乎?!?p> 馬懸壺說完,便默不作聲,眾人也都跟著沉默,默默思索這兩句話的深意,誰也不敢先發表意見。眾人靜默了一小會,最后還是贏伯說道:“大主教,你便給大家解釋解釋?!?p> 馬懸壺見皇帝發令,便起身說道:“依照臣下所見,這‘不知魚之樂乎’,應該是說民眾如魚,在水中遨游自得,應該自有其樂趣,我們又何必去干預呢,似乎是說對于拜火教一事。仙界的看法是,對于信教的民眾,他們自得樂趣,似乎不應該去做出什么懲罰措施吧?!?p> 金池淵聽這么說,心中想仙人的看法和他一樣啊,還是自己見識高超。
只聽馬懸壺又接著說道:“至于這‘鏡里看花’,是一個隱喻。鏡子一般以銅反磨而成,屬性為金,用來反射物之本體,雖然鏡中之物為虛幻,但反映的本體卻是實質,應該是說我們對著拜火教應有的看法應當如這銅鏡一般,透過現象看到本質。又銅為堅硬之物,意為我們對這拜火教背后的真實意圖,要加以防范和制約?!?p> “而‘鏡里看花’的花,本來是很美的物相,但一來此花既有花期,也必會枯萎,而來此花離開本木,已經不是原本真正的花木,今天以銅鏡射之,是說我們對進入清洲的拜火教其中的核心人員,應當和他們靈洲陳國的拜火教區別看待,此花已不是本花嘛,該收拾就收拾。陛下,眾位大人,不知意下如何。”
說罷,便等的眾人評論。其實馬懸壺這番言談,實則牽強附會,邏輯不通,但大家都十分看重仙界對這件事的看法,反倒沒有注意到馬懸壺論調當中的紕漏之處,而對于馬懸壺最終解讀所下的結論,卻都深表認同。
凌經緯心中嘆道:“這馬懸壺果然是個人才啊,不聲不響,便把張巨鹿和金池淵的意見彌合了,既不枉拿無辜民眾,又要針對核心分子精準打擊,還要照顧陳國拜火教,區別看待,借著天師幾句莫名其妙的偈語簡單一番談論,便把問題剖析的清楚明白,著實厲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