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在深圳紀實·廣州行
10.2-10.4,我們第二次去廣州游玩,盡管深圳與廣州不遠,高鐵只要半個多小時,動車也就一個小時,但總覺得這兩個城市是對等的城市,不管是地理還是人文不會有很大的區別,這次去過后,還真有不同的感覺。
高樓大廈,在我看來,確實是兩市難分伯仲,地理地形,都有山巒伴隨,只是廣州顯得更開闊一些,這幾天氣候并沒有多大變化,但在熱的程度方面我感覺深圳溫度要高一兩度。至于交通都很方便,地鐵在城區都是四通八達,可能建造時間不同,我覺得深圳乘坐起來要舒服一些,噪音要小,車身要清爽。
但在文化底蘊方面,盡管深圳也在不斷發掘,但在立市之前,千百年來也就是一個縣或者一個縣的一部分,怎么說都不可能有多深的文化底蘊,與廣州相比,根本就不能用小巫見大巫作比。
白云山現在是廣州的城中山,那些殘留的古跡和后入的附會就可以使人聯想翩翩。黃埔軍校的靜幽,聯想到中國現代史的波瀾壯闊,不得不對他肅然起敬。越秀公園的五羊石雕,給羊城的來由一個清晰的脈絡,那口銜的稻穗不能不加深對廣州簡稱的遐想。而陳家祠那精湛的雕塑技藝不得不讓人嘆為觀止。南園酒家內的樓臺亭閣仿佛置身于江南水鄉。
這次是跟團游玩,我們也是希望在一天之內對廣州了解更多。而在前一天,登上了俗稱小蠻腰的廣州塔,本來有一個小時可以從容地觀賞個底朝天,但因為是假日,排隊的時間遠遠大于游覽時間。電梯第一次并沒有到頂部,而是到了430多米的外景觀賞層,當然在這里白天可以極目遠望,晚上可以欣賞流光溢彩和萬家燈火,可就是在這一層,說人滿為患一點都不為過,排隊就用了一個多小時,口干舌燥,真有堅持不下去的感覺,可是來了不到頂部,心有不甘。進了電梯,十幾秒鐘也就是幾層樓樓,就到了頂部,后來我想,為什么不讓人直接樓梯上去呢?在頂部當然可以極目四望,當然有更上一層樓的神怡。下來后,耳朵嗡嗡響有一段時間。
車觀城區都是大同小異,唯有這珠江,我一直以為穿過廣州時江面會很寬,因為它的下游不遠就是海面了,但與內陸的一些支流的江面并沒有多大的區別。前一天晚上在小蠻腰上看到的江對岸的一棟高樓,幾乎要與小蠻腰比高低,第二天車過花城廣場,說這高樓就是金六福大廈,哦,原來是中國的年輕女子和有錢人捐資建的,說這大廈花費一百多億。這旁邊有一個水上船形場所,說是早些年開亞運會時的主會場。后來在這里辦了幾場演唱會,就沒有其他下文了。
我總覺得黃埔軍校離城區不遠,而這次旅游車走了近一小時,應該有幾十公里。說當時這里讀書安靜,又在江邊,訓練方便。
至于昨天去喝早茶的地方南園酒家,去之前,沒有想到有這樣的景致,樓臺亭閣,小橋流水,曲徑通幽,勾心斗角,別有一番風味。這個地方應該比較偏,我們去的時候確實沒有多少食客,但我們離席時,在候餐席上坐滿了人,扶老攜幼,其中不少說著我不懂的廣東話,估計這些都是常客。可不可從這里看出吃在廣州呢?
大城市有大城市的風味,老城市區有老城區的底蘊,在閑下來的時候,盡心去品味,也是人生的樂趣。
2022.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