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春生活散記(2)
宜春生活散記·宜春與宜陽
易中生
現在宜春城區有三個級別不一樣的管理機構,既YC市、袁州區、宜陽新區。YC市是地級管理機構,袁州區是縣級管理機構,而宜陽新區并不在六縣三市一區之內,據有關資料介紹,宜陽新區成立于2007年,是YC市政府的正縣級派出機構,與袁州區是同級管理機構?;ゲ浑`屬。由此可以看出,它是縣一級功能區,行使著縣一級的管理權限。
宜陽這個名稱并不是新的,在歷史上用作縣的名稱時間還不短。公元前221年,在漢武帝時候,就成立了宜春縣,據《太平寰宇記》記載,因“城側有泉,瑩媚如春,飲之宜人”,故名宜春。而這之后一直到太康元年(280年)的五百年之間都稱宜春縣,就在這一年,改宜春縣為宜陽縣,晉武帝司馬炎滅吳,以宜春之名與宣穆皇太后張春華(司馬炎祖母,司馬懿之妻)同名,為避諱,改宜春為宜陽。隋開皇十一年(591年),復宜春縣,也就是其中有三百多年將宜春縣稱為宜陽縣,同年于宜春縣置袁州,因袁山而名,而袁山又以隱居于此的高士袁京而名。
避諱古今都有。如有一個笑話,說一小孩要吃一饅頭,但身邊沒錢,只好叫他爸爸過來付錢,因他爸爸外號就叫饅頭,故小孩又不好說買什么,只能說,我要吃這個,等他爸爸到身邊,說,吃這個也不知道。這里用這個代饅頭就是避諱。在古代避諱的地方就更多了,主要有四種,避帝王,如秀才改稱茂才,就是避東漢光武帝劉秀。避長官,如只準州官放火,不準百姓點燈,說的就是一州官田登不許百姓說他的名字甚至同音字。避圣賢,比如孔子姓孔名丘,后來姓丘的都不能用這個字,要改成邱。避長輩,如唐代詩人李賀之父名晉,“晉”與“進”同音,故李賀一生不能舉進士。
就是在我們YC市,高安縣開始時候稱建成縣,唐武德五年(公元622年)因避太子李建成諱,改建成縣為高安縣,也就是現在高安市。
當然現在的宜陽新區的宜陽的取名與古宜陽有沒有關聯,只好去問當事人了。
2019.8.4
宜春生活散記·偏寓與歸屬
易中生
YC市現管轄六縣三市一區,面積18680.42平方公里。如果以宜春城區為中心畫圓,那么半徑不到80公里,而在這80公里之內,只有袁州區和萬載縣在內,上高宜豐的部分地方在內,縣城都不在內。其他縣市都遠離宜春城區,最遠的靖安奉新都有200公里左右,其他的都在100公里以上,所以在地里位置上很難輻射到整個區域。而市外的,以前就是宜春管轄的萍鄉和新余都在80公里以內。而另一邊,就是省城南昌,所以這些100公里以上的縣市對南昌更熟悉。記得有一次到宜春城區來公干,一位靖安的同行說,不是這樣的由市里組織的活動,不要說普通百姓,就是有公務的而很少直接與市里關聯的,估計一輩子到市里不過一兩次。我們到省城就是幾十公里,而到市里有兩百多公里,何況這里并沒有什么強項吸引人。
那歷史上是怎樣的情況呢?從隋開皇年間(581)置袁州這個“地級市”開始,盡管州郡府稱呼不同,但一直到清朝,袁州管轄的地方并沒有大的變化,而在現在的YC市地域內同時或先后有多個“地級市”,名稱為袁州瑞州和臨江,也就是現在的宜春高安和樟樹,各朝代名稱和管轄有些許不同,但這些現在的縣市不在一個“地級市”下是事實。
一直到解放,開始現在這YC市區域還分屬南昌分區和袁州分區,后來南昌單獨劃出后,大部分地方才歸屬袁州管轄,在1959年更名宜春專員公署。宜春畢竟很多朝代都是“地級市”所在地,再當時萍鄉和新余都在宜春管轄之內,雖然有點偏,但畢竟有這樣兩個相對大的縣支撐著,所以也沒有什么覺得不妥。后來隨著萍鄉和新余順帶分宜獨立出去,這偏寓一角就更加突顯出來了。這遠離宜春城區的一些縣市對宜春就越來越沒有歸屬感,所以在新余1983年7月劃出后,1983年9月安義也轉屬南昌了。這些年,起碼在民間總有某某縣市要轉屬哪個市的說法,甚至以城市群作依據來說區域的調整,盡管是沒有官方依據,但也說明民間對現在的歸屬有不很認同的看法。
與宜春這樣類似的在我們國家也有,最典型的就是BJ,現在是我們國家的首都,也是偏寓一角,歷史上也有多個朝代為首都,但它不是國之地理中心,也不是做首都時間朝代最多的,但現在成了很多人打破頭要鉆進去的地方,起碼它在政治經濟文化等各方面都有輻射力,特別是現在交通這樣發達,遠近不是問題。由此看來,宜春城區也應該在這些方面發力,至于政治畢竟是比縣高一級的政府所在地,這沒有必要多說,而經濟絕不是在這些縣市中拔頭籌的。至于文化,特別是中學教育,以高考為例,起碼這二十年來,很少有年份強于其他縣市,就這一項就不能為城區加分。
所以我覺得要有輻射力,除政治外,在經濟文化方面拿出真能耐來,做出來給下屬縣市看看。而不是以它們的成績當門面,甚至過多地倚重屬下的縣市,這樣可能這輻射力就會更強。
2019.8.5
宜春生活散記·逛超市
易中生
朋友介紹說,宜春城區有三大超市:國光比一比青龍。在地圖上搜索,有公交直達國光。這次花了四十分鐘從城東到城西再到城中。下車一看,原來就在中山路上。宜春人都知道,中山路是YC市區最繁華的路段,而中山中路更是人頭攢動的地方。記得這一帶街兩邊布滿大小店鋪,賣吃穿用度的幾乎可以說無所不有,還有一個特色是街兩邊有人行走廊,只要到了這路段,就不要擔心曬太陽或淋雨了。有店員站在門口叫賣,還有賣水果的村民挑著不同的水果沿街拖長聲音說,新鮮——便宜——口味好。但我從來沒有買過,總覺得這過路買賣不靠譜。
現在這一下車就發現,這一帶已經屬舊城改造范圍,有的原街邊退后已經或正在蓋時髦的現代化建筑,有的只聽到隆隆的拆除機械在拆除舊房,只有少數的店鋪還在營業。據說宜春老城區改造從2010年就開始了,有規劃有步驟地推進,原住民通過以房換房或發房票搬離了這繁華之地。特別是后來采用發房票的形式,使得舊城改造更順利。先估算舊房的平方價,雙方核定,發給等值的房票,這房票可以在城區幾乎任何在建小區購買新房,還有一定優惠,早些時候,如果自己不買房,還可以在房票中心轉賣給他人,如果有人要,還可以適當溢價,后來停止了。如果沒買房,也沒有轉賣,一年后,可以兌換成現金。所以這些年宜春城區房價浮動比較大,與舊城改造和房票不能說沒有一定關系。
現在這國光超市就是這中山路上還在營業的門店。當然哪里的超市格局都差不多,大超市多可以一站式購物,可進去后發現很多商品并不那么充足,比如我要買一個衛生間的地墊,這里就沒有,導購只好說,舊城改造了,這里人流量現在不大,很多東西銷量小,就沒有去進貨,你可以到比一比看看。
而比一比離國光也就是百十米,可想而知,當時這里的繁華程度,兩個超市都可以同時火,說明它們不只依靠附近的居民,還指望著對四周的輻射。到比一比尋找,有,但只有一種,也與我們想象的不很一致,再走了一公里左右到青龍,這青龍早就聽說還到過多次,有多層營業,品種齊全是沒得說的,邊問變找,最后以沒有告終。看來原因與前面導購說的一樣。只好返回到比一比,將這不是很合意的買下。
中山路這昔日繁華之地可能就要這樣落幕,而將以新的姿態呈現在人們的面前。這三大超市,都在這中山路上,它們興盛過,它們正在經受落寞,也可以說盡管輝煌過,但畢竟是時代的產物,比如現代意義上的超市,應該是吃喝玩樂一齊上,但我們在這三大超市看到的都是大賣場,有吃的,只是零食而已,快餐便當就都沒有,進口的管得不周全,出口的(衛生間)就更不知道到哪里去找了,起碼沒有一個超市有明確的指示牌,我們在比一比咨詢,說要出了門口,往右拐,走百十步。我估摸這衛生間應該是超市的,但似不是超市的,如果一下內急,看來只好停下購物,往外跑了。
舊的不去,新的不來,希望這新的超市以新的面目出現,也希望整個宜春城區在新的規劃下給人現代的耳目一新的感受。我們期待著。
2019.8.6
宜春生活散記·溫湯
易中生
從宜春火車站有直達公交到溫湯,但一定要備零錢3元,手機支付和刷卡在115路車上都不管用。公交路線顯示25公里左右,不到一個小時可以到達。
溫湯本來就是一個普通的鄉鎮,這里離明月山不遠,處在高山與丘陵之中,很難找到平地,就是在鎮所在地,房子與房子之間大多會顯出坡度。實際上就是在中間有小溪的山澗之中。近些年,這里可熱鬧了,至于洋人會不會到這里小住不清楚,但國內不同口音的人可以成幫結隊地見到,如果你與他們搭訕,地方話是行不通,只能是普通話,這本地人要不與外地人同化了,要不這本地人的比例到了微乎其微了。這里有成片的商品房住宅小區,有經營各種雜什的街道店鋪,更多的是高低檔次不等的酒店客棧,而在溪流的沿岸,一溜古香古色的江南仿古建筑,仿佛使人置身于江南水鄉,如果你到過麗江,會覺得可與它有得一比,只能規模略小。這里有潺潺流水,這里有流光溢彩,這里還有溪流圍擋起來的靜靜的水面,在房舍光線映射下,使人仿佛置若仙境一般。
這個鎮最大的特色就是溫泉,這溫泉人們有意使用已經有八百多年的歷史。這幾百年來,人們在這里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使用著這幾乎可以煮熟雞蛋的溫度的水過日子,也沒有感到什么特別,早些年山外的人來到這里,用這水泡腳洗澡,只是感到皮膚滋潤,瘙癢漸消。喝著,口感甘甜。而近些年,當然不是一年兩年,是十年二十年,經科學檢測,說這里面很富有硒這種對人體很有好處的微量元素,還不止這一種,有二十多種。人們有意識地浸泡身體,能防病治病,能延年益壽。這下好了,真是一傳十,十傳百,再廣告一宣傳,這大城市的人就坐不住了,特別是上海人,開出旅游專列到這里來探虛實,結果小區建起來了,一個比一個漂亮,一個比一個大氣,當然房價也不含糊,由鄉村小鎮的幾百元漲到現在的兩萬元左右,這在省城都要上檔次的小區才敢開這個價。溫泉通過自來水公司的深井抽取輸送,可以到各個用水點,當然這些小區的住戶就可以腳不出戶在家里擺上一個浴缸,將68-72度的水與普通水調溫到41度左右,躺在這浴缸里,悠哉游哉,身是一定舒服了,至于心是不是舒服那就因人而異了。
游客到這里,可以下榻酒店賓館,也可以像小區住戶一樣,或缸浴或淋浴,或泡澡或泡腳,白天晚上都可以待在這里,一天一宿也就是兩百元左右,還含早餐呢。如果你到這里小住,可以自帶水桶,從井里打上水來,坐在井邊的涼亭里,雙腳浸泡在水桶中,閉目養神。如果你是來去匆匆,可以走進一民房,坐下來,有人伺候,前面會放上一木桶,提來熱水,放上一個藥包,雙腳放進木桶內,任其浸泡,只要你有時間,期限不成問題。如果你要洗澡游泳,臨時買一張浴票,60元,也任你逍遙。
浸飽泡足后,約上三五朋友,找上某一小店,地道地方菜任由挑選,吃香的喝辣的,盡管告知。最后逛逛古井泉街,愜意在江南山水之中,真不知秦漢,無論魏晉了。
如果你還想回市區,千萬不要晚于晚上十點。否則這里又可以多一個住客,千萬不要說這里想多謀你這一兩百元。
溫湯還在不斷建設之中,在不斷完善之中。有這樣一個世界少有的溫泉,還有明月山助威,會有越來越多的人來享受這大自然給的人間仙境般的生活。
2019.8.7
宜春生活散記·明月山
易中生
前面一次去明月山是在2007年,那時候景區門口還沒有現在這樣大,盡管纜車已經通行,但憑著不老的年紀,與小伙子們從山腳經過云谷瀑布,在陡峭的石階上淋著飛瀑霧雨在林間上行到了纜車中站,本想乘纜車到山頂,但有人提議,何不徒步到底。于是在有老路而正在鋪新路的林間爬行,有時看似沒路了,但左右探看,路又在前面,最后到山頂的時候,當然是腿腳難移而心理妥帖了??吹缴巾斶€有公路不解,也沒有向誰咨詢,于是乘纜車下山,以為明月山的美景就在云谷瀑布一帶。
這次毫不含糊直接乘纜車到山頂,出纜車上站口,一股涼風迎面而來,還沒有回過神來,以為是走進了空調房。極目四望,山色青蔥,下是山形起伏的青黛,云霧在其間升騰而漂浮,上還有盡管可以稱作喬木的各色樹種,但從樹形看,怎么都長不大。就在這一帶,有一開闊的平地,可以說它處在山南山北之間的脊梁,也可以說處在東山西山的山坳。我們又乘15元的景區電動車說三公里的山間彎道無數的小公路到青云棧道的起點。
一到棧道口,就是一個天然的幾乎垂直的石縫型的山洞,這山洞被稱作星月洞,估摸縱深不會少于五十米,當然有人工石階,沒有多大難度。洞底溫度又與進洞時不同,感覺只有十來度,人行走在這山洞之中,總在經受寒風的襲擊。而天公不作美,走到出洞口,又雷雨大作,足有半個小時之久,處在這洞口,慶幸的是沒有淋到雨,而難受的是這很長時間沒有經受的低溫。身體弱者,趕緊添加衣裳,有體力者,在洞中來回疾走或拾級上下。雨停了,山色真的被雨水洗過后,格外青翠,哪里是石頭,哪里是樹木,哪里是人工所為,一目了然,我們行進在這1800米(從起點到終點共3100米,其中有1300米不是棧道)有驚無險的懸空棧道上,時而挽進,時而突顯,時而臺階伺候,時而平路流連,山間風景盡在眼前,如果走在拐彎處,看到對面的棧道,似是貼山云梯,起伏在懸崖絕壁之上,上是不見頂的山尖,下是萬丈深壑,不得不感嘆這棧道的搭建,開始時候,人怎么去,這鋼筋水泥怎么能到達這樣的地方,一旦失手,后果一定心寒。我沒有多想,呈現在我們眼前的就是這樣能行走在上面說笑不止的青云棧道。
至于后面繞過的明月湖,水色天然,一邊平靜的湖面,而另一面是山色灰黛的遠山,一定會想起高峽出平湖的名句??上б蚝嫠坏奶嵘?,四周云杉干枯的不少,但從風景來說,也應該說另一道了。
有人說,風景就在沿途,目的地只是人們設定的一個目標,而明月山并不好這樣說,在走進這星月洞和行進在青云棧道之前,還真不好說風景無限,真正的風景就是在這天然和人工融合之中。當我們走出這景區時,一條至東大門的纜道正在開工修建,到時候可能就不要同一纜道上下了。
記住明月山的風景在山上,沿途有風景,但不及山頂棧道的風景,如果腳力好,滿了六十歲的宜春百姓,只要在售票窗口花兩元保險費就可以登山到山頂,也可以步行到星月洞,進而到青云棧道飽嘗不一樣的風景。
2019.8.8
宜春生活散記·小區
易中生
晚飯后,夕陽下,漫步在油面路上,路兩邊的高樓,別墅似在接受你的檢閱,在展示各自的風采。特別是有的別墅人家,還配以小橋流水,置一古色茶桌,主人圍坐左右,似可曲水流觴,這是別墅人家生活。我們閑步在山湖之間,看遠的山巒,也可看近的坡地,盡管沒有星星點點的茅屋,但人工裝點的風景林看了很是順眼。這是一個休閑性的小區,三五棟別墅組成一小單元,而又都環繞湖水四周。水面不見有什么裝飾,但在月色下,顯得素野,而湖中涼亭在湖水的簇擁下,似漂浮在水面的玉閣,帶著水面涼意的晚風撲面而來,小坐愜意,久坐鼾聲傳出,使你難以決策行止。跳踏路,三孔橋,可以循環行走。
而如果站在高層建筑之上,在晨曦初現的早上,看到的又是另一番景象,近處,這些別墅布點在這湖山之間,黑色的黃紅色的琉璃瓦的房舍鱗次櫛比,好像是臣下在朝議,又像武士在護衛,自己就像是高高在上的皇帝。而實際上就這些別墅主人看這高樓只是嶙峋高個而已。遠處,秀江玉帶逶迤而下,高鐵列車魚貫前行,市區行政中心遙相呼應,各大小區自成體系,又形成一新城整體,體現出新城風貌。
這是晨曦中,夕陽下,華燈初上小區的景致。如果下雨天就沒有這樣的興致了,別墅是單家獨屋天下人都知道,而高層建筑在布局設計上就各地很不一樣,有的多棟按口字形組合在一起,地面層空出,無論什么天氣人們都可以在這無障礙樓面散步嬉戲健身,就是有所隔開,也會用游廊連接,進一門可以不濕鞋不曬太陽游遍小區,而在我們內地幾乎沒有小區有這樣的布局,這樣的設計,不能不說是一憾事。
在飯飽無憂的和平環境之中,覓一休閑住所,每天流連其中,不能不說是一生存之外生活之事,人要生存,在條件容許下,更應該去謀求生活,只要不傷人利己就行。
2019.8.9
宜春生活散記·手機支付
易中生
現在手機支付,不論是東部還是西部,是城市,還是鄉間,幾乎都成了主要的支付方式,特別是中青年估計帶現金出門的沒有幾個,所以有的公交線路強調只收現金,使人無可措手腳,有時還會處在告討無門的狀態。
可就是有一部分人,幾乎與手機支付無緣,就是上了年紀的生存者,如果手里沒有智能手機還有一點情有可原,實際上也是消極地拒絕進步,總認為電話不就是方便與不在身邊的人聯系嗎?其他的功能都是年青人的勾當。有的有智能手機也不使用支付功能,當然有的還有很冠冕的理由,復雜了,學不來。雖然說這是理由,但這并不是艱深的學問,有得一兩個小時甚至一二十分鐘就可以操作自如,當然要有人認真指點,這也應該責怪一些年青人,就是自己的父母也不耐煩指點。三分鐘學不來,就走人,所以出現這樣的情況也就阻礙了這部分人使用手機支付。
當然我覺得最主要的還是認死理,看到實打實的鈔票才是硬道理,我拿出鈔票,你拿出貨物,一手交錢一手交貨,兩訖了,這才是一清二楚,其他的都是浮云。有的還拒絕辦理銀行卡,總擔心這世界通用的銀行卡,某一個人在某一個地方,自己卡里的鈔票被人支取了,所以最好是把錢放在自己床底下,實在沒有辦法,也只是在銀行開一個存折,這存折有一個特點是只能在小范圍內支取,不能網絡及異地支取。他們認為這樣要安全多了。實際上折卡安全問題都可能出現,但都是很小的幾率,我覺得比被盜及不小心丟失的情況少多了,只是因在媒體上討論這樣的事情多,于是在一部分人中就形成了手機支付成了洪水猛獸,離得遠一點更好。
你看在超市收銀區被堵上的就是這些人,本來手腳就不麻利,再加上一元一分去清數,后面的人只好耐心站著干瞪眼。如果急一下,要不不吱聲,要不怒氣對著,要你無聊無奈。
現在很多地方的公交為了支持手機支付,采用打折的辦法鼓勵人們使用手機支付是一個好辦法。早聽人說,公交公司每天要多少人工清點零錢,實在耗時耗錢,如果都能手機支付,幾乎就可以省去這道工序。如果超市這樣常與零錢打交道的行當也采取一些積極措施,也可能可以促使更多的人使用手機支付,這真是多方受益的事情:錢可以不間斷地待在銀行機構,支付方使用方便,還不擔心小偷和假幣,收錢方不用清點數額,這后面排隊的,也可以少花一些時間。就最后一點,這部分人也應該多體諒他們才是啊。
2019.8.10
宜春生活散記·萬達廣場
易中生
萬達廣場可以說聽得多,進去得少,這是因為早前生活在縣城,而萬達廣場在全國的縣一級很少有,后面幾年在深圳,而據我所知,深圳是沒有萬達廣場的。只是有一次去廣州南沙區,朋友說,今天就到萬達廣場去用餐,這是第一次進去,進去后,才知道,它不是以生活小區的形式出現,而是集購物、餐飲、文化、娛樂等多種功能于一體,形成的獨立的大型商業中心。餐飲,超市和影院是標配。
在宜春也有一個萬達廣場,它在距袁州區政府不遠的新城區,這里新樓林立,交通方便,距火車站估摸步行也就是十五分鐘左右,臨近的小區有的已經入伙,有的如火如荼地建設,幾乎可以說是宜春城區建設得最現代化的區域。規劃井然,建筑樣式各有特色,但都體現出時代氣息。而萬達廣場盡管樓層不高,連地下車庫兩層在一起,也就是六層,但因為他的建筑方正,色彩泛白,與周邊的建筑區別大而特別顯眼。再它地理位置特殊,在秀江邊,宜陽大橋頭上,幾乎處在這新建筑圈的中心。我也偶爾進去過幾次,每層都有各類店鋪,各層次各材質各口味的飲食檔口很容易找到自己合口味的。海鮮自助餐風味多樣,生熟燒烤油炸任意挑選,雞尾酒啤酒只要你不推辭,隨時拿取,各種糕點,冰激凌品種繁多,如果什么都想嘗嘗,也只能是蜻蜓點水般淺嘗輒止。否則嘴沒有問題,肚子就不理你了。再喝香的吃辣的,只要多看幾家介紹,找到自己滿意的估計不成問題。如果想便宜一點,又希望干凈衛生,那就到超市去,哪里有快餐,味道也不錯,還可以佐以風味各異的蒸煮燒烤油炸各種食品。再到超市的其他部分,水果果汁鮮奶任意挑選,當然沒有說免費。
娛樂設施大人小孩各有分區,健身電游喂魚注意投幣就可以玩個痛快。影院在最頂層,因近二三十年來電視網絡發展迅猛,就我來說這類似的影院幾乎沒有進去過,所以聽到說某電影票房多少億總覺得不可思議,不可思議可以,但事實就是這樣,你不看,想看的大有人在。
據說這萬達廣場多在中等城市立足,就是因為這樣的城市很有發展空間,并且都不在成熟的中心區,看準有發展前景的地方豎起這商業中心,自然也就帶動新城的興起和擴張,所以在中國很多中等城市都有萬達廣場,據統計有近三百個,且經營狀態良好。
萬達廣場帶來了時尚消費,帶起了新城的擴張,帶動了地方經營理念的更新。至于萬達的頭王健林是不是首富,對我們普通百姓來說作為談資可以,但沒有必要關注,關注的是這便民的商業帝國。
2019.8.11
宜春生活散記·硒公館
易中生
一天上街,一眼瞥到一輛車的車身上有“硒公館”幾個大字,細看還有地址電話等,后知道這是為賣房作廣告,現在用這樣的方式作廣告也是習以為常的事情。問題是這房產的名稱有點特別,以硒命名,本來這硒是一種元素,據查,這種元素廣泛存在于礦物植物之中,只是有多少之分,而我們這個地方在礦物或植物中并不明顯多于臨近的其他地方,只是溫湯這溫泉中富含硒,因此這下才逐漸名傳天下。但據介紹這溫泉只是在溫湯鎮0.8平方公里內才有,而出水量有的說一天有一萬多噸,有的說七千多噸。我還聽說,因溫湯鎮這些年人口猛增,這溫泉有供不應求的承重,還要采取其他辦法來保證當地居民日益增長的需求。再就是用市場手段控制浪費這溫泉,這水價是10元一噸,比普通自來水貴多了。
而這硒公館標示的地址就在城區,而城區并沒有引入這珍稀的富含硒的溫泉,再我去溫湯盡管次數不多,不管是在車上還是在鎮上并沒有看到有大型車在拉這溫泉供城里人使用,倒是看到有人拿著大純凈水桶或油壺到井里打水放在小車的后備箱里,當然也看到有人將這溫泉搬上公交,但這畢竟是杯水難以滿足車薪,而這所說的硒公館的飲用及生活用水哪里來的呢?我只能推測,它這樣的名稱只是為了蹭熱度。
記得當年我們市一種全國聞名的白酒特跑火,于是各鄉鎮甚至村及農戶都釀酒,再由大型酒廠收購包裝成品牌批發到全國各地,也著實賺了一把,可好景不長,有識貨者,一比較,發現很多是假貨劣貨,不久這品牌名聲就一落千丈,連到其他縣市不見經傳的酒的銷量都遠遠超過了它。后來只好壓縮產量,加強質量管理,注重廣告投入,過了若干年之后才算翻過身來,可以說這是錢惹的禍,還是要錢來補這個洞。而代價也不能說不大。
而現在這富含硒的溫泉名聲才鵲起,一旦真假一起上,什么富硒食品,富硒空氣都成了宣傳用語,如果有較真者去檢測,發現并不是這樣回事,連轟三炮,真是躲的地方都沒有,到時候,可能硒這個字都不好意思提起了,到了這樣的境地,還有人出來買單嗎?所以我覺得應該珍惜這稀缺稀有的資源和這好不容易打造出來的名聲。謹慎使用,謹慎宣傳。
2019.8.12
宜春生活散記·土扎粉
易中生
土扎粉又叫土粉,粉。是宜春范圍內可以說有地理標志的土特產,現在最有名氣的是萬載羅城生產的,你不管是在超市還是在市場,要不就是特別標明萬載羅城土扎粉,或者口頭申明從萬載羅城進來的。
這種粉與在超市看到的包裝好的江西米粉不一樣,那屬于機制粉,口感吃味遠不及這土扎粉,這所說的江西米粉,生產歷史不過幾十年,早前是不包裝的,用機器制出后,直接掛上曬竿或繩子上晾干,用蛇皮袋或牛皮紙包扎起來出售。比土扎粉的價錢差遠了,不到土扎粉的一半,對于想吃粉,但又囊中羞澀的人來說,也可以用它來代替,但口味確實遠遠不及。
如果用土扎粉或土粉到網上賣場去搜索,幾乎只能搜索到萬載生產的,實際上我們上高縣也有多個地方生產,而我縣最有名的就是徐家渡秀美生產的,那個時候有人挑上門來換,一般是一斤四兩米,補一角四分錢換一斤土扎粉。也有人挑著濕粉到田間地頭,泡好作料質子,帶上碗筷叫賣。賣的人從水里撈出米粉,放進碗里,舀上半瓢質子,端給你,你用筷子在碗里攪拌幾下,天氣是熱的,米粉是涼的,兩廂適宜,特有味。
據熟悉這土扎粉制作的人說,這種粉最重要一點是米要浸得久,就是浸十天半個月也不算長,要浸得米變色,出臭味。再經過撈起,水磨,搓揉,上筒,擠壓,出粉,水煮,濾出,晾曬等工序,晾曬時手工在曬折上鋪出一板一板的形狀,方便后面綁扎,早前沒有后來的塑料繩,再苧麻也精貴,所以一般用稻草捆扎,到現在,這土扎粉還是用稻草捆扎。
這曬干了的土扎粉可煮可炒,以炒更有味。所以很多時候如果到酒店飯肆去小聚,一開始點的就是來一盤粉,要炒粉先要浸一兩小時,撈出后,濾干,與炒別的菜沒有多大區別,只是要不惜醬油,當然也不是海下。一盤粉上桌,筷子總是緊跟著上,黃松松的,味道香辣,每次總是這盤粉先光。而這米粉透出的特有臭味,總使人回味。
聽一見多識廣的人說,這浸米的水不是普通的水,為什么秀美的粉特好吃,是因為這水來自一條小溝里,而這條小溝水草肥沃,總有牛到這水溝里上下走動吃草。順便將牛屎拉在這水溝里,而下游就用這水浸米,所以就有這獨特的臭味。至于這是真的還是笑話,我也沒有到實地去考察,所以只好姑且聽之,否則生產土扎粉的地方這么多,為什么只有秀美的味道特不一般,而現在又幾乎只有萬載羅城的獨步天下?
因生產有地域性,再主要是人工制作,產量一向不高,而價錢也算高的了,據說這原料米,要求不高,就是碾米廠的碎米只要沒有砂子雜質就可以,我估計這樣的碎米就是一元左右一斤,因為現在大米兩元多一斤就不錯了。而在超市看到,三斤一把,要二十四點八元,也就是八元多一斤,而在外地只能通過網上賣場購買,合算到十元以上一斤,我在網上買過多次,還方便,現在回到宜春了,吃土扎粉也就更方便了,早餐這土扎粉與面條稀飯成了并列的選項。
作為一項地方特產,繼承可以,但要推廣不容易,因為喜歡的也多是地方上的人,市場并不大,有時在網上賣場看評論,總能看到:是家鄉的味,越吃越想家。估摸這是宜春或周邊在外謀生的人。所以現在這生產土扎粉的廠家不是很多,就是秀美這樣有名的地方也很少聽到有土扎粉生產銷售。我就想,只要有市場,不要怎么賺大錢,這傳統性的工藝能傳承還是好,畢竟生活希望多樣化。
2019.8.13
宜春生活散記·再到溫湯,見證打造
易中生
浩財村距離溫湯鎮所在地的溫湯村不到一公里,在溫湯村的上游,這些年也發生了大變化。從住房來說,明顯的分三個層次,第一個層次是土坯房,從成色看,這些房子主要建于改革開放前,多是一兩層,墻體主要是三合土或土磚,現在基本上沒有住人,但有些小作坊在里面,我估摸應該是外地人租在里面作為生產場所。第二個層次是幾乎都粉成白色的兩到三層的樓房,這樣的房子建設一直延續到前些年,現在沒有看到正在建筑的,房子還新,但規劃是可想而知的。第三個層次就是新開發的小區,這些小區緊圍著村莊建筑,比如附近就有一個溫湯一號,已經竣工,正在發售,房子做得漂亮,規劃井然,至于房價多少,沒有進去打聽。
聽當地人說,這個村莊是沒有溫泉的,如果要飲用溫泉只能用水桶到溫泉古井去挑,如果只是一般飲用,一天也就一擔差不多,而洗東西和牲畜用水就在村邊上的小溪中取用?,F在好了,溫泉自來水進村進戶,方便多了。當然他們現在也沒有多少土地耕種,有的已經蓋成了小區,有的已經打造成了景點,這明月千古情景區就在這個村莊的土地上。
這里本來就是一片農田,在這農田上勞作的農民祖祖輩輩就是過著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日子?,F在熱鬧了,由外地引進的宋城演藝公司,看上了這塊地,通過多年的建設打造,現在有規模有模有樣地開放給游客游覽觀看,這里有時尚的大門外景,有古香古色的仿宋市井,有清明上河圖中那樣各類人在這宋城中游逛,很能制造出一種身在宋代的感覺。更有明月千古情這樣的大型歌舞演出,盡管演出時間只有一小時,但可以給你數千年的感受,還可以從節目演出中感受發生在江西這片土地上的可歌可泣的大事,油然而對這片土地生出敬意。
溫湯,這里本來與其他地方一樣,也沒有什么,就是有這個溫泉的由頭,再有明月山相伴,通過人工渲染,赫然成了世人皆知的宜居宜游的小鎮,村里鎮上的百姓正在與大城市的文化人對接,使你分不清這里是農村還是城市,這里有大型超市進駐,有七天酒店這樣的連鎖商家助威,估計當麥基這樣從名字就可以看出冒牌的小店待不了幾天。療養院這樣計劃經濟時代的產物,從外表看,很難適應新的發展,現在只是撐著這牌子還在過著較為悠閑的日子,體制和管理都較為因循,一旦時尚的場所蜂起,可能他們就很難找到位置了。
自然天成當然是我們希望看到的,但正如毛坯房一樣,是房子,但就這樣住進去,總是不爽,于是人們總會花大價錢請人設計請人施工,打造成皇宮一般,或體現出自己的個性,與毛坯房相比,已經天壤之別了。溫湯,這里有自然天成,也有錦上添花,使得人們到這個小鎮一游,不虛此行。
2019.8.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