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收藏,推薦票。)
六月九,黎陽。
經過幾天的休養,楊湛的身體好了不少,傷口已經結疤,雖動一下,胸口仍會隱隱作疼,但已經不影響正常出行。
這就不得不稱贊一下孫醫生,當真是醫術高絕,妙手回春。
這名醫生的名為孫循,在歷史上名聲并不顯,但若是提到他爹,卻是會感覺如雷貫耳,竟然是藥王孫思邈。
而孫循就是孫思邈的第二子。
不過,楊湛在得知這消息時,孫循已經離開了,不知去向。
楊湛扼腕嘆息,后悔自己前幾日怠慢了,若是能夠跟這位搭上關系,以后生病就不用擔心了,甚至還有機會見到妙手圣心的藥王孫思邈。
短暫的嘆惋后,楊湛就依著華秋的建議,去了黎陽治所,此時楊玄感已經率兵朝洛陽進發,留在黎陽的是其胞弟楊萬碩,而楊湛的目的很簡單明確,要官。
楊萬碩年歲不大,又初登高位,卻是不敢胡亂封官,在詢問了新任衛州刺史趙懷義后,封了楊湛一個從九品的通事謁者。
楊湛在問清楚通事謁者是個什么官后,心滿意足的離開了。
通事謁者隸屬于謁者臺,而謁者臺屬于監察機構,所以通事謁者也算得上是一個監察員,楊湛自以為算是后世的欽差大臣,大不了職權小點。
不過,等楊湛想明白通事謁者具體是做什么后,卻怎么也開心不起來。
他被趙懷義誆了,通事謁者就是一個空職,沒有任何實權,雖然名義上屬于監察機構,但根本就沒有糾劾非法、彈劾官員的職權,甚至整個謁者臺都是一個空架子。
謁者臺的主要職責,竟然是‘受詔勞問,出使慰撫,持節察授,及受冤枉而申奏之,駕出,對御史引駕。’直白點就是給御史大夫跑腿的,還有就是受詔去地方了解風土人情,糾正冤假錯案。
若是在其他時期,這通事謁者還有點職權,但在這時,卻是沒有任何用處,楊玄感已經舉兵謀反,他現在只占據了汲郡(衛州)、東光縣(黎州)、河內郡(懷州)這兩郡一縣,那里需要他去了解風土人情?
至于糾正冤假錯案,更是無從談起。
馬上兵荒馬亂了,眾人逃難都來不及,誰還會傻乎乎的跑官府伸冤?
即便真有,他也不敢管,這里是黎陽,楊玄感的大本營,敢在這里惹事的,若說沒有一點背景,他才不信。
言而總之,他走這一趟,就多了一個通事謁者的空頭銜,其他的一點沒變,不過若真算起來,倒真有個好處,他可以自由前往這兩郡一縣,不過他自認沒啥用。
待楊湛回到邸店時,華秋已經將行李收拾完畢,這幾日,兩人被安排在邸店養傷,但兩人都心氣頗高,自然不愿久居在此處,身體恢復后,當即決定搬出邸店,另找住處。
“他們給你安排了什么官?”見楊湛回來,華秋不由好奇的問道。
楊湛臉色漲紅,卻是羞于言齒。
原本按照華秋的建議,他這一次要官,應該是要具有實權的官,只有這樣,他才能通過靠做一些事情,進入到楊玄感的視線,然后慢慢獲得信任,但這一次,他要回來的官,卻是與計劃相差甚遠。
華秋心中一沉,再次問道:“難道,他們連一官半職都不愿給你?你再怎么說也是弘農楊氏的人,他們不至于這般短視吧?”
楊湛的臉更紅了,半羞半惱。
他不知道該如何開口,要怪就怪他只是一個半吊子穿越者,根本就不知道隋朝的官職,結果被趙懷義等人三言兩語給騙過去了。
“他們欺人太甚!”憋了半天,楊湛憋出了這句話。
華秋的心咯噔一下,若是楊湛連一官半職的都沒要到,他們想接近楊玄感就太難了,這已經算不上是出師未捷,這是直接被扼殺在萌芽階段。
“當真沒有?”華秋有點難以接受。
這時,楊湛才搖了搖頭,說道:“這倒不是,不過這官職有跟沒有一樣,只是一個吃空餉的小官。”
楊湛的聲音越來越小,底氣也越來越弱。
“具體是什么官職?”
“從九品的通事謁者。”
楊湛的話剛落,屋子瞬間安靜了。
華秋雙眼緊緊的盯著楊湛,頗有恨鐵不成鋼的氣急敗壞,楊湛低埋著頭,自知理虧,不敢多說一句話。
良久,華秋扶額,長長的嘆了口氣。
若華秋來自后世,一定會忍不住說出那句經典名言:“我太難了!”
攤上楊湛這個成事不足敗事有余的人,他真的感到智力有窮盡,關鍵楊湛還時不時喜歡給他加難度,他有時真的感到心有余而力不足。
“現在怎么辦?要不我再走一趟,讓他們給我換一個?”楊湛試探的問道,他認識華秋這么久,還是第一次見華秋黑臉,一時心中有些忐忑。
華秋沉默不語。
作為一名謀士,他有自己的倔強,他絕不容許自己半途而廢,即便再難,他也要迎難而上,何況他早已給自己找好了后路。
不到萬不得已,他不想認輸。
華秋閉目深思,扶額的手掌早已青筋布滿,他的腦海中不斷閃過通事謁者的職能,然后不斷思考可行的操作。
一條接著一條被否定。
他的呼吸漸漸變得急促,額頭上也漸漸溢出了白毛汗,而一旁的楊湛早早的就屏住了呼吸,不敢發出一點聲音。
良久。
華秋睜開眼,雙目中已然布滿了血絲,但同時那通紅的雙眸里更是多了一抹桀驁的狂意。
“還有其他的辦法。”他沙啞的道。
呼!
一旁,楊湛長長的吸了口氣,他已經憋氣到極限了,若是華秋再不開口,恐怕他就要被自己憋死了。
望著楊湛這莫名的騷操作,華秋露出毫不掩飾的嫌棄,隨即嘴角露出一抹輕笑,說道:“通事謁者的確很難做出事情,但這個官職本身卻有一個極大的便利,若利用好了這個便利,足以讓你一步登天。”
“什么便利?”楊湛追問道。
“自由出入兩郡一縣。”華秋淡淡道。
“嗯?”楊湛不解。
華秋輕笑一聲,恢復了往昔的淡定從容,他平靜的道:“通事謁者本身的職能對你的確沒用,但自由出入這一條對你卻大有裨益,你可以通過這一條,去到其他郡縣,找到那告密人!”
“然后殺了他!!!”

正經日記
這一章找的資料有點多,寫完有些累,今天可能就兩更了,明天會恢復三更,至于孫思邈的年齡我選擇的是公元541年出生,這也是很多資料都認可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