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蘭慌忙應戰,卻被魏延以刀背拍于馬下。
“把賊將給捆了!”把吳蘭拍下馬后,魏延大喝一聲,令人把吳蘭五花大綁。
眾守軍見吳蘭被擒降的降,逃的逃。如此一來,漢中軍輕而易舉的拿下了沮縣。準確的說,是拿下了武都。
在吳蘭面如死灰的表情下,他被帶進了沮縣城中的衙門里。
吳蘭抬頭,只見高堂上坐著一身高八尺、相貌英俊的年輕文士。此人一身皂袍,手里拿著一把羽扇,一雙明亮的雙眼盡顯睿智。
文士的身邊,一文士與魏延正畢恭畢敬的站在那里。
“聽聞諸葛亮是個乳臭未干的孩子,莫非就是你?”吳蘭開口質問。
“大膽!”魏延大喝一聲,嚇得吳蘭不敢言語。
“然也,在下正是諸葛亮?!敝T葛亮卻不以為意的搖了搖羽扇,走下臺來親自解開了吳蘭身上的繩子,并賜酒壓驚。
“降否?”諸葛亮問吳蘭。
吳蘭不語,諸葛亮卻讓魏延引出一身材矮小、相貌一般的文士出來。這文士吳蘭認識,正是前往雍州求援的張松。
“張別駕怎會在此?”看到張松,吳蘭大喜。
張松拿出劉焉的文書遞給吳蘭,一臉無奈道:“蜀王準備向董賊臣服了?!?p> “這……”吳蘭接過文書不知如何言語。他哪里知道,張松一個月前就向劉備投誠了。
“將軍現在愿降否?”諸葛亮又問吳蘭。
“吳蘭愿降!”吳蘭嘆了口氣,低下頭道。
諸葛亮大喜,令馬謖清點降兵人數,足有兩萬之眾。愿意繼續從軍的,諸葛亮把他們留在身邊,想回家的,諸葛亮也把他們放了回去。
一時間沮縣歡聲震天,皆頌諸葛亮之恩。
諸葛亮又令馬謖清點愿意從軍的,足有數千之眾,他把這些兵馬分散到各部以免途中生變。
此時漢中兵馬士氣旺盛,諸葛亮趁此機會揮兵南下,直取梓潼郡。
大軍趕至白水,終于與李嚴的兵馬相遇。李嚴一路收留武都敗卒,兵力從三萬擴充到了四萬。
李嚴依照劉焉的指令,在白水關閉門不出。
諸葛亮依然不急,派魏延、王平分別引兵罵戰。由于同是漢室宗親不好罵劉焉,就把李嚴的祖宗十八代罵了個遍。
益州眾將氣憤不過,非要出城與漢中軍廝殺,被李嚴硬攔攔住。
忽一日,漢中軍旌旗混亂,丟了許多輜重,慌慌忙忙的撤軍了。
“漢中軍撤軍了,漢中軍撤軍了!”有諸葛亮派在敗軍中的細作四處大喊。
“此必是梁王襲擊漢中所致!”李嚴大喜,下令全軍出關追擊。
……
看著益州兵從白水魚貫而出,在白水關外高處彈琴的諸葛亮笑道:“魚兒上鉤了?!?p> 待白水的益州兵追了十幾里后突然一聲炮響,左有魏延、右有王平分兩路殺來,益州兵大敗。
李嚴在部將的拼死保護下殺出重圍,往白水逃竄而來。
然而李嚴剛到白水關下,白水關上的旗幟突然煥然一新。
李嚴還未反應過來,關上已經架起了上千張弩對準了他們。
李嚴大驚,正要撤退,關上卻傳來諸葛亮的聲音。
只聽諸葛亮說道:“不想被本軍師的元戎弩射成刺猬就趕緊投降!”
諸葛亮說完沒幾個呼吸,李嚴身后魏延、王平又引兵追至。李嚴大驚,急忙下馬投降,雷銅、吳班見李嚴投降也跟著投降了。
三名主將投降后,剩下的益州兵紛紛投降。
諸葛亮如之前那般收攏降卒,兵馬一下擴充到了五萬。
“此非常人所能抗衡也!”李嚴見諸葛亮治軍有方,軍紀嚴明又兵強馬壯,不由得發出感慨。
隨后,李嚴請命為先鋒,所到之處,皆召喚他們開城投降。
諸葛亮知道李嚴在蜀中頗有威望,欣然允之。
李嚴大喜,東奔西走,四處勸降。
有猶豫不決不肯開城門投降的,李嚴直接勸道:“本將尚且投降了,你們還想什么呢!”
城內守將轉念一想覺得有道理,便開門投降。
在李嚴的勸說下,不出一個月,整個梓潼郡都被諸葛亮收入囊中。
一時間,諸葛亮兵鋒大盛,陰平郡郡守龐樂、汶山郡郡守李異紛紛響應諸葛亮,反叛劉焉歸降劉備。
看著各處傳來的捷報,諸葛亮喜笑顏開,對張松說道:“現在劉焉肯定慌了神,子喬是時候回去給他吃顆定心丸了。”
說到這里,諸葛亮看了一眼馬謖,繼續說道:“哦,對了,幼常你跟子喬一起去,該怎么說你自己清楚。”
張松領命,收拾一番往成都趕去。
諸葛亮安民完畢,在李嚴的協助下很快又拿下了綿竹,直到到了雒縣,諸葛亮才受到阻撓,當然這都是后話。
這一路走來,不斷有人前來投奔,還有鄉紳富豪引百姓為諸葛亮、魏延等人接風洗塵、犒勞兵馬。
當諸葛亮兵臨雒縣時,除去守軍,諸葛亮的兵馬已經達到六萬之眾。
面對雒縣的閉門不出,諸葛亮還是那般淡定,只等著在這里與劉備會師。
……
李嚴、雷銅、吳班、吳蘭等人投降劉備、諸葛亮一路大捷并且很快就要打到成都的消息傳至成都,益州群臣惶恐,劉焉連夜命人把李嚴、雷銅、吳班等家眷打入大牢,召集群臣起來議事。
面對來勢洶洶的諸葛亮,益州群臣已被嚇得六神無主,哪還說得出話來。
見眾人都不肯言語,劉焉大怒道:“孤諾大的益州,連個敢抗衡諸葛亮的人都沒嗎?”
“啟稟大王,小臣愿領一支兵馬前去抗衡諸葛亮!”突然,臺下有一人站出來請命。
劉焉視之,發現此人是前不久來投奔的田虎,平日里總是一副痞里痞氣的模樣,還專門結交惡霸、地痞流氓之類的混混,讓劉焉很不喜歡。
要不是看他有些勇力,身邊又有幾個可以匹敵張益的猛將,劉焉早就趕他走了。
事到如今,劉焉也只能死馬當活馬醫了。他令吳懿為主將,張翼、張嶷、田虎為副將,引黃權調來不久的五萬兵馬前去抵擋諸葛亮。
同時,沒等來張松的劉焉心中依然很是慌亂,又問群臣:“張永年這一去遲遲沒有動靜,爾等誰愿再次出使雍州?”
言未畢,臺下又有一人冒出來請命:“臣愿往!”
劉焉視之,乃是軍議校尉法正,字孝直,頓時大喜道:“此事非孝直不能做也!”
于是劉焉修書一封,命法正星夜前往雍州求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