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 尋找機會
看清來人模樣后,姬銘頓時松了口氣。
正是呂布突圍而出,此刻追了上來,他拱手道:
“主公,呂布幸不辱命。”
姬銘感慨的點了點頭,說道:“幸好有奉先在此,否則我等皆陷于敵陣之中無法突圍。”
“不過如今我等尚在齊國境內,不能耽擱時間,還是抓緊時間趕路。只要回到邊境,尋得秦國大軍,就能松口氣了。”姬銘朗聲說道。
呂布、羅成皆拱手稱是。
……
齊都臨淄。
安樂侯姜鈺同戰神李凌一同入宮面圣。
此事的發展著實出乎他們的預料,那山谷之中并無隱藏的幕后黑手。而姬銘三人,則是成功突圍他們設置的伏兵,不知去向。
雖然和氏璧是被成功的拿了回來,但這計劃無疑是失敗了。作為主要實施者的姜鈺,必然要為此負責,否則難以服眾。
在大殿之中,齊皇端詳著手中的玉璧,眼眸低垂,淡然說道:“這確實是當初楚國失落的那塊和氏璧,單以其材質而言,已然稱得上天下異寶了。”
此處僅有姜鈺和李凌侍立,他們微低著頭,沉默不語。自己方才出了差池,讓秦國質子離去,哪里還有臉面說其他事情?
殿中氣氛有些尷尬,良久之后,齊皇才語氣淡漠的說道:“這究竟是怎么回事,朕手下最得力的二人,竟然讓區區一個秦國質子走脫了。”
姜鈺正色說道:“啟稟陛下,那秦國質子身邊,有兩位護衛,實力非比尋常。臣無能,敗于一人手中,其自稱為呂布。”
聽見這話,齊皇眉頭微挑,凝聲說道:“呂布?這是誰家的高手,既然有如此實力,就不可能是藉藉無名之輩,怎么朕不曾聽說過此人?”
姜鈺吐出一口濁氣,說道:“臣亦不知此人由來,或許是三國以外的第四者,意圖攪亂局勢。而這呂布,正是他們隱藏的底牌。”
齊皇露出若有所思的神色,沉吟細想之后,頷首說道:“鈺兒你說得有理,但如今吾等尚不知其根底,還是莫要打草驚蛇了。”
言盡于此,齊皇將目光轉向李凌,沉聲問道:“愛卿既然帶兵前往查探,是否發現了蹤跡,難道說這些人辦事如此滴水不漏嗎?”
李凌搖了搖頭,鄭重說道:“啟稟陛下,微臣確實沒有發現什么異常。在山谷之中,除了秦國質子三人留下的痕跡,并沒有其他人存在。”
這可真是件煩心事,齊皇也有些頭疼,他擺了擺手說道:“罷了,此事到此為止,如今大勢已動,朕想要知道你們欲要如何處置?”
這算是李凌分內之事,他拱手答道:“邊界局勢已然穩定,但我大齊若想更進一步,便當此刻出兵,不能再耽擱時間了。”
“出兵確實刻不容緩。”齊皇輕輕點頭,說道:“那就傳朕命令,明日點將祭旗,大軍出征邊界,迎戰秦國外敵。”
齊國兵馬早就聚集在臨淄周邊,可以算是‘萬事俱備,只欠東風’了。否則齊皇也不會貿然下達命令,使得匆忙動身。
而且在這段話中,齊皇刻意點明了一個詞語,所謂的點將祭旗,祭旗才是重點。而用于祭旗的,自然就是已經逃出臨淄的‘姬銘’了。
雖然齊皇沒有直說,但李凌和姜鈺都心知肚明。如果他們連這件事都沒有辦妥,恐怕接下來的處罰就沒有這么簡單了。
此番走脫了姬銘,可齊皇也沒有過多計較的意思。一來和氏璧已經在他手中,二來如今正是用兵之際,沒有必要因此降罪兩名親信。
說完這些,齊皇目光在殿中掃過,平靜說道:“鈺兒你隱藏多年,雖有不世之才,卻未能揚名于天下。如今對秦國用兵,正是一個極好的機會。”
“除了李愛卿為主帥,統領大軍正面進逼秦境外,朕亦欲派你率領暗龍衛,從側翼攻入秦國疆域,兩翼俱進。”齊皇朗聲道。
這是齊皇的安排,姜鈺當然沒有問題,他拱手應聲道:
“臣遵命!”
安排妥當之后,齊皇便揮了揮手,說道:
“明日出征便以此而行,你們先退下吧。”
李凌、姜鈺領命離去。
至于齊皇,他正意興滿滿的觀賞著和氏璧。
對于這位天子而言,吸引他的并非玉璧本身,而是因為神算周不易留下的讖言。
荊璧已經出現,誰才是未來的天下之主呢?
……
在姬銘二人同呂布匯合后,他耳邊就響起提示。
“恭喜宿主完成任務:殺出重圍。”
“獲得獎勵:九天龍魂貫*1。”
“當前已存入物品欄。”
系統的表達還算簡單明了,姬銘不禁面露喜色。
找了個呂布二人沒有注意的時間,姬銘將九天龍魂貫取了出來。
這是一柄類似于長矛的玩意,卻顯得更加鋒利和精致。只是目光所及,都能察覺到槍鋒上凜冽的寒意,實在不凡。
雖然九天龍魂貫看起來花里胡哨,可美觀并沒有影響它的實際威力。可以很肯定的說,這兵器外表和內在并俱,且互不影響。
姬銘把九天龍魂貫拿在手中揮舞了一番,雖說他現在的實力依舊弱雞得很,卻有種睥睨天下群雄的感覺,叫人舒爽無比。
一柄好的兵器,必然會對將領的實力有著極大的提升,九天龍魂貫就是這樣的存在。
總結之后,姬銘得出了答案:這波不虧。
雖然姬銘三人成功脫離臨淄,可是齊國追兵還在身后,此刻還不到休息之時。是以他們徹夜趕路,往兩國邊境而去。
為了避開齊軍追擊,姬銘選擇沿小路而行,雖然路程彎繞了些,卻更加安穩。說不定還能在暗地里圖謀,搞出點大陣仗來。
姬銘怎愿就此歸去呢?
在他看來,自己無非就是一枚棄子,哪怕安全回到咸陽,也沒有什么用處。到時候依舊是受到冷遇,此生平庸至死。
若是姬銘生于太平年間,倒也沒有什么問題。可此刻天下紛爭,自己又系統加身,只當一條咸魚,恐怕老天也是不允許吧?
世人可以不把姬銘當一回事,但他總得為自己做點什么。
現在便是一個極好的機會,若是運用恰當,未必不能改變局勢,成為他重歸秦國的籌碼。
但不等姬銘抵達目的地,滿山匪寇就圍了過來,虎視眈眈的看著他們。
事發突兀,氣氛顯得有些尷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