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情小说吧_好看的小说免费阅读_红袖添香 - 阅文集团旗下网站

首頁 歷史

發奮在大明

第十六章 進獻虎骨

發奮在大明 紹俠 2029 2019-09-11 01:48:14

  陸文龍心潮澎湃,卻還是懷中收斂靜氣,每日習武之余,都會勤習舉業書籍。

  在德化城廂,有一所社學,那里的社師叫田桓,是個通曉文義,嘉言懿行的老秀才。田桓早年考中秀才后,也曾趕過功名,但念家里老母年邁,就呆在家鄉做些小買賣,后來就到城廂的社學做了社師。

  陸文龍已經超過了社學的年紀,方云山就請了田秀才到家里來傳授功課。

  田桓年方五旬,比方云山略少幾歲。別看他區區一個山鄉窮秀才,確是飽讀詩書,胸有真才實學。田桓為人闊達,好交游,在德化城內,算是個門路廣的人物。

  這晚,田秀才又來到陸文龍的家。幾乎每晚,田秀才都會來陪陸文龍夜讀大約兩個時辰,那時夜已經深更,田秀才就留宿家中,到次日再趕去社學授課。

  田秀才跟陸文龍道:“剛才來時的路上,又遇上了擊鐸勸諭。”

  陸文龍知道,那時太祖皇帝勸諭子民,每個鄉村,都會置辦一口木鐸,讓一老者在黃昏之時,在路旁邊敲邊喊口號:“孝順父母,尊敬長上;和睦鄉里,教訓子孫;各安生理,勿做非為。”

  之前在泉州城內時,五更天的時候,會聽到城樓上吹起的畫角,還有那悲切高亢的嘶喊:“為君難,為臣又難,難也難;創業難,守成又難,難也難;保家難,保身又難,難又難。”這是明王朝的開國皇帝在給他的后世子孫鋪展基業。如今,永樂盛世正在開啟,施展身手的時勢來了。

  “文龍,自古武可安邦,文能定國,本朝文章取士,你要勤習課業,將來才會有一番好作為。”田秀才愛才如子,這是他的諄諄之言。

  “多謝先生指點。”文龍回答道。

  “文章總以理法為主,行文既不可帶注疏氣,尤不可帶詞賦氣……”田桓繼續跟陸文龍講解文理。

  ……

  在近半個月的相處,師生二人已經秉性相知,互相傾談。兩人談到獵虎一事,更是談笑風生。

  “文龍,你得了兩次賞銀,可有跟知縣大人道謝過?”田桓好像想起了什么。

  “第一回劉主簿送來賞銀,我本想送些虎骨給知縣大人,但哪能讓主簿空手回去,也就縮了回來了。”文龍講起那次賞銀的事。

  “哦,那也是,現在的應知縣,知德化以來,體恤愛民,重修文廟,是個暢學重教的父母官,我跟應大人倒有幾分交情,我可以帶你一同去稟見,你也可了卻一番心意……”田桓略一思索,繼續道。

  “那好,這回有先生引薦,我正好謝謝應大人。”陸文龍很高興能有機會結識家鄉的父母官。

  田桓說的應知縣就是應履平,在德化做過一任知縣后,升吏部稽勛司郎中。應履平后來受到成祖朱棣的獎諭,追隨朱棣到了北京,可是天子身邊的扈從。

  “岳父大人已經把虎骨制成上等藥材,我就帶些虎骨進呈給應大人!”陸文龍謙恭道。

  “也好!聽說應大人不久即將離任,我們盡早進城去拜見,也算留下一面之緣。”田桓捋了捋胡須道。

  兩天后,陸文龍跟方云山說了原由,就從家里的瓷罐里取出二十斤上好虎骨。虎骨已經炮制成藥材,存放在瓷罐里,罐內還有石灰和花椒,是用來防蟲防潮的。虎骨自古備受推崇,古人深信有奇效之功。

  師生二人坐一輛馬車來到縣衙,看守的衙役認得田桓,就進去內院稟報。很快,看守出來了,讓二人進了大門。

  陸文龍跟在田桓身后,手里提著一包虎骨,一路左顧右盼。陸文龍尋思著,這就是大明朝的縣衙,這就是吃皇糧的官府,古來有多少士子,為官的第一步就是這七品知縣。

  進到內院,田桓見應履平已經坐在廳堂啐茶。

  “小生帶學生陸文龍拜見老爺!”田桓來到應履平跟前,沒有下跪,行了拱手禮。

  “布衣陸文龍叩見知縣老爺!”陸文龍下跪拜見應履平,他是一介布衣,不像他的先生是個秀才,見了知縣不用下跪,還有座位坐。

  “免禮免禮!”應履平笑著看著這位相貌英俊的后生。

  “多謝老爺!”陸文龍起身站了起來,他抬眼望了望應履平,只見此人可以說是其貌不揚,要不是官服在身,要是平日在街頭巷尾,和挑夫走卒也顯不出什么出眾來。陸文龍不敢多想,站在一旁聽兩人坐著品茶話舊。

  田桓跟應履平介紹陸文龍。

  “老爺,這是在下的學生陸文龍,不久前山前村捕獵的兩只大蟲,就是這個后生所為。”田桓介紹道。

  “哦,后生為民除害,神勇可嘉,本縣甚感欣慰!”應履平扭頭注目,露出欣喜的神色。

  “知縣老爺過獎了,是山民鼎力相助,小民才僥幸獵得二虎。”陸文龍繼續說道,“文龍承蒙老爺賞銀,深感受之有愧。”

  “為民出力,理當受賞。”應履平笑著看著這個年輕人。

  “老爺,小民家里原是醫館人家,老丈人把虎骨炮制成藥,今天我帶了一些過來進呈老爺,就是心中忐忑,不知老爺會否嫌棄。”

  “虎骨,如此珍貴之物,本縣無功不可受納……”應履平委婉地客氣道。

  其間,田桓還跟應履平稟報了陸文龍勤習課業的品行,應履平更加欣賞。應履平推舉師生二人到建寧府建陽縣去尋訪游學。

  “自宋以來,建陽乃朱子理學之邦,書業獨步江南,匯聚天下經典……”應履平侃侃而談。

  早在福州時,陸文龍就聽說過建陽的書坊,就知道那里有個考亭書院。陸文龍曾經試想過,要是能逆江而上,就能到達建陽,到那走訪一番朱子遺跡,也是一番美事。

  二人拜別了應履平,一起回了山前村的老屋。

  送出了虎骨,也算了卻了陸文龍的一份心意。陸文龍哪能預料到,這份禮物,讓他結識了這個即將離任的七品知縣,在他的未來生涯里,有著怎樣的分量。

  建陽,是不是要去走一趟。

按 “鍵盤左鍵←” 返回上一章  按 “鍵盤右鍵→” 進入下一章  按 “空格鍵” 向下滾動
目錄
目錄
設置
設置
書架
加入書架
書頁
返回書頁
指南
主站蜘蛛池模板: 常山县| 宁武县| 白河县| 汤阴县| 山阳县| 调兵山市| 门源| 梓潼县| 凭祥市| 宁河县| 社旗县| 昭通市| 社会| 汝南县| 抚宁县| 梨树县| 巴东县| 越西县| 文安县| 鄂州市| 平阴县| 玉山县| 吉安市| 富锦市| 孝义市| 高雄县| 二手房| 潮安县| 竹溪县| 大城县| 独山县| 龙南县| 肃宁县| 鹤峰县| 仙桃市| 彰化市| 岳池县| 遂昌县| 乌兰县| 宁国市| 保定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