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境御龍十二年
海京城外雪竇寺,夜半兵臨見客船。
南帝駕崩之日起,帝國的明爭暗斗愈演愈烈,太尉太傅派為保少帝登基,策劃轉移政治焦點,少帝派大臣群諫宣政殿,請皇后頒懿旨,指控海母教掌教,煉丹投毒、欺害帝君,海母教,妖言惑眾、霍亂社稷,危害國家。請皇后詔大將軍火回朝以正君側,令刑部立案審查,以少帝之名頒御龍令,命南境九省百余城地方官吏,鄉勇義軍,平民百姓,圍剿海母教徒,擒拿掌教者,百姓論功行賞,官吏加官晉爵,凡有包庇者一族同罪。
大將軍單騎回朝,在坤寧宮前的假山石上,脫下頭盔,刻下四字,“忠義無二”,隨后拿著頭盔就走到殿內,一路上他在官驛換馬時,他在入成出城的通關時,多少官民告訴他這是朝廷要借此機會向他釋兵權,他奔走千里從中正都護府趕到帝宮,三天只睡了一覺,堅持他的唯有信念,他是皇帝義弟,他是皇子的義舅,他是帝國的將軍。
他的嘴唇發干,他的頭發凌亂,但是他的鎧甲蒙塵卻很整齊,他還是三天前他從都護府出來的樣子,也是十年前,他受命鎮守中軍的模樣。
十年未曾還朝了。
戎馬一生,那長驅直入秦陽宮,雄姿英發的白袍小將,歷經血肉白骨,筑成沉毅藏鋒的鎮國將軍,戰爭身上留下的刀疤,經過歲月的洗禮成為一道道貼合發膚的紋身。
皇后在殿內見此狀,掩眉而泣,“楊哥,哀家見到你的面時,已經知道是自己多慮了。”
“臣參見皇后娘娘,陛下走后,臣領兵在外,您負重操勞,有人勸諫也是應該,臣不怪娘娘。”大將軍,蹲下給皇后行了一個大禮,盔甲落地時擲地有聲。
“鵬舉,楊大將軍請起,你是帝君的生死兄弟,哀家不該疑你”皇后連忙起身去扶,看著風塵滿面的楊將軍,這位統領六宮的皇后,頓時也濕了眼眶。
“娘娘,還是一點沒變,臣在邊塞十年,早已忘卻京城模樣。”大將軍看著眼前的淚人兒的樣子,滿目的沉肅之氣,禁也有些動容,但又轉瞬而逝。“但楊鵬舉知道,這條命是陛下救的,這輩子就是陛下的。”
他明白,皇后面對南帝早逝,少帝年幼,權臣病重,將帥在野,外境虎視、朝綱紊亂的現狀,正在承受怎樣的壓力。
坐席間,他的思緒回到開國元年,率兵邁入秦陽城的那一天,當時也有謀士和他說,“將軍、一將功成萬骨枯,敵國滅,功臣亡”的危言,他都不與理會,在和南帝打入秦陽城時,前朝的御林護衛拼死抵抗,軍師命他率一路輕騎直取秦陽宮,他率領先鋒隊殺入宮內,不料宮內暗藏重甲軍,敵眾我寡騎兵被圍困之際,是南帝見他久久不點火為號,心急如焚便來營救他,南帝率獅星騎直接對沖敵人的長矛盾陣,南帝與身后的重騎兵,駕馭千百匹戰馬,躍入敵陣殺紅了眼。
“保護將軍,等王來救我們。”那時楊鵬舉被戰士門圍緊,護在中心,每一刻他都能聽見,身邊刀鋒穿過戰士們,發出的慘叫聲。
隔著慘叫聲,他們聽到了南帝在喊:“鵬舉,楊鵬舉,在哪兒啊,隨我殺。”
“找楊將軍,殺啊,殺啊,殺啊。”騎兵的嘶吼與馬鳴,響徹云霄。
“獅星騎,隨我沖。”他騎著黑馬跳入亂兵之中,身后的騎兵們緊隨而上,中陽宮前的護衛軍陣型,經不住來回的沖擊,直至潰散。
“鵬舉哥,你還在想中陽宮一役吧,你今天戴的頭盔是帝君找到你時,摘下來給你的。”皇后給他沏茶,邀他坐下。
“眾將死戰,浴血沙場,南帝當年只為救我,身處險境。臣畢生忠于陛下,永無二心。”楊鵬舉舉著杯熱茶,一口喝下。
率兵后至的北境之主見狀,整軍于在中陽宮外,觀著中陽宮內連天的戰吼與嘶喊,謀士蔡慶建議北帝:“螳螂捕蟬,黃雀在后,王可趁鷸蚌相爭,坐收漁利。”
“軍師,此刻能滅一個南王,滅不掉一族楚人,楚雖三戶,必成霸業,何況南帝雖在宮內血戰,張子坊卻率大軍在宮外等候,人家在車前擺扇,我們率軍入城,也有被對方里應外合的風險,這戰愿賭服輸,我與他二分天下,給他們選又何妨。”北帝思索后,對著軍師說道。
嘶喊聲足足聽了三個時辰,太陽落山時,南帝騎馬出城門,左手拎著一顆前朝皇帝的頭顱,身后馱著已經虛脫無力的楊將軍。
南帝麾下的獅星騎一戰成名,他看見北帝的軍馬,不好意思的下馬走去,北帝也見狀下馬。
南帝放下手中的頭顱,也不顧去擦手上的血跡,邁步向前,看著北帝說:“今朝,你我二人賭約生效,兄以北為尊,弟統領南方,以我手中前朝之血為證,南北兩國歃血為盟,二十年內,百姓安居,互不侵擾,如有背棄,天下共誅。”
“好,南北為界,二十年內,互不侵擾,我在北境開疆辟土,二十年后,我們再來一較高下。”
楊鵬舉在馬背上緩緩睜眼,回過神來,看著眼前的主公與勁敵歃血為盟的場面,來不及,想到這是勝利的場面,也來不及長吁短嘆,他翻身下馬,牽著戰馬走到南帝身邊,說了一聲,“主公,請上馬。”
南帝舉起了北帝的手,兩個陣營的將士,一時間控制不住激烈的情緒,南帝喊道:“南北交好,和平共處。”
“南北交好,和平共處。”
“南北交好,和平共處。”
“南北交好,和平共處。”
戰吼聲震天動地,將士門連年征戰的心終于放下了,第二日,在中陽城內,兩位帝王在千軍萬馬前,共同登基,舉世歡騰,南北帝國的將士在中陽城醉飲了三天三夜,在第四日,北帝召集軍隊,率軍北上,攻城略地,開疆辟土。
南境的情況要好的多,不少的的州縣令聞訊,大開城門,迎接王師,定都海京后,封賞晉爵,楊將軍被封鎮國大將軍,率獅星騎鎮守中原,此后他十年未還朝,在中正都護府的基礎上,向朝廷請奏設新立安西、安南兩大都護府,面對突厥與蠻夷,寫下“壯志饑餐胡虜肉,笑談渴飲突厥血”的軍歌,令塞外各族聞風喪膽,過去的南境歷來羸弱,商隊不敢出城關,百姓牧牛羊也不敢去塞外。
楊家人的堂前供著一卷御龍令,這是南帝登基后下的第一道御龍令,便是授予楊鵬舉鎮國大將軍之職,讓這位南境開國的鎮國大將軍立下軍令狀,用一次一次的仗打出帝國的威嚴,徹底改變南境邊境的現在,楊鵬舉親率刀鋒鐵騎,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沖到突厥營帳,燒殺擄掠,一刀一劍的砍出帝國的軍威,在獅星騎的鐵蹄之下,硬生生給帝國踏出三四個附屬國,這些突厥人連年進貢,看到楊將軍的旗幟,獅星騎的騎兵,便聞風喪膽,棄營而逃,南境中原軍魂之名就此而來。
戰后,南北兩帝的中陽之盟,就此立下,打開了長達十年百姓安居,貿易發展、男耕女織、律法分明的盛世,但誰能料想到十二年后的風云變幻。
中徽城,國士飯店,第七間師卦牌房中,一老一少,老者正坐著寫字,少女在一旁研墨。
“他到了,鈺傾,你去見一見吧。”
“外公,這次等的是誰呢。”她站在一旁研墨,看著老人寫字。
滾滾江河入海流,浪花淘盡英雄,古城草木添新綠,風云際會送豪杰,浩浩宮殿報鐘聲,時空斗轉星辰。”

那時花開彼岸
昨天在思考靜水流深,智者無言這句話。 改一改自己的脾氣,昨天的2000字已更,今日的開頭寫完,先發出來吧。 今天的更也到了,欠的補完了,晚上繼續構思。 梳理一遍大軸時間線南北二帝中陽城(秦陽宮)同分天下,御龍元年。 小二哥初見鴉片與大麻,御龍九年。 血色宴會,御龍十年。 南帝駕崩少帝登基,御龍十二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