離灣是黎氏人的聚集地,大多是非常遙遠的年代以前,才是沾親的。如今大部分黎氏人之間親緣關系淡化,除黎家直系及少數旁系以外會用字輩取名,其他都是不用的。
這樣一來,為那些人取名便成了一大頭疼的事情。
“這樣的取名方式,也是我幼時告訴父親的,雖說好用,但只管一時。”竹芒順手背了個包袱,說道。
男弟子的力氣果然大得多,小木箱一人就抬起來了,走起路來步伐也很輕快。
“我也要跟祖母說,這樣取名挺好的,不難聽還方便。”黎亦思的臉頰被風吹得有些泛紅,“小漫,你不是帶了很多吃的嗎?到時候分給他們一些吧。”
“好,都在木箱里呢!”黎亦漫應著。
終于入了黎園,到了黎亦思的寢房。
“就到門口吧,也不方便讓你們進去。”黎亦思說道,俯身打開小木箱。
就等著看里面到底裝著什么了,這么重,肯定是比較干的吃的。興沖沖地打開箱子,只見里面放著顏色各異,厚薄不一,整整齊齊的一堆書,還有一張字條,寫著:
到了靈殿,好好修習!
“不是吧!肯定是我母親把吃的都換成了書,太過分了。”黎亦漫重重地合上箱子,一臉不快,道:“黎家藏書閣里的書還不夠多嗎?!”
“行李送到,我們先走了。”竹芒帶著竹家弟子離開了。
“你母親這都能偷偷換。”黎亦思感嘆道,“還不如我呢,從頭到尾都沒得吃,沒有希望就不絕望。”
黎亦思的寢房前直接掛著自己的名字,入了門,便是一處書案,右側隔開,放置著茶桌,餐桌。左側推開門,便是床榻:床在后,紫色輕紗罩著,榻在前,只放置著張席子。
寢房里沒太多掛飾,只書案后壁上掛著副花木蘭紡織圖。
“亦思,花木蘭不是巾幗英雄嗎?你為什么不掛她征戰沙場英姿颯爽的畫,而要掛這副紡織圖。”黎亦漫不解地問道。
黎亦思提示道:“你仔細看落款,寫著什么?”
黎亦漫問:“木蘭當戶織,這有什么寓意啊?”
黎亦思:“木蘭當戶織,不聞機杼聲,惟聞女嘆息。問女何所思,問女何所憶——后面一句。”
“女亦無所思?”黎亦漫茅塞頓開,“是亦思,對吧,你的名字。”
“對呀,我的名字就是出自這句詩,是祖母給我取的。”黎亦思敲敲她的腦袋,“這才反應過來啊。”
“我們都是‘亦’字輩,也就你的名字取得這么認真。早知道我就叫黎亦憶了,雖然聽起來怪,但也算有典故了。”黎亦漫埋怨道。
“說起名字,各家都是按輩分取的,為什么竹家人都是單字啊?”黎亦思聯想道。
“不知道,興許竹家輩分代表的字都太難聽了,干脆就都省略了。”黎亦漫對輩分取名毫無興趣,岔開話題道:“亦思,過來過來,有樣東西給你看。”
“什么東西啊?”黎亦思問道。
“你先關門。”黎亦漫一臉神秘,“我馬上拿出來。”
黎亦漫一驚一乍地,從箱籠里拿出一塊鑲嵌著瓣蓮的圓形銅鏡,小心翼翼地放在黎亦思的手里,說道:“這是我從家里偷出來的法寶——透視鏡,有了它,我們就能透過門偷看。”
“我還以為是什么東西呢,這有什么用,又不能提升靈力。”黎亦思一臉失望。
“這怎么能沒用呢?你想想,現在正是男弟子沐浴之時,倘若我們帶著這銅鏡立在外面,想看什么都能看到的。”黎亦漫說道。
“以前還真沒看出來你這么流氓,想不到離灣還有比我變態的人。”黎亦思感嘆道。
“去不去?”
“不去。”黎亦思一臉決絕,“今晚我睡床,你睡榻。”
“不行,我們一起睡床,”黎亦漫說道,“反正都是沒發育完全的兩個女孩子,怕什么。”
“好啊,小漫,那讓我看看你發育成什么樣子了。”
第二日
正是離灣的送別宴,時間安排在下午,黎亦漫隨著各家弟子一同練劍,早早便被迫起床了。日上三竿,黎亦思還在被窩里打著滾。
“糖醋魚……烤魚……我來了。”她一邊說著夢話,一邊流著口水,“竹芒,你不許跟我搶糖醋魚,不然我就,我……”
她在床上比劃著,一骨碌就滾了下來,嚇得大叫:“誰?誰偷襲我?”
“多好的一個夢。那么多魚擺在我面前,眼看就要吃到口了,突然就竄出一個小子,和我搶……”黎亦思閉著眼睛自言自語,“小漫你說我該不該打……小漫?小漫你怎么不在床上?”
翻來覆去好一會,黎亦思才終于清醒了,來到梳妝臺前興奮地上起了妝。
“眉毛,彎彎的。”黎亦思頗有自信地點點頭,在自己的眉毛處畫了個半圓,“這么規則的圓,畫技果然沒白學。”
大家都喜歡微微笑唇,所以染唇也應該沿著圓形的弧度,黎亦思拿著唇脂,輕輕沾染,便便出現了一個完美的形狀。
“只畫眉染唇就差不多了吧,其他的也不會用啊。”黎亦思十分苦惱,內心卻十分欣喜,“上了美美的妝,就該好好在靈殿內逛逛才是。”
為了配得上這美麗的妝容,黎亦思特地換上了件白色衣裳,這是她的生日禮物。因為每日都穿著弟子常服,所以一直沒有機會穿。
“關關雎鳩,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她歡欣鼓舞地哼著調子,雀躍地轉著圈,手中還拿著繡著花的手絹,時不時擦擦假想出來的汗水。黎亦思敢保證,這是她一輩子最淑女的時刻了。
立在飲園之中,黎亦思還不忘拿柄扇子遮臉,清清嗓子,端正儀態。她本想著要偶遇烏今沉的,可有句話怎么說的?
“有心栽花花不開,無心插柳柳成蔭。”
每一次在飲園想要與烏今沉偶遇,幾乎就不會成功,這樣就算了,偏偏還要遇見竹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