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
時三勇咧嘴一笑:“狄嬸,我睡頭了,不好意思啊,我保證這是第一次也是最后一次,以后我一定早起的!”
“行了,天都快亮了,趕緊進城吧。”狄氏心急催促。
“祖母,娘,姐,那我們走了。”時子寧朝幾人揮了揮手:“如果我們晚上沒回來,你們也不用等,那說明我們生意不錯,我們就在城里住下,等把帶去的粉條賣完再回來。”
問之縣城離石墩村太遠,時子寧覺得每天來回太費時間了,若是湯粉生意好,為了長遠打算也得在城里找個地方住下也能多做點生意,免得把時間都浪費在趕路上了。
卓氏點頭,不忘叮囑一番:“行,那你們小心點,你們要記著,咱們是去做生意的,湯粉賣不出去沒關系,可千萬不能跟人起爭執。”
狄氏表示贊同:“沒錯,你們好好回來就成。”
時子寧明白祖母和母親的擔憂,心頭微暖。
時三勇聞言卻大笑起來:“狄嬸,卓嫂子,你們也說我們是去做生意了,湯粉賣不出去哪成?不過我知道和氣生財的道理,你們就別操心了。”
有時三勇這句話,卓氏和狄氏這才真正放下心來。
時三勇見時子寧身子薄弱,主動推起板車來。
時子寧樂得輕松,一路上時三勇跟時子寧說著對未來的憧憬,嘴巴就沒停過,見跟在旁邊走的時子寧面帶微笑的聽著,沒有半絲不耐煩,他是越說越來勁,走到一半路的時候索性讓看起來沒多大精神的時子寧坐上了板車,未時兩人就趕到了陽城。
問之縣城大街鋪著大小不一的青石,街道兩旁商鋪林立,酒樓、茶肆、藥館、胭脂首飾行等商鋪招牌旗幟飄揚;青石路往中心大街延伸而去的是各色小吃的攤位,包子、素面、冰糖葫蘆、蒸糕等香味與吆喝聲交織在一起,自成一番熱鬧景象。
時三勇推著板車與時子寧從街頭走到街尾,再從街尾走回街頭,回到了支著棚的茶攤處,都沒有見著有適合支攤的空位。
“子寧,現在怎么辦?”時三勇郁悶的對時子寧問道。
時子寧目光在大街各攤子上環顧了一圈,略一沉吟,道:“我們回城門那邊去。”
時三勇腦子轉得很快,竟跟上了時子寧的思維:“對啊,今天是集市,來趕集的人待會要到城門口那邊等牛車,說不定能賣出幾碗湯粉呢?”
時三勇剛才在來的路上已經看到時子寧泡在盆里的粉條了,得知子寧是要做湯粉生意后心里挺期待的。
時三勇一年會進城兩三趟,他知道這個時辰城門口只支著一個茶攤,可待會其他小吃攤子多數都會移到這里來的,他們現在來得正是時候,能占個好位子。
兩人一門心思想把攤趕緊支起來,沒有注意不遠的大街上有位四十來歲的男子若有所思的朝他們這邊注視了一會,轉而進了前面的茶樓。
時三勇執行力比時子寧想像中還要強,時子寧一發話,他立馬將板車推了過去,就在茶攤邊上開始支起攤子來。
擺爐生火,支桌子擺凳子,一副輕車熟路的樣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