陽光西斜,影子逐漸拉長,天色依舊明亮,但原本照在身上略顯熾熱的陽光開始變得溫煦起來,四周的溫度也降了下來。
時間緩緩流逝,即將進入落日黃昏階段。
楊文熙和莫一方二人,奮勇向上攀登,不但趕上了金羽那批人,也重新走在眾人前面。
不過在最后一個臺階前,莫一方頓時渾身一震就向著下方倒去,楊文熙忙上前一拉,即使如此,二人還是倒退了數個臺階。
而此時一個小女孩卻插肩而過,成功登頂。
這可真的驚到無數人。
因為經過剛剛到資質測試,這小女孩并不是資質上佳的那一批人中的一員,也不是背景深厚的那一群人中的一員。
她叫譚無雙,是一個五靈根的資質平庸的女孩,如果但看其身材年齡,其實稱呼為女童更為合適。
這是一個很普通但又很特別的女孩,普通在于她家境普通,性格內向,低下頭后就好像能隱身般,讓人忽略她。
說特別,實在是她相貌極為出眾,即使她尚年幼,但她猶如精靈般的面容也十分引入注目,對于那些年齡稍大一些的男孩來說,天然就很有吸引力,如果不是大家都還小,這個年齡段又格外在意身邊小伙伴的看法,只怕早就圍著這個小女孩身邊獻殷勤了。
出現這種異常情況,自然引起主持這次“仙緣會”的仙宗使者靈云道人的注意。
“怎么第一名竟是一個靈根平庸的弟子?”靈云道人可是知道自家山門前那迎仙階的厲害,想當年,以他的優異資質在登山門走迎仙階時,也不過是勉強在太陽落山前抵達,就是這樣還是多虧同來的朋友在最后拉了一把,才將將的趕上最后的那一縷陽光落山前,踏上山門前的石臺上。
也正因為如此,他對資質平庸的譚無雙竟能夠第一個登頂,踏上山門石臺,格外好奇。
繼譚無雙后,楊文熙和莫一方也登上山頂,隨后一波又一波的人登上山頂。
靈云道人立于玉質山門門牌之下,待太陽落山后,余輝盡去,揮手一掃,那些快要登頂或者還在攀登中的那些人盡數卷下山去。
這些未能登頂的新人,在山下的靈覺道人喝斥聲中,不甘而又無奈的跟著靈覺道人前往雜役院登記入院。
“來,譚無雙,過來,站在這里!”靈覺道人手指山門前石臺中間一副有著三環的圓盤圖案上,對著登頂第一人譚無雙說道。
圓盤每環各分為十段,尤其中環每段上都刻有不同的紋路,細看可見祥云紋、飛鳥紋、走獸紋、卷風紋、大樹紋、卵石紋等等,看著就顯得格外神秘。
“是,仙長。”此時的譚無雙只是個小女孩,正是聽話乖巧的年紀,尤其這是仙長吩咐,她顯得更加懂事聽話。
靈云道人看著站在石臺圓盤上的譚無雙,點了點頭,再望向后面眾人,淡然說道:“首先,我要恭喜諸位,尤其是資質在優良級以上者,登頂后可直入內門道院,在未來三年內,如被仙宗各殿各峰真人看中,選為弟子,那就恭喜師弟師妹了。但如果三年后,還未能拜師成功,那么大家也不要氣餒,宗門也不會不管,會給你們一次自主選擇的機會,可以選擇除掌門外的各峰各殿長老真人們為師。”
“但也不能亂選,雖然宗門有規定,各峰各殿長老真人不得拒絕弟子,但長老們也自有其喜好,是記名還是親傳的,區別還是很大的。”
雖然靈云道人沒有細說區別在哪,但楊文熙這伙人中,聰明的自然就知道此種差別,懵懂的原本還擔心三年內未被選上感到焦慮時,一聽三年后還能自主選擇,馬上就喜笑顏開,根本就不知道親傳和記名弟子的真正差別有多么巨大。
“玄門修行重資質,自古以來,各家仙門都注重資質悟性。大家也不要覺得宗門過于實際。說句殘酷的話,沒有靈根,你能傳承仙門絕學嗎,沒有悟性,你能領悟大道本意嗎?當然,仙宗也從來不缺有天賦的弟子,各仙長收弟子也是要綜合考察諸位的品性,畢竟一個沒有進取心,意志懶散、無所畏懼的人,如何能在這千帆競渡的長生路上脫穎而出,如何能讓各位仙長放心傳授大道?”
“這迎仙石階就是一條問道路,也是一條篩選之路,雖然沒有什么危險,但卻是你們入宗前的一次問道心路,無意志、無毅力、無天賦之人,自然要杜絕于仙門之外。”
“當然,仙門測試靈根資質的方法,就如山下那座測靈碑,其所測結果也不能說是完全正確,所以宗門這迎仙階和山門上的渾天鏡就是起到滄海拾珠的作用。只是開啟渾天鏡是有其限制的。”
“譚無雙雖然只是平庸資質,但卻能第一個登頂,這就滿足開啟渾天鏡的必要條件,此次本道就要運轉這渾天鏡的力量,來辨析此中因由。”
“天地玄宗,萬氣本根,還形太真,覆映汝身。金光速現,急急如律令!”
只見那山門門牌上鑲嵌著的渾天鏡,頓生華光,鏡光隨著靈云道人的道訣催動下,忽明忽暗。
一點精純法力,在靈云道人伸手注入渾天鏡時,頓生變化!
一縷鏡光,化作千萬重金霞!
在眾人震撼目光中,在漫天晚霞下,映照在譚無雙身上。
淡淡靈光在譚無雙身上泛起,望眼看去,好似披露一件仙衣,流光溢彩,美侖美奐。
與此同時,在那石臺圓盤上也起了變化!
三環圓輪從內到外,逐漸起了光芒,那最后外圈反而先開始了變化,那圓盤外環十段里,有青、綠、黃、灰、紅五種顏色占據五段空間,其余五段仍舊無有變化。
再接著就是中環十段,有一道青光生起,并逐一點亮中環十段空間,形成一個完整五色圓環。
“五靈體!”靈云道人看到這,口中驚訝出聲。看來譚無雙能登頂,自然是有其道理!隨即收起原本有些失態的神情,又重新恢復成一片淡然的樣子。
而石臺上的異象仍在繼續!
那圓盤上的內環,也在這刻泛起光芒,只見一縷血色從內環十段中突顯,隨即又變幻成多色彩光,并迅速的占據滿第一段空間,隨即又流向第二段空間,直至充滿四段空間,內環才停止了變化。
看到這,靈云道人再也保持不住自己那淡然隱士般的氣度,急急的向譚無雙跑去,但這里的動靜早已驚動宗門,只見空中有數道流光向著山門處飛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