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七章:沖突
幾個川軍將士無法忍受飯館伙計的污言穢語。
他們上去和飯館的伙計們拉扯起來,隨即演變成一場廝打。
“川蠻子打人啦!”
飯館的伙計哪里是上過戰場的川軍將士的對手,沒一會兒便處于下風,扯開嗓子大聲呼救,希望能夠喊來幫手。
路過的幾個遼東邊軍加入了打架斗毆的隊伍,幫助飯館的伙計教訓這個幾個“川蠻子”。
飯館內的人們聞訊紛紛跑出來看熱鬧,為斗毆者吶喊助威,更有甚者,只接當場開盤下注。
“我買咱們遼東人贏!”
“我也買遼東人贏!”
“富貴險中求!你們買遼東人贏,老子偏偏買川蠻子贏!”
秦瑜注意到看熱鬧的人中也有幾個甲胄齊整,外頭套著棉衣,戴著棉帽暖耳的士兵。看裝束,這幾個人是浙軍。
這些浙軍絲毫沒有上前勸架的意思,而是加入到了吶喊助威和下注的行列。
遼東當地的軍隊、川軍、浙軍不和睦,這不是一個好兆頭。
如果任由形式這么發展下去,不用曼殊人出手,自個兒就會亂了套。
遼東地區需要一個強有力的領導者主持大局,統籌這些來自天南地北,操著不同口音,有著隔閡矛盾的軍隊。
偏袒遼東本地軍隊的劉宗成不會是最合適的人選。
如果劉宗成繼續擔任遼東總督,這種情況只會愈演愈烈,直到局勢失去控制。
剩下的人選只能在胡瑾和鄧文河中產生。
無論是胡瑾還是鄧文河主持遼東大局,對遼東而言都是件好事。至少在秦瑜看來,這兩個人的能力都比劉宗成要強。
對方的人數是川軍的兩倍還多,川軍士卒缺衣少糧,身體素質本來就不好。雙拳難敵四手,幾個川軍士卒很快就處于下風。
“住手!”
秦瑜實在看不下去了。
這些川軍士卒不遠萬里從遙遠的西南地區跋山涉水,趕到東北的遼東支援遼東抗擊曼殊人。卻遭受到如此不公的待遇,秦瑜替他們感到不平。
既然圍觀的浙軍不愿意出這個頭,那就他來替這些川軍將士出這個頭。
現場太過混亂喧囂,秦瑜的一聲大喊并沒有讓那些毆打川軍士卒的遼東人停手。
秦瑜見狀從腰間摸出一把做工精致的燧發手銃。
“大人,這和我們沒關系,我們沒必要多管閑事?!?p> 張世武想要阻止秦瑜,秦瑜并沒有理會張世武。
這把手銃是卡門送給他的禮物,秦瑜一直把它帶在身邊防身。
因此在平時這把手銃的彈藥是裝填好的。
秦瑜關閉槍機上的保險,朝天鳴放了一槍。
轟!
一聲巨大的火銃聲爆響。
雷鳴般的火銃聲終于讓人群安靜了下來。
秦瑜撥開人群,扶起那幾個被打的遍體鱗傷的川軍士卒。
這種事情幾乎每天都在遼陽城上演,秦瑜目睹的這一幕只是冰山一角。
“你是何人!”一名小旗模樣的遼東邊軍質問秦瑜,“膽敢在遼陽城內私放火銃!這可是重罪!”
眼見有人替川軍士卒出頭,更多遼東邊軍圍了上來。
“復州千戶秦瑜!”
秦瑜不緊不慢地收起手銃,報上名號,他不怕這些人給他找麻煩。
秦瑜沒想到自己的名號這么響亮,報出名號之后,這些遼東邊軍很快散開了。
在自家店門口出了這么大的事情,飯館的掌柜急忙趕到店門口查看情況,準備息事寧人。
“這位軍爺,伙計們不懂事,多有冒犯,還請軍爺海涵?!?p> 飯館掌柜胡海不了解情況,不知道秦瑜的身份,以“軍爺”這個通用的稱呼稱呼秦瑜。
“掌柜的,他是復州千戶秦瑜?!币粋€眼乖的伙計將秦瑜的身份告知胡海。
“原來是秦千戶!失敬失敬!”胡海聞言急忙改口道,“秦千戶里邊請!秦千戶的手續愛想吃點什么隨便點,賬記在小人身上!”
“不必了?!鼻罔だ湫σ宦?,他可沒心情在這里吃飯,他甩手丟給胡海的一袋子銀子。
袋子砸在胡海胸前,砸的胡海胸口生疼。
胡海也不惱,沒人會跟銀子過不去,他拿在手上掂了掂,這袋銀子少說也有二十多兩,是一筆巨款。
“做些飯食,好生招待路過的川軍將士?!辈坏群0l問秦瑜就率先開口了。
收了銀子的胡海當然不會拒絕秦瑜的要求,這可是二十多兩銀子。做些飯食給這些川軍,除去成本還有結余,是一筆穩賺不賠的生意。
這時候,一名川軍長相秀氣的川軍將領趕來,在略略謝過秦瑜之后就讓人將這幾個受傷的川軍士卒抬了回去。
直覺告訴秦瑜這名川軍將領有點問題,但那里有問題又說不上來。
在得知飯館有飯吃后,川軍士卒源源不斷地趕到這個飯館排隊領飯吃,
秦瑜離開了飯館,繼續前往糧鋪,在走出十幾步后被幾個穿著棉衣的士卒攔了了下來。
不消說,這幾個士卒是浙軍,領頭的卻是一個穿著儒衫的文士,和普通文人不同的是這位文士腰間佩戴著一把沒有任何裝飾,樸實無華的腰刀。
而尋常的文人,更喜歡佩戴華而不實的寶劍。對于那些連雞都沒殺過的尋常文人來說,配刀和佩劍只是一種裝(逼)的工具,而不是殺人的武器。
“在下浙軍贊畫盧綸?!北R綸自報家門,“督憲大人有請?!?p> 督憲是對總督一級官員的尊稱,盧綸是浙軍的參贊,那么他口中的督憲一定是胡瑾無疑。
秦瑜不明白為什么一個堂堂二品的總督會對他這個五品千戶感興趣。
既然胡瑾有請,他也不能給臉不要臉。
秦瑜在盧綸的帶引下來到了胡瑾的府邸上。
劉宗成還是遼東總督,因此劉宗成還名正言順地住在總督府上。
胡瑾的任命還沒下來,胡瑾現在居住的地方就是一戶人家的普通小院,還是有些狹窄的小院。
和普通人家不同的是胡瑾的小院有十幾名全副武裝的甲士把守。
胡瑾出身于書香門第之家,胡家是揚州府數一數二大家族。說白了就是揚州府幾個最大的地主之一。
雖說胡瑾出身很好,但胡瑾并沒有普通世家子弟那般金貴矯情。
秦瑜聽說臺州剿倭之時,胡謙親自指揮部隊輕裝追擊倭寇,在野外風餐露宿半個月,終于將進犯臺州倭寇悉數殲滅。
這也不難理解胡瑾能夠棲身于一座普通人家的小院,沒有任何怨言。
以胡瑾的身份,遼陽城內想給胡瑾送宅子巴結胡瑾的權貴不在少數,胡瑾完全沒有必要租住普通人家的小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