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百多支竹槍扔了出去。竹槍的穿透力遠不如標槍,不過還是有十幾個敵人被扎倒。這個時代,敵人也基本是赤身裸體,沒有什么防護裝備。
“后撤,后撤。”楚遙的嘴里發出了撤退的長嘯聲。
幾輪打擊雖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是也僅僅打倒了四十多個敵人,對面還剩80人。自己這邊只有100人,打肉搏戰還是不行。
楚遙領著楚氏族的人拿著武器撒開腳丫子沖著山腳下飛奔而去。把敵人引到山腳下進行打擊,這是楚遙想到的最后一個辦法,上打下,不費蠟。山坡上還留著一半的竹槍和鵝卵石,短弓和弩箭還沒有用。
80多個敵人紛紛爬出了壕溝,跟在楚氏族的后面猛追不舍。
沒有了背簍和竹槍的這些原始人跑的很快,不到一分鐘的時間就跑回了山腳處。
“準備。”楚遙跑到了一棵大樹的后面拿起了一支竹槍。
這道防線離著山下只有15米,這是短弓的射擊距離。山坡的坡度并不高,但是從下往上進攻也很有難度。
楚氏族的人剛剛隱藏好,敵人就陸陸續續趕到了,有些敵人已經開始拿著石斧在往山上跑。
楚遙的心里笑了一下,沒有組織的隊伍還是不行,對面這些原始人的戰斗力是很彪悍的,可現在這種情況下還要各自為戰,那就只有挨揍的份了。
“射箭。”楚遙沒再等待,隨著命令,自己手中的竹槍又扔了下去。
26把短弓和四把弩一起射出了30支箭,同時飛出去的還有大量的竹槍和石塊。
山坡上的敵人倒下了一片,沒被擊中的敵人都有些目瞪口呆,他們似乎是搞不明白為什么飛下來的那些小樹枝也能毫無阻礙的鉆進人的身體。
“射箭,射箭。”楚遙的加喊聲就一直沒停。
楚朱正在上弦,剛才的兩支弩箭射倒了兩個敵人,這讓楚朱很高興,弩箭的威力要比短弓強多了。
“朱。”楚遙跑到了楚朱的身邊,指著下面一個身材魁梧的人說道,“他,射他。”
楚遙看出來了,這個人應該是對面的軍事首領,光看他手中的那把石斧,不是一般人能掄得動的。
“射他。”楚朱端起了弩。
楚遙看的清清楚楚,楚朱的弩箭準確的射進了這個首領的胸膛,他莫名其妙又不可思議的低頭看了看自己的傷口,又抬頭張望了一下,突然大叫了一聲,拿起石斧快速的沖了過來。
楚朱的弩箭雖然射中了,但是距離還是有點遠,并沒有給這個首領造成致命的傷害。楚遙從楚朱的手里搶過弓弩,自己拉弦上箭,一定要干掉他,干不掉他就會被他干掉。
這個首領離著楚遙和楚朱不到十米了,楚遙按下了弩機。骨制箭頭的弩箭這次深深的扎進了對手的身體里,他終于不再跑了,重重的摔倒在地。
幾輪打擊過后,80多個敵人剩下不到30個人了。他們的首領也被打倒在地,這30個人不再往山上沖鋒,而是掉轉頭開始朝著來的地方狂奔。
“巖。”楚遙喊了一聲,“追。”
形勢逆轉,楚氏族的人在巖和衛的帶領下開始嚎叫著追趕敵人。
楚遙終于松了一口氣,精心準備的戰斗取得了豐碩的成果,干掉這些人,剩下的那些就沒什么戰斗力了。
巖和衛追趕了一陣子以后重新回到了山腳下。楚遙讓人把所有的戰俘和傷員都弄回了棲息地,把所有武器也都收集起來,他要統計戰果。
戰果頗豐。除了跑掉的幾十個人,這次一共消滅了98個敵人,其中被打死的16個;重傷活不下去的18個,其余的都是輕傷。加上上次的13個戰俘,戰俘人數達到了67人,男人42個,女戰俘25個。
楚氏族損失不大,沒有死亡和重傷的。
楚遙再次突審了這些戰俘,根據戰俘提供的零散信息和楚遙的推算,他們的居住地里還有大約80個人,加上跑掉的20個,差不多100人左右。不過應該沒什么戰士了。
楚氏族的男人們對這25個女戰俘產生了濃厚的興趣,楚朱迫不及待的抓住一個女戰俘就要拉走。楚遙制止了楚朱的行為,對于這些人到底應該怎么辦,楚遙的心里還沒做最后決定。
楚遙把幾個首領又叫到了一起。女戰俘好說,剩下的100人也好說,最不濟再搞一次遠征,問題是那42個男戰俘怎么辦,楚遙覺得這個數字還是比較多。自己一旦真的帶人去遠征下游的部落,他們就會成為一顆隨時爆炸的定時炸彈。
幾個首領的共同意思就是全部殺掉,留著他們一來有危險,二來還得養著他們,殺掉也是以前的慣用做法。
楚遙是真的不想浪費掉這些勞動力,哪怕把他們變成奴隸也比殺掉要好,可沒有誰愿意接納男戰俘,更沒有誰理解奴隸是什么意思。楚遙最后做了一個艱難的決定,進行一次甄別,但凡愿意臣服自己的先留下,不愿意臣服的交給巖和衛予以清除。
又是20多顆人頭被砍下來了,42個男戰俘當中只有16個表示了臣服,剩下的沒有任何異議的被處決了。
楚氏族的食物出現了短缺,一下子增加了40多個戰俘,而且這些天光準備打仗去了,沒人去撿豆子,食物只能維系兩天了。
第二天,楚遙進行了新的分工,現在楚氏族120多個人加40多個戰俘已經快170人了。楚遙把這些原始人分成了三隊,一隊去河里捕魚,一隊去撿豆子。毒豆子撿回來還需要十天的浸泡期,這幾天只能用魚蝦來填飽肚子了。最后一隊人由巖率領去森林里打獵,多少也得吃點肉。楚遙一再叮囑,危險還沒有過去,千萬不能走的太遠,不管打沒打到獵物,當天必須回來。
楚遙并沒有出去,他留在了圍墻里,還要規劃下一步的工作。
下一步主要是三個工作,種植野生水稻,遠征下游部落,再就是擴大棲息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