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遙現在還弄不出這么復雜的弩機,不過這不要緊,因為楚遙看過原始弩的弩機是什么樣子的,簡單的不能再簡單了。弩臂也好說,找一段合適的木頭削刮干凈,刻出箭槽就可以。不過楚遙犯愁的是弩弓怎么辦,用什么材料?
弩弓一般使用多層竹、木片膠制的復合弓,形似扁擔,所以俗稱“弩擔”。它的前部有一橫貫的容弓孔,以便固定弓,使弩弓不會左右移動。但是這種弩弓是在周朝以后才出現的,而且楚遙親自研究過的貴州少數民族的弩弓不是竹子做的,而是木頭做的,和短弓基本一致。
最終楚遙決定不用竹子就用木頭,竹子的弩太麻煩,現在又是試驗期,怎么快怎么來。
楚遙記憶中自己射過的那個少數民族的弩只有半米左右長短,射程也很近,估計不到30米,但是30米的距離已經比現在的弓箭要遠了,差不多趕上了標槍的距離。而且現在除了楚氏族,恐怕別的氏族部落根本就沒有遠程打擊武器,所以30米就夠了。
楚遙找到了一顆直徑大約20厘米的小樹,招手把朱河叫了過來,指著小樹說道:“朱,這個,砍下來。”
朱河什么也沒問,點了點頭,掄起了石斧開始砍樹。對于楚遙的要求,朱河知道問不出什么,即使楚遙解釋了自己也不一定能弄明白,所以老老實實聽話就行了,等到楚遙真的做出什么新鮮玩意,他會和自己解釋的。
小樹不大,沒有太長的時間朱河就砍斷了。楚遙量了一下,用石鑿刻出了大約50厘米的長度,繼續吩咐道:“這里,砍斷。”
朱河聽話的拿起石斧兵兵乓乓的砍了起來。
一段半米長的圓木放在了楚遙的面前,下面的工作只能楚遙自己來做了,第一步是要把這塊圓木削刮成長方體的木條。這個工作楚遙覺得不太可能和朱河講清楚,因為朱河對什么是長方體一無所知,這種立體幾何的概念對原始人來說太超前了,楚遙認為等自己弄出了木條,朱河就會明白。
楚遙坐在地上,撿起了一根粗木棒,開始用石鑿不斷的削刮著圓木的兩端。銅刀雖然更鋒利一些,但楚遙不能用銅刀來做這項工作,真要是用銅刀,砸不了幾下就得卷刃。
朱河站在一邊看著楚遙不停的敲敲打打,似乎是有什么問題想問。楚遙注意到了朱河的表情:“朱,哪里,不明白?”
朱河指了指楚遙手里的木頭:“楚,這個,朱?”
“朱做?”楚遙想了想應該怎么向朱河表達自己的意圖,他能主動要求是一件好事。
“這個,平,平整。”楚遙把石鑿遞給了朱河,指著圓木的兩端比劃著,“這里,這里,削平,平整,明白嗎?”
“平,朱,明白。”朱河接過了木棒和石鑿學著楚遙的樣子開始敲打起來。
弓臂的兩端需要平整,不過因為這是第一個試驗品,所以不必太過于苛求。楚遙看著朱河削刮敲打了一陣子,覺得差不多了,就讓朱河停止了這項工作。
楚遙拿起圓木看了看,朱河削刮的還算不錯,于是又用石鑿在圓木的兩端刻出了兩個長方形比劃道:“朱,這個,削掉。這些,不要。”
朱河歪著頭想了一會,似乎是弄明白楚遙的意思:“朱,做。”
楚遙在一旁不停的指導著,朱河的動手能力還是挺強的,差不多到了中午時候,一根比較適合做弩臂的長方體木條放在了楚遙的面前。
楚遙拿起木頭顛了顛,這塊木頭還是很沉的,差不多得有六七斤,如果再安裝上弩弓,恐怕整個弩要接近十斤了,這個重量是不行的,還得要精簡。
楚遙又拿起了石鑿,在木頭上刻出了一條劃痕:“朱,這些,削掉,不要。”
朱河接過木頭看了老半天,他不明白楚遙劃的這道痕跡是什么意思,因為這是一道彎曲的劃痕。
楚遙的這道劃痕在弩臂的前端留下了厚度較大的一節,這是要鉆孔安裝弩弓的地方,后面的部分漸漸的變薄,并且在尾端有一個適合把握的弧度。這樣的形狀既可以減輕整個弓弩的重量,也能比較舒適的操作。
楚遙沒給朱河解釋,而是笑道:“朱,開始削,弄好了你就明白了。”
朱河歪了一下頭,拿起石鑿一點一點的削刮起來。
楚遙看著朱河工作,腦子里開始琢磨起弩弓來。楚遙已經決定用木質的短弓來做弩弓,但現在的短弓長度要一米多,在森林里作為弓箭還行,可是要當做弩弓平端是不是會不太方便。如果縮小弩弓的長度,那么是不是也就同時縮短了射程。楚遙有點不知道如何取舍。
這些出來砍樹的原始人都隨身帶著武器,楚遙命令只要是外出的人都要攜帶武器,隨時應對可能發生意外。這些武器都堆放在一邊,里面有兩張短弓。
楚遙走過去拿起一張短弓用力的拉了拉。弩比弓射程遠的一個原因是弩可以用雙手上弦,甚至可以踩在地上利用腰背的力量來上弦,所以弩的拉力是很大的。楚遙手里的這張短弓的射程只有不到20米,而且憑借著楚遙的力氣很容易的就能拉開,楚遙的心里有了一個主意,縮短弩弓的長度,最好不超過一米,加大弩弓的厚度增加拉力,這樣可能會提高一定的射程。
不過這也只是楚遙的一個想法,至于能不能行還要看試驗的結果。再就是弓弦,最好的弓弦應當是用動物的筋,比如明朝宋應星的《天工開物》中這樣記載:“凡牛脊梁每只生筋一方條,約重三十兩.殺取曬干,復浸水中,析破如苧麻絲.胡虜無蠶絲,弓弦處皆糾合此物為之。”
但是楚遙現在沒有牛筋,雖說獵到過幾頭牛,可除了不能吃的骨頭,剩下的都進了肚子里。楚遙思前想后不得不苦笑一聲,還是先用繩子吧,原始社會嘛,不用那么講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