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國以南,有個錫山縣,又名桃源縣。
因其地處偏遠,極少受政治時局所擾,當地又多植桃樹,每每三月花期之時,一樹樹的桃花斜倚門外,探露墻頭,滿縣百余里,皆是落英繽紛。
那花海之中的城池村莊,便如同陶翁當年,筆下的世外桃源,故此,錫山縣得了個“當世桃花源”的美名。
每年三月,為賀桃花盛開,錫山縣那些居于深閨大院的姑娘們便會在此時換上盛裝,三五成群地漫步于街頭巷口。
明媚鮮艷的少女們,穿各色各樣的繡花褙子和百迭裙,戴上金銀打造的釵環,再折上一枝桃花做點綴。
蝴蝶環繞,香氣怡人。
盛裝打扮的姑娘們翩躚于滿城落英繽紛間,便有好事者要評選出其中容貌氣質最佳的女子,奉為當年的“桃花仙人”。
傳說,曾有個號稱天下百曉生的閑云野鶴,在京都的有名的聽風樓說書。
其有言:“當今天下十分美色,七分給了錫山,而這錫山的七分,又有六分落在林氏女身上。”
這林氏,說的便是錫山縣城東,有名的林員外府了。
這些年,錫山縣“桃花仙人”的美名,盡數落到了林氏女的身上。
很多人都期待著,在桃花盛放的三月,一睹林氏女芳容。
可今年三月,桃花開滿城,林員外府卻大門緊閉,美名遠揚的林氏女也一個都不曾出現。
城中百姓議論紛紛,林員外府內,林老太太住的賓香閣里沉默肅穆。
室內騰騰的香霧彌漫裊繞。
神態威嚴的老太太獨坐榻上,她的下首站著個三十來歲的美婦人,婦人風姿綽約,溫柔可親,此人便是林府大老爺的嫡妻田氏。
而田氏的另一側則是個穿著雪白對襟衫水綠色印花百迭裙,外罩件象牙白繡花草對襟襖的少女。
少女瞧著十五六歲年紀,在這滿屋子珠環翠繞的美人中,猶如一襲清雅月光,這少女便是最近兩年“桃花仙人”的得主,府里嫡出的大小姐林初箏。
除此之外,屋內還有其他鶯鶯燕燕數十人,坐在屋內椅子上,皆神色嚴肅。
林初箏生性冷清,寡言少語,此時卻難得一反常態地走到人群中間。
她轉而面朝著林老太太,田氏,柔聲細語道:“依我看,人就不必找了,既是她自己留了書才走的,說明人也是平安的,那家里就當是成全她吧。”
林老太太聽罷,亦舒緩了眉,點頭道:“我和箏丫頭一樣看法,知道她平安便知足了。”
田氏卻拈著帕子,拭了拭眼角的淚道:“話雖如此,可三丫頭她年紀也不小了,再過些時候,就該相看人家了,可如今她這一走……”
田氏頓了頓,看了一眼神色如常的林老太太,猶豫著繼續說道:“老爺那里還不知道要怎樣怪罪。”
老太太皺起雙眉,一手重重地拍在獨榻的扶手上,道:“胡說!”
老太太的聲音威嚴,林夫人得臉色一白,趕忙起身告罪。
屋內其他人也都神色一慌,頗為緊張的樣子。
老太太道:“大郎豁達寬厚,豈是你那小心眼子能夠揣度的?”
不過母親護兒,卻也了解自己的兒子,老太太見不得兒媳說道兒子,緩一緩也能體諒兒媳的難處,于是又道:“倘若大郎一時想不開,你只管使人來找我,我親自與他開解。”
這話便是要插手的意思了,田氏略安心了些,臉上再不見方才失去女兒的傷心之色。
其他人這才放松下來。
林家女眷們說的,正是林家排行第三的姑娘,林三秀。
林家的女孩,打小都是請女先生開蒙,讀書習字的,大多有著讀書人的豁達與清傲,又因出眾的容貌,故此十分為人稱道。
可偏這林家的三姑娘卻是個特例,雖是嫡出,卻打小就是家中最不起眼的姑娘,詩做得不大好,畫畫也不甚用功,總是靜悄悄地跟在姐妹們身后,府里的老嬤嬤夸起她來,都只能說:“三小姐是府里最為循規蹈矩的姑娘。”
可誰也沒想到,這個如同影子般在林家生活了十三年的小姑娘,在這個春天,突然留下一封信,說是修仙去了……
忽然失去一個姑娘,這就算是在普通人家,也不算一件小事,為此,林員外府的姑娘們今年都沒有出門,桃花節也沒有參加。

火鍋涮香菜
這里是一千多字沒出現的女主非要出現一下的分界線…………………… 三秀:我這就活過來了,等我分分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