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情小说吧_好看的小说免费阅读_红袖添香 - 阅文集团旗下网站

首頁 歷史

大齊帝

第066章 免役改革

大齊帝 云開金沙 2161 2019-10-15 10:48:00

  前面曾經介紹過,由于北魏末年長期的戰爭,造成租役繁重,人民大量破產流亡,政府收入減少。

  為增加收入,歷史上的北齊政權在高湛時,于五六四年(河清三年),對三長制與均田制作了新的調整,史稱“河清改制”。

  高殷本身熟悉這一段歷史,因此就進行了提前改革。

  當然,他這個制度與“河清改制”有很大不同,而是更接近唐代的“租庸調”制度,當然也不是完全照搬。

  不過這里還要再提一下,隋唐時期的政治、法律、經濟制度幾乎都是照搬北齊,與被他繼承的北周沒有多大關系,只有軍事制度是繼承北周。

  這也不難理解:北齊控制著大部分中原地區,在當時的中原文人眼中,北齊才是繼承“大魏”的正統,北周是“偽國”。

  而且就相關制度來講,北齊也的確比北周先進得多,否則,隋唐統治者沒有理由選擇北齊的制度執行。

  改革所要達到的目標,當然是減少免役的人數,清查與安置流亡人口,增加稅收。

  按照高殷的規劃,這次改制,在‘三長’制方面,制度保持不變,只是調整免役人員。

  在現有的“一黨”之中,四家為鄰,因此共有二十五位鄰長,鄰長不用服役及交稅,就是復(免役)二十五丁。

  二十戶一“閭里”,五里長復十人(每家免二丁),黨長復三丁,共有三十八人免役。

  經高殷改革后,一族黨中,鄰長全部由六十歲以上或二十歲以下非役者擔任,不免役。

  五位閭正一共復十丁,黨長復三丁,再增加黨副一名,復二丁。

  如此一來,一百戶就只有十五人免役,接近于唐代的水平。(北齊河清改制后,一百戶依然有二十人免役)

  唐代一百戶四個閭長、一位村正(里正),免役者十一人;

  有時一個村只有五六十戶,那么就多算一位村正,也就是每百戶十四人。

  如果全國平均算下來,應該在十二個人到十三個人之間。

  比起舊三長制,高殷的新制度下免役人員少了二十三丁,以全國戶口約三百萬戶計,朝廷從明面上就增加了六十九萬納稅人(丁),這絕對是一個了不起的數字。

  當時每五丁繳納的稅,就可以養活兩個人,這里按照三丁稅養活一人計算,單單進行此項改革,就可以增加養活二十三萬人的稅收。

  當然這僅僅是最低需求,如果按照一名小吏要給三人口糧計算,可以滿足七萬六千多名基層辦事人員薪水。

  這幾乎相當于大齊國基層辦事員的七成多。

  在均田制方面,高殷所制定的方案,比北魏均田的畝數略有變動。

  一夫受露田八十畝,婦女四十畝,奴依平民;丁牛一頭受田六十畝,限四牛;又每丁給永業田二十畝為桑田,土不宜桑者給麻田如桑田法。

  比北魏均田的最大變動是奴仆受田。這里有一個關鍵:

  高殷并不是要重新給奴仆授田,而是把那些大地主的田地分攤到奴仆上,如此一來就可以增加朝廷的稅收。

  當然,朝廷也對官吏、地主家的奴仆進行了數量限制,不能夠無限制增加,否則平民就沒有田了。

  凡是授田者,都必須繳稅(奴婢減半),另外奴仆并不用服兵役、徭役,這對于大地主來說也有很大好處。

  不過,由于時代的發展,當時的奴仆數量已經不太多,因為皇帝需要增加服兵役、徭役之人。

  所以,皇帝多次下令釋放奴仆為良民,包括高洋也曾經幾次下旨,其他兩個國家也差不多。

  高殷改制對租調也有新的規定,民以十八受田輸租、調,二十充兵,六十免力役,六十六退田免租、調。

  租調以一床(一夫一婦)為征收單位,每床調絹一匹,綿八兩:墾租二石,義租五斗(義租:是為了災荒年使用,朝廷是不能動用的)。

  奴婢納平民的一半。每頭牛調二尺,墾租一斗,義租五升。

  戶部郎中顏之推雖然已經擔任新職,不過要正式交接之后才能走,所以這次依然是由他匯報。

  而且根據當時的習慣,吏部任命的官員在赴新任之前是要面見皇帝的。

  “……陛下,三長制改革,成效十分顯著,雖然很多鄰長、里正有抵觸情緒,不過影響并不大。

  畢竟黨長、黨副都是鄉里的大戶,他們的利益并未遭受損失,因此政策比較好執行。

  至于括戶,難度非常大,這幾個月僅僅檢出三萬余隱匿戶。根據臣的估計,全國至少應該有三四十萬戶隱匿戶,也許還有更多。

  還有,流民、僧尼的處理幾乎沒什么進展,臣辦事不力,請陛下責罰!”顏之推說道。

  高殷聽罷,心想,一百戶還是有十五丁免役,這比例過高。

  按照自己的想法,將來還得給它降下來,比如國家統一之后,可以減少一名黨副,這樣就可以節約兩丁。

  五位閭長加上一位黨長,管理一百戶人完全沒有任何問題。

  因為這些人在當地都很有勢力,作為統治者來說,絕對需要仰仗他們的管理。

  還有一點,根據商鞅的馭民五術理論:(弱民、貧民、疲民、辱民、愚民),在封建制度下,不可以讓老百姓日子過得太安穩,要讓他們處于一定的疲、貧狀態。

  否則百姓就安于享受現在的生活,不愿意當兵,沒有進取心,如此軍隊就缺乏戰斗力。

  比如唐代,貞觀中前期軍隊還有戰斗力,因為那個時候老百姓還在進行積極的恢復建設。

  而到了貞觀后期、高武時期,雖然人口大量增加,國家變得更加富強,但是軍隊的戰斗力卻慢慢走下坡路了,接連打了好幾次大敗仗,最初的節度使就是這個時候產生的。

  到了唐玄宗時期,軍隊戰斗力更不行,經常被北方的契丹小族打敗,如此一來節度使迅速壯大,最后一發不可收拾。

  因此,作為一個皇帝來說,商鞅的馭民五術并非完全沒有道理,而是有一定的借鑒意義。

  當然要把握好一個度,否則,老百姓吃不飽飯就很容易發生動亂。

  不過,據有人研究,國家發生大動亂主要原因還是在于天氣與環境的變化,從而引起糧食大量減產,另外一個原因是人口大量增加,老百姓吃不飽飯自然會反叛。

  這種大動亂與統治制度關系不太大,因為任何一個朝廷都會保證老百姓的基本需求。

  

云開金沙

感謝諸位書友的推薦票,感謝***8790書友打賞!

按 “鍵盤左鍵←” 返回上一章  按 “鍵盤右鍵→” 進入下一章  按 “空格鍵” 向下滾動
目錄
目錄
設置
設置
書架
加入書架
書頁
返回書頁
指南
主站蜘蛛池模板: 昌宁县| 嘉兴市| 东辽县| 阿合奇县| 大厂| 林州市| 苏尼特右旗| 于都县| 新竹县| 遂宁市| 三河市| 永川市| 额济纳旗| 攀枝花市| 阿坝| 浦东新区| 江陵县| 高碑店市| 衡阳市| 运城市| 衡阳市| 环江| 柳河县| 宁德市| 泰兴市| 阳朔县| 佛坪县| 金秀| 留坝县| 乐都县| 社会| 潮州市| 贡觉县| 六枝特区| 九龙县| 衡阳市| 无锡市| 新和县| 麟游县| 旬阳县| 美姑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