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為回答某全國性大報的文化記者專訪,現全文編發如下:
1、您是什么時候開始從事網絡文學寫作工作的?是出于個個人愛好還是一些現實原因?
答:我開始寫網絡文學比較晚,那是2012年12月24日吧,當時我正在三亞參加天涯社區的高峰論壇,我有個習慣,出門出差,總會帶一本書翻著看,當時,帶著的是一個筆名叫端木刑天的朋友一本叫《一混五六年》的新書,他樸實真性情而又真實鮮明的小說情節和行文打動了我。那天晚上,我就打開電腦,新建了一個WRDD文檔,寫下了我第一部長篇小說的前9000個字。從哪時開始,到今天(指接受采訪時的2017年中),已經寫完了3部長篇小說,1部詩集,1部長篇小說正在創作當中,目前已寫作了150多萬字。
這是我的網絡文學創作經歷。而入行網絡文學,則要早得多,是在2008年3月的時候,我就創辦了一個網絡文學網站,叫半壁江中文網,這個網站,后來在2013年7月中旬,被BJ精典博維公司全資收購了。
客觀的講,我從事網絡文學寫作工作,是出于個人愛好,完全是興趣使然,就跟有人喜歡養花養草、養狗養貓一樣,我喜歡寫作,就是如此。因為我有全職工作,而且自身比較幸運,畢業不到兩年,大概在2009年3月的時候,已經做到了主管的位置。
2、個人作品的主要風格和體裁是什么?
我寫作網絡文學,比較注重語言文字、人物性格、心理描寫、環境描寫和情節的起承轉合,可以說,也是傳統文學經常要求的東西。這是因為,我是文學院畢業的,大學時和后來的研究生進習,學習的專業,都跟寫作,有比較大的關系。
而且,在每天更新2000-3000字的基礎上,我每周會寫一首詩歌,或者是一篇短篇文章(以短篇小說、散文為主),通過詩歌和短篇,來打磨自己的文字。
2016年6月之前,我主要寫作20萬字以內的精品網絡文學長篇小說為主,題材為青春校園,兼顧創作詩歌、短篇小說和散文;2016年6月及以后,主要寫作都市異能小說《禁術之王》了,目前它已經寫到160萬字,兼顧創作詩歌、短篇小說和散文。
3、您怎樣看待您的這份工作?它給您帶來了什么?
我很幸運,能夠從事自己熱愛的工作,是一名網絡文學編輯;能夠寫自己喜歡的文字和作品,同時是一名網絡文學作家。
我的職業生涯,算是很幸運,從2007年7月畢業,到2013年1月全職全身心投入網絡文學創作,不到六年時間,就做到了總監職位,收入也達到了可觀的程度。但真正給我帶來第一桶金的,還是網絡文學。我于2008年3月創辦的半壁江中文網,于2013年7月被BJ精典博維公司全資收購,我也于同月加盟BJ精典博維,做這家公司互聯網事業部的總經理。
而通過寫作網絡文學,我得到了很多讀者和同行傳統作家、網絡作家的認可,這讓我的創作幸福感極大提升,讓我的興趣愛好,真正的成為了自己終身奮斗的事業。
4、覺得這個行業的前景怎么樣?
巨大的閱讀需求量和數量不菲的影視游戲動漫出版改編需求量,決定了網絡文學行業即將持續持久的繁榮,客觀的講,如果從當代1949年算起,傳統文學已經走過了68年的歷程(指接受采訪時的2017年中),但真正震懾人心的作品,不多;網絡文學,自1997年算起,如今走過20年的路程;要求網絡文學20年完成傳統文學68年都沒有完成的任務,這個不切實際。但是,網絡文學作者量眾,作品產出多,這個進程會加快。目前,網絡文學的主力軍,是80后,這些80后,創作正在進入最成熟最巔峰的狀態。我相信,不出十年,必有真正大氣的作品出現。
我覺得,網絡文學行業的前景,非常美好。它將成為我國當代文學史,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5、平時的工作狀態是什么樣的?經常熬夜還是正常作息?
有點小小的人格分裂了,這可能是每一個網絡作家面臨的狀態。
早九晚七的時候,我就是一個職場人,一個努力中的網絡文學編輯,一個創業者,正在為自己的網絡文學平臺和旗下的作者而努力奮斗中。
而晚十點到第二天凌晨一點,我就是一個網絡作家,在鍵盤前看資料、構思、碼字。客觀的講,經常熬夜,一點、一點半、兩點睡覺,是家常便飯,最晚的時候,有過三點半的。
6、您目前發表作品的主要平臺跟途徑是什么?個人收入如何?
按作品類型,第一種就是超長篇,目前最新的作品《禁術之王》正在一家網絡文學網站連載當中。第二種就是精品長篇20萬字左右的,這個我跟出版社簽定過約定合同,還有兩本需要覆行,按照約定,紙質出版權和數字版權,歸人家出版社,人付稿費了。其他版權,在我自己手中,這是比較幸運的。第三種,就是我寫的詩歌短篇等,我一般就直接發表在自己的自媒體賬號上,這第三種,感覺各地報刊雜志一年下來也轉載得不少。
目前我每個月的稿費收入,稅后在萬元左右(指接受采訪時的2017年中),客觀講,在網絡作家當中,是中等略好水平吧。
7、怎樣看待網絡小說改編的網絡電視劇、電影、游戲?
我覺得,這個是需求量決定的,網絡小說改編是2013年開始的,我們也能看到一個情況,就是2013年之前,每年的電視劇、電影、網絡電視劇、網絡電影、游戲、動漫等改編的,真挺少的;而2013年之后,開始井噴。
改編少的時候,基本上都是編劇和導演自己動手寫劇本,但需求量突然增加了十倍、幾十倍,甚至上百倍的時候。這個人物、故事、情節的合理性,就遭受到巨大的挑戰。而好的網絡小說,在經歷過數字、出版、有聲等維度的檢驗后,是更為優勝的選擇。
我覺得,這個是市場需求決定的必然。
8、今后的工作規劃是什么?
我目前剛剛加盟一家新公司,但卻是老牌網絡文學企業,一家擁有近15年悠久歷史的網絡文學企業BJ天下書盟公司。
至于網絡文學創作方面,《禁術之王》將在今年9月初完結,小說全文將定格在200多萬字。新的小說,名字叫《面食世家》,將于今年9月中旬,開始連載,但具體簽約到哪家,目前還未完全確定。
9、怎樣看待現在的一些年輕寫手?
年輕寫作,真正踏下心來寫作網絡文學的,不多,但只要靜下心來的,90后和00后,已經有一定的知名度。感覺,大部分90后和00后網絡寫手或者網絡作家,都是要么感覺到網絡文學非常賺錢而進來賺錢的,要么,就是跟風模仿已成名大神寫作的,這樣的情況,對網絡文學行業沒有促進作用。
客觀的講,網絡文學作家作者有大幾百萬名,但真正能夠從網絡文學行業賺到錢,也就是稿費的,包括哪怕賺到幾十幾百塊錢的,頂多也就兩三萬人吧。幾乎是幾百里挑一。
10、怎樣看待現在網絡文學給一些平臺帶來的巨大資本?
其實,我覺得問題7已經很能回答這個問題了。補充一點的是,資本是追利的,網絡文學閱讀和改編權,目前正好是風向之一,而且過去4年來,每一年都增長量巨大,所以,被資本青睞和頭資,也是正常之理。但關鍵是,未來怎么保證這種增長,能夠持續。
11、怎樣看待網文平臺稱為培養IP的重要基地的這個現象?
網絡文學作品,自從1997年開啟元年(注:后來,大家一致更改為1998年),20年來,已經產出1000萬部以上的作品,目前每年穩步在產出100萬部以上,但客觀的講,真正具備IP價值的,恐怕都不到1000部。這里邊,充斥著太多的跟風、仿作作品,一部作品火了,成百上千部仿寫。
今后,要想真正成為能夠持續產出IP的平臺,網絡文學網站成為真正的IP重要基地,網絡文學網站,要在各個題材,哪怕是冷門、小題材、小類別的扶持上加大力度,把真正有特色、特點,哪怕是微小創新的作品選出來。而不是每天充斥著大量的跟風、仿作霸屏,那樣,只會讓網絡文學止步不前。

冷得像風
董江波網絡文學評論專著《網絡文學十六講》,歡迎收藏閱讀,以及投推薦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