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的話:作者的話:為帶給您更好的閱讀體驗,建議可直接從本書正文卷開始閱讀。
(鍥子內容不似玄幻風格。主線劇情吸引閱讀興趣,回頭再讀鍥子亦可。)
………………………………
凌晨。
凌云從睡夢中猛然驚醒。
愕然發現眼角還殘留著淚水。
頭腦仍感昏沉,揉揉眉頭,起身披上衣服。
緩步走到陽臺上。
抬頭仰望起滿天繁星。
夜風微涼。
頭腦漸漸清醒,不禁陷入到剛剛在夢中與亡妻相見的思緒之中。
……
凌云是一個孤兒。
自小被福利院收留撫養。
從他記事起,生命之中只有來自福利院中老師們的關懷照顧。
然而凌云并不嫉妒那些擁有幸福家庭,從小在父母關愛之下成長的孩子們。
他不認為自己身為孤兒的命運有多么不幸。
因為他知道這世上還有很多孩子雖然有父母親關愛,但卻生活困苦,吃不飽、穿不暖。
凌云心性善良,對撫養他成長的福利院老師們懷著深厚的感恩之情。
他立志長大成人也要投身慈善事業來報答撫養關愛他的這個社會。
走進社會,凌云意識到那些生活在貧困山區的孩子們從小受不到良好的教育。
長大之后缺乏同齡人應當具備的知識、技能,自然就業艱難。
對社會盡不到多大貢獻的同時也使得他們仍舊無法擺脫貧困的命運。
這是惡性循環。
凌云認為幫助貧困地區脫貧致富的根源就在于青少年教育。
畢業工作幾年之后,凌云攢夠積蓄創辦了一所愛心圖書館。
他把圖書館的大部分收入都用來購買適合青少年的科普讀物、輔導教材。
自費前往貧困山區捐獻給當地的希望學校。
在一次贈書的時候,凌云認識了志愿來到山區任教的紫薇。
兩人相識以后沒有多少花前月下的卿卿我我。可彼此心靈間的契合卻更勝于信誓旦旦,海枯石爛的承諾。
兩年后,凌云和紫薇步入了婚姻殿堂。
心心相印的愛情并不需要經歷多少轟轟烈烈,只需在平平淡淡的生活中恪守彼此關懷的那一份真與善。
凌云奔赴山區贈書的旅途從此有了紫薇相伴。
每當看到孩子們那期待的目光。
親耳聽到“謝謝大哥哥、大姐姐”那最質樸的感激之言。
就是這對志同道合的小夫妻收獲的最大快樂。
……
奈何天不從人愿。
癌癥帶走了紫薇年輕的生命。
紫薇離去已經五年了。
凌云本已從最初的沉痛失落、難以自拔的狀態中逐漸走出了陰霾。
慢慢學會了讓時間撫平創傷,努力將全部心思都放回到愛心圖書館上面。
然而。
昨夜他做的這個夢實在太奇特。
使得凌云不得不開始認真思考有關靈魂的問題。
以前自己對于靈魂的認知是否真的正確呢?
夢境中發生的情景,不僅一切都顯得那么真實,更是有條有理如同記憶一般清晰具體。
凌云生來這三十三年當中還從未做過如此真實細致的夢。
那種感覺仿佛真的就像是紫薇遠在天堂的靈魂以某種未知的方式給凌云‘托夢’。
當然。
如果天堂真的存在的話。
……
凌云是一個無神論者。
他相信科學,相信進化論。
無論是華夏文明神話傳說中的女媧造人,亦或是西方文明基督教信仰的上帝造人,他都不相信。
他認為所謂的神明都是人為杜撰出來的而已。
可是昨夜睡夢中出現的這些記憶,卻顛覆了凌云以往對于靈魂的認知。
這個夢仿佛做了一整夜之久。
夢中的凌云似乎經歷了與紫薇相識相知的過程。
起初夢中的他好似一個旁觀者一般,看著多年來一幕幕的往事,那對凌云和紫薇兩人而言看似平淡卻無比珍貴的共同經歷。
夢境中,紫薇勸說凌云應該放手了。
要堅強的學會把對她的思念深埋于記憶深處。
人生應當樂觀積極的向前看。
不該總是消極的活在對往事的回憶之中而放棄自己應有的幸福生活。
紫薇說自己這輩子能在茫茫人海之中與凌云相遇,從相識相知到共結連理,就已經感到十分滿足了。
逝去的就讓它逝去吧,天人永隔的事實已經無法改變。
只能說造化弄人,二人有緣相戀卻無緣相守白頭偕老,這便是宿命。
……
夢醒后,對于紫薇的規勸,凌云絲毫不感到奇怪,因為他太了解自己的妻子了。
只是當凌云清醒之后,此刻腦海中不斷反復琢磨的卻是‘天人永隔’,‘宿命’,‘九泉之下’這幾個字眼兒。
難道真的是紫薇死后的靈魂在向我托夢嗎?
因為如果把夢境中發生的這一切,僅僅解釋成凌云自己潛意識之中臆想出來的假象,似乎又充滿了矛盾。
夢中前半段的記憶都是自己親身經歷過的,真實無比。
如果夢中的紫薇只是自己潛意識臆想出來的話,根本就沒有絲毫預兆。
……
在我生命中的最后時刻有你相伴,此生無悔。
即將離你而去,我只遺憾不能陪著你攜手走過生命的旅程。
只擔心我走之后你又重新做回孤獨的自己。
凌云答應我好嗎?
答應我你要盡快的走出哀傷。
答應我以后遇到好姑娘千萬不要因我而放棄好嗎?
只有你幸福我才會此生無憾。
回想起紫薇臨別前的囑托,凌云雙眼再次噙滿了淚水。
此時。
黎明前的第一縷曙光已從天邊升起,無聲無息的驅散了原本屬于黑夜的那一抹陰暗。
這不公平,紫薇你說離我而去沒有遺憾只是宿命使然。
可天人永隔不就是你我共同的無奈嗎?
宿命、天人永隔、九泉之下?
難道此時此刻你的靈魂真的還存在于陰間嗎?
這世上真的有陰間嗎?
難道我對于靈魂的認知都是錯誤的?
……
我不管什么是對什么是錯,什么是真什么是假。
如果世上真的有陰間、有天堂。
我此生最大的愿望——上窮碧落下黃泉,我一定要找到你!
如果你我之間這不可跨越的距離是肉體與靈魂之間的距離,那我寧愿舍棄這軀體,讓我的靈魂去尋找你,讓我們再次團聚!
當凌云有生第一次心底發出這如同山盟海誓卻又寂靜無聲的吶喊之時。
旭日東升中的一縷璀璨霞光照射到了凌云雙眼之中。
凌云沒有因為這光芒的奪目耀眼就閉目或者轉頭回避,反而是睜大雙眼緊緊盯著遠處那抹朝霞。
漸漸地,凌云仿佛從這縷霞光之中分辨出了一抹紫色。
這抹紫色由最初的晦暗難辨轉而愈加清晰明亮,它透射了凌云的雙眼,更透射到凌云識海內的靈魂之上。
慢慢的,凌云整個人都被映照成了紫色卻不自知。
然后凌云便失去了思維、意識。
他的身體逐漸開始羽化,最終整個人憑空消失不見。
![](https://ccstatic-1252317822.file.myqcloud.com/portraitimg/2019-08-06/5d48f0cbd80b5.jpeg)
九慮
筆者看到不少資深‘試毒員’帖子上說新手作家最好不要寫序文、鍥子之類的東西。因為凡是鍥子一類的內容,直接勸退讀者的功能十分強大。 可是暫時還想不到應該把鍥子這部分內容安排在何處更為妥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