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是誰散播了消息,此案越鬧越大,只道是翊王府中寵妻滅妾,短短兩日,衍生出各種版本,轟動京師。
先前與張公公有關的那個案子也被舊事重提,翊王妃進宮求了太后,無奈肖氏的父親剛剛升職,正三品府尹,入了京府衙門,新官上任三把火還沒放,帶著身孕的女兒就被毒死。隔天便在朝堂上告狀,皇帝當著一眾朝臣的面怒斥楚逸,讓他回去閉門思過半月,并下旨要治翊王妃的罪。
眼見事態控制不住,太后差人去了趟御書房,只說無論如何留下翊王妃一條命,其他的任憑處置。
圣旨很快送到了大理寺和翊王府:
翊王妃何氏,失德失行,罰往京郊“通神寺”,剃度出家,靜心修佛,為無辜喪命的肖氏和孩子賠罪祈福,終身不得離開。
翊王在府中閉門思過半月,歌舞酒宴一概不許,準許休妻,三年之內不得再娶正妻,肖氏以王妃身份下葬。
楚逸領旨謝恩后,將肖氏的喪事辦得體面。
于他而言,這些懲罰無關痛癢,不過是讓世人更清楚他“花心無能”的本性,半個月的時間晃一晃就過去了,不用早朝,不用應付討好他的官員,賞花逗鳥戲美人,過得悠閑自在。
翊王妃以后的日子就要艱難許多,眼下看似保住了一條命,實則終身受困,若是尋短見還會帶累家人,余生只能在青燈古佛旁苦苦熬過,倒真的不如一杯毒酒來得痛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