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死在那一夜,破敗廟宇外的小雨淅淅瀝瀝的下著,廟里的草席潮濕又透著寒氣。
她動了動因為缺水而干裂的嘴巴,眼睛里寫滿了不甘心和絕望,卻還是沒能發出什么聲響。
不知過了多久,小雨漸漸地停了,一個清俊的男子緩緩步入廟中,每一步都走的小心翼翼,仿佛怕驚動什么人。
他一眼就看到了她。
月光灑在她的身上,仿佛為她披上了淡色薄紗,就像很久以前那些夜晚,她安安靜靜的睡在那里,仿佛隨時都會醒來,揉著惺忪的睡眼問“師傅,今天要去哪里采藥?”
想到這里,男子的身形猛然一滯。
她不會醒過來了,自己已經永遠失去她了,這一切,都是因為自己的失算和大意。
如果早些發現計劃的漏洞,或者當初聽從她的勸告,一切就都來得及。
沈絮啊,沈絮,這場賭局,你終究是輸了。
“師傅,為什么我的名字叫月只?”沈月只頂著被墨跡弄成花貓一樣的臉,轉頭問正專心致志的扶著她的手教她寫字的沈絮。
“因為撿到阿月的時候,是個月色很好看的晚上呀,師傅就想到了一句詩,山月不知心底事。”
沈絮極耐心的解釋,又用他一貫溫柔的嗓音責備道“阿月練字又不專心。”
“師傅!那……那我為什么叫月只不叫月不知?”
沈絮聞言,輕笑出聲,瞇起那雙好看的內藏星漢的眸子,輕托下巴故作思考的樣子,沉吟片刻后仿佛下了極大決心似的“嗯,阿月此言有理,那以后阿月就叫沈月不知吧!”
“??師傅!!!!”
“哈哈哈哈哈。”
月只,?你可知道,你名字來源的詩,名字叫做千萬恨。
我為你起這樣的名字,就是要你知道,要你記得,你的滅門之恨。
彼時沈絮還在尋仙畔師從醫仙沈懿學醫,誓愿普救含靈之苦。
尋仙畔是沈懿為一心追求醫道遍尋名山大川后找到的一處避世桃源,這里四季如春,青山秀水,更有許多奇花異草供他研究藥理。遂在此處定居。沈懿原本是朝中醫官,因看透濁世人心轉求避世安寧。
沈絮是沈懿唯一的徒弟,沈絮的身世更是天底下只有他們二人知道的秘密。
沈懿性子孤高清冷,在朝為官時就有很多人對他的傲骨頗為不屑,只是因為沈懿醫術超凡而暫壓怒氣。沈懿心知此事,打定主意要辭官回鄉,奈何每每見到苦于惡疾的病人時,他總是無法說服自己就這么一走了之。
時也命也,皇后林景初難產,母子二人危在旦夕,皇帝迫于情況緊急,只得召沈懿入宮診治。
可為料想,即使是醫仙沈懿也未能保住皇后,只救下了小皇子。
沈懿經此一事,閉門久不見客,約有一年光景后以醫術不精,愧對皇恩為由辭官回鄉,朝中原本就對沈懿頗有微詞的奸佞之人更是趁此機會誣陷沈懿,煽風點火,說他功不抵過,現在回鄉是逃脫罪責。
最終,皇帝認為沈懿功過相抵,每見沈懿便會思及喪妻之痛,準其回鄉,不得入朝為官。
沈絮就是那時候拜入沈懿門下的。
沈絮原本不是沈絮,他是當年皇后林景初難產生下的那個孩子。
而林景初,也根本不是死于難產。
沈懿入宮救治林景初時,保下她們母子平安,但皇后卻低泣不止,再三懇求沈懿帶孩子出宮。
朝中奸佞早已暗中得勢,當今圣上也不過是任人擺布的傀儡。
他們夫婦二人,雖然貴為帝王皇后,但卻終日惶惶于兵變造反的危機。前朝皇室怎可有血脈流傳,唯一心愿便是保佑兒子平安長大。
朝中暗流涌動,敵暗我明,為今之計只有將孩子托付給沈懿這個毫無權力,不慕榮華,不會引起敵人注意的小小醫官。
林景初心知此事事關重大,早與皇帝商量妥當,若沈懿答應,就替換孩子,讓沈懿帶出宮去。
若沈懿不答應,她們母子二人就會雙雙歿于難產。
沈懿一心治病救人,不忍孩子無辜殞命,只得答應下來。
皇后與皇帝舉案齊眉,相敬如賓,一縷芳魂就此消散,皇帝哀慟不已,皇后宮中親近宮人追隨皇后而去。
三年后,朝中政變,皇帝自縊,其余皇親男丁處死,女眷及老幼流放邊疆。
至此,沈絮就成了沈絮,沈懿的小徒弟沈絮,與朝中權貴毫無瓜葛的沈絮。
沈絮本性純良,心思細致,為人謙和尤其是他對于醫術那種刻苦鉆研的精神,深的師傅沈懿的真傳。
沈絮原本對其身世并不知情,他的師傅也按照先皇后林景初的遺愿不曾透露分毫。
直到悠閑避世的桃源闖進一伙官兵,命令他師傅入宮為現在的皇帝陛下診治惡疾,并揚言沈懿膽敢抗旨不遵他們就踏平尋仙畔。
沈懿心知此事兩難,醫好這個謀反的奸佞,自己良心難安,清譽必毀。醫不好這個奸佞,自己大概是要殞命當場,恐怕沈絮也難逃一死。
沈懿最終下定決心,叫來沈絮,讓他連夜逃走,并將自己壓在心底多年的秘密悉數告知了他。
沈懿決心與奸佞玉石俱焚,九泉之下亦能不愧對先皇后林景初的臨終囑托。
可惜,令沈懿沒有料到的是,他們未進皇城便遭到前朝權貴的追殺,前朝權貴深知沈懿醫術之高,唯恐他醫好皇帝惡疾,于是埋伏在皇城之外想要取沈懿之命。可是混戰中,沈懿原本在皇帝近衛的掩護下可以平安逃脫,但是眼見一支利劍朝沈絮破空襲去,沈懿下意識的沖過去把沈絮護在懷里,中箭身亡。
可惜令沈懿想不到的是,自己親手帶出來的小徒弟,前朝太子沈絮,竟然代替沈懿入宮治好了皇帝惡疾,深受皇帝賞識,成為了當朝最受皇帝器重的醫官。若是沈懿還活著,恐怕也會被沈絮活活氣死吧。
沈絮入宮為官時,左不過是個十歲的孩子,身上背負著國仇家恨,還有愧對恩師囑托的悔恨之心。他沒有一日不再思量如何復仇,沒有一日不想著救回自己的宗族親人,沒有一日不想著救出還在蒙受牢獄之災的前朝忠臣良將。
約是一年后的皇帝家宴,驃騎將軍鹿深在給皇帝祝壽時直言為前朝皇帝復仇,突然行刺,可惜皇帝拉過一旁嬪妃擋刀。暗衛救駕及時,鹿深被皇帝就地處決,鹿家上下三百余口滿門抄斬。
沈絮趕到將軍府時,只救下了被藏在花瓶中的將軍的小女兒月只。月只從小就很乖,聰明又伶俐。沈絮常常想,當初師傅看自己,是不是也是這樣的心情,看著孩子快樂的成長,心中言語萬千,但終究止于唇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