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馬寺的鐘聲已歇,這座北邙山下的莊嚴古剎又開門迎客,大老遠就能聞見香燭味道。門前栽著兩株石榴樹,掛滿沉甸甸的果子,此樹原產于西域,隨佛經一齊到的洛陽。
白馬寺建于漢明帝永平年間,為迎接攝摩騰和竺法蘭兩位西域高僧。二人感念明帝恩德,決意留在洛陽,普度眾生。白天講經釋道;夜闌人靜時,筆耕不輟,先后譯出《四十二章經》等佛家典籍。
此后,歷代住持都將譯經作為弘揚佛法的首要法門。
二百余年間,白馬寺香火鼎盛,拜佛祈福之人絡繹不絕。當然,大多都是洛陽城的達官貴人,販夫皁隸整日為生計操勞,自然沒閑心聆聽牟尼佛的訓誡。
這日,白馬寺迎來一位貴人,當朝皇后。身后跟著一大群黃門、宮娥,百余名披甲執矛的禁軍面容冷峻,寸步不離,皇后倒像是犯人一般。
住持安法欽領著眾弟子出門相迎。他擔心武士驚了香客,因此讓其在門外等候。雙方爭執許久,禁軍們這才勉為其難,將白馬寺層層圍住,并不入內。
白馬寺共有接引、大雄兩座寶殿,一行人穿過空門、無相、無作三座廟門,繞道七層浮屠塔,終于在大雄正殿坐定,殿后是一排低矮屋舍,乃是僧侶、香客所居。今日由于貴客盈門,閑雜人等都已出寺回避。
大雄寶殿供著釋迦,藥師和須彌三世佛,佛前立韋力、韋馱二將。寶相莊嚴,臥于蓮花座上,覆一層黃燦燦的金箔。佛面微微含笑,俯視蕓蕓眾生。座前是一方巨大幾案,三足金鼎散著裊裊檀香。
兩側是無數格木雕佛龕,供奉許多菩薩,尊者,佛陀,乍一看去,密密麻麻,不知有多少。
賈南風不通法理,她是來求子的。前些時候,她聽說西方有位觀世音菩薩,專司送子,頗為靈驗,于是動了心。自然,這些話是說與楊駿聽的,若非如此,怎能打消其心頭疑慮,準她出宮呢。
賈南風所求者,不是子,而是一個翩翩公子郎。
安法欽沒說幾句,賈南風便四處張望,顯得極不耐煩。安法欽心下不悅,礙于賓客身份,只得硬著頭皮講下去。
佛言:眾生以十事為善,亦以十事為惡。何等為十?身三,口四,意三。身三者:殺、盜、淫...
賈南風打一個長長呵欠,打斷道,善惡本就不甚分明,你又何必計較?言訖起身,道,觀音菩薩呢?本宮要拜上一拜。
依天竺形制,觀音菩薩本應在接引殿,但大殿早毀于戰火,菩薩只能屈尊萬佛殿了,萬佛殿乃近年新修,比原先大了一倍不止。
賈南風學著僧侶樣子,雙手合十,心里振振有詞。看著安法欽虔誠跪拜,甚是不屑,她乃皇后千金之軀,怎能對著一尊死氣沉沉的雕像屈膝?
賈南風繞著大殿四處查看,目光很快被兩側佛龕吸引。
佛龕里供奉著許多小人兒,還有些王侯將相的牌位。這些牌位小巧精致,高約三寸;佛龕形制差別萬千,皆用上等檀木鑿空為之,雕有帷帳、門扉,更有許多小小宮殿。
新立的一座,乃是武帝牌位,黃漆尚未干透,佛龕仿太極殿制作,造型富麗堂皇。賈南風抵近觀察,發覺其后似有暗格,便伸手去摸,竟抽出一方不及兩寸的牌子,當她看清上面字跡時,不禁“啊”地大叫一聲,只覺天昏地轉,幾乎無法站立,木牌咣當落在地上,磕掉一角。
上面刻著,“晉渤海殤王恢之牌位,晉太康五年六月乙未。”。
司馬恢是武帝第十七子,乃楊芷所生。這孩子聰明伶俐,深得武帝寵愛,不料兩歲時夭折,武帝夫婦很是傷心了一陣子。從那以后,楊芷再無所出。
賈南風怒道,“寶剎凈土,可也供奉如此邪穢之物?”
安法欽惴惴不安,道,“此乃太后數年前所立,武帝駕崩后,才搬到此處。”
賈南風連退數步,離那牌子遠遠的,以袖掩面,顯得惶恐萬分。
“扔了,扔了!這等邪物,也不怕擾了寺院清寧。”
“這是太后...”
“你若再行供奉,本宮立即拆了你這白馬寺!”
安法欽只得應諾。當年太后思子心切,茶飯不思,聽說白馬寺普度眾生,便在一天半夜闖進廟門,從懷中掏出一方小小牌位,央他供奉起來。依著佛家規矩,早夭小兒,身負冤債之人,萬不能受百世香火,安法欽面露難色。
楊芷神情恍惚,苦苦哀求,安法欽于心不忍,這才勉強同意。怕香客們見到,一直用黃綢遮擋,后來武帝牌位入殿,便將其擺在后面的暗格里。
后來,楊芷命人重修了萬佛殿,時常來上香。
賈南風暫時不想計較,她還有更重要的事要做。她屏退眾人,穿過大殿,徑直向后堂走去。
司馬瑋已等她多時。
想起賈南風,司馬瑋就覺得骯臟,這位皇嫂不守婦道,妒性奇大無比,對權力有種變態的癡迷,當太子妃時就好幾次險些被廢,如今成了皇后,更是變本加厲,甚至連小叔子都敢勾搭。
司馬瑋本不愿來,苦于有把柄在她手里,這人行事詭異,為達目的不擇手段,他不得不來。宮中的事,他都已聽說,幽禁只是廢后的第一步罷了。這時候賈南風找他,還能為何。
賈南風一見到司馬瑋,頓時面如桃花,步姿妖嬈,令司馬瑋說不出的惡心。見對方面色冷峻,賈南風不再惺惺作態,開門見山道,“我要你回荊楚帶兵,清君側。”
“你是不是被關了幾日,失了心智?清君側,與謀反何異?”司馬瑋嚇得面如土色,謀逆可是夷三族的重罪。瘋了,這人肯定是瘋了。
“我會奏請陛下寫一道密詔,讓你楚王名正言順的領兵進京。”
司馬瑋仍是戰戰兢兢,他雖看不慣楊駿掌權,卻也不會冒著天大風險起事。
“茲事體大,須思慮周全才行,容我些許時日。”
“大丈夫當行事果決,豈能瞻前顧后。我能容你些時日,可楊駿會容大晉幾時?前朝之鑒,歷歷在目。別忘了你司馬家是如何得來的江山。”
司馬瑋仍是猶豫不決。
“你資歷淺薄,自然不能一呼百應,我已密告汝南王,他會率領豫州兵,與你合軍一處。”
“老匹夫膽小怕事,豈能同意?”
“身為司馬家子孫,護衛社稷乃是本分。況且,他與楊駿勢同水火,自不會拒絕。”
“此事你知我知,萬不可告與旁人。明日朝廷會下一道詔書,命你出鎮封地,你定要速速離去,不得耽擱,遲則生變。”
就在賈南風滔滔不絕時,司馬瑋開始權衡。他也不甘心大權落于外人之手。楊駿這人志大才疏,盡用些奸佞之臣,把朝堂搞得烏煙瘴氣。
司馬瑋問道,“假若楊駿緊閉城門,挾天子令諸侯奈何?”
“楊駿懦弱無知,在諸王中毫無威信,響應者必定寥寥,有我在內宮,他不敢輕舉妄動。司馬諸王畢竟同氣連枝,誰會支持一個外人?”
“事成之后呢?”
“由你和汝南王替代楊駿輔政,我退居內宮,再不問政事。”
司馬瑋陷入沉思。他絕不相信,野心勃勃的賈南風會就此收手,但他有足夠把握,有他在,賈南風掀不起什么風浪。片刻間,他已暗下決心,若賈南風果真作罷,那就老老實實做她的皇后;若賊心不死,就除之而后快。
當然,賈南風亦不相信,司馬瑋會成為尹霍之臣。
“為了你司馬家,本宮可是操碎了心吶。你還不來好好服侍本宮?這床...好生硌得慌。”賈南風橫臥榻上,搔首弄姿,對司馬瑋吟吟含笑。
“皇兄怎會娶了你這個蕩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