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情小说吧_好看的小说免费阅读_红袖添香 - 阅文集团旗下网站

首頁 歷史

重行三國

第二十五章 身臨險境滯柤中

重行三國 香光莊嚴 4029 2022-06-22 13:39:00

  太極殿,從荊州送來的戰報,讓魏國的朝臣們爭論不休。令司馬懿都始料未及的是,朱然竟然在正月,沿陸路進攻柤中,而不是像往常一樣選擇夏秋之季。

  不過,司馬懿馬上明白,這是孫吳針對于臬行離間計,對孫吳二宮之爭拱火的一種報復性進攻。

  大殿上,大將軍曹爽道:“據征南將軍王昶送來急報,此次逆吳由朱然率軍五萬,由當陽陸路直趨柤中,該如何退敵?”

  太尉蔣濟道:“大將軍,朱然不過是來劫掠人口,不能久持。不若令柤中人口北渡漢水,朱然一無所獲,必然退兵。到時乘勢斷其后路,再正面擊之,朱然可破。”

  曹爽道:“聽說柤中土肥水美,夷王梅敷人口眾多,如此大規模遷移,勞民傷財,怕是不太穩便。”

  蔣濟道:“將百姓遷至漢水之北,不過是堅壁清野,吳人目的不是拿下柤中,而是搶奪物資和人口。朱然在柤中不能久持,待彼回歸之時擊之,必然獲勝,此兵法所云擊其惰歸也。”

  曹爽復問司馬懿道:“太傅也曾任荊州都督,蔣太尉之計,可行否?”

  司馬懿道:“大將軍,向者吳人犯我荊州,都是沿漢江水路而進,如今棄其長而用其短,朱然此行目的,正如蔣太尉所言,不過是來劫掠柤中人口和物資。老臣以為,蔣太尉之言甚善。”

  曹爽道:“柤中地區土肥水美,人口眾多,向者朝廷又明令襄陽太守在那一線修筑險隘,加強防守,方是長久之計。”

  司馬懿道:“柤中實為險地,吳人占住不能持久,我國占住,只要防住吳人劫掠,這地方就是我大魏的。”

  曹爽道:“不若令于臬在柤中拒敵,擊退朱然,王昶總各路軍馬,守住襄陽要路,然后再斷朱然歸路,豈不大妙?”

  司馬懿道:“不可。照大將軍所言,若朱然用兩萬人控制漢水,三萬人在漢水之南與漢水之北我軍對峙,再用一萬人進犯柤中,于臬退無歸路,必為朱然所擒,則襄陽危矣。”

  曹爽道:“不然,柤中多山地,利于防守。既然于臬號為揚武將軍,可令前往拒敵。王昶斷朱然歸路,必然獲勝。就像前次蜀軍拒我大魏于興勢一般。”

  司馬懿正欲開言,忽見夏侯儒越眾而出,道:“大將軍此計,看似圓滿,實則不通。此戰和興勢之戰不同。興勢之戰,我軍出駱谷,補給線太長,又被堵在谷口,兵力展不開。況蜀兵無后之憂。若大將軍以此在柤中實施,于臬退無歸路,到時只怕保不住柤中,襄陽也會落入敵手。”說完,劇烈咳嗽起來。

  原來夏侯儒回朝之后,身體日漸衰弱,如今已是抱病上朝。他一不忍自己女婿陷入險地,二則不想讓曹爽指揮失誤,是以出班勸之。

  曹爽道:“老太仆既然身體抱病,可在家靜養。我如此行兵布陣,也是想讓于臬在襄陽立功。我意已絕,不必再議。”說完,目視曹芳。

  司馬懿道:“既然大將軍執意如此,可令荊州軍水守住三洲口,防東吳水路來犯襄陽,王昶派一得力大將,守住臨沮要路,又可令一奇兵出新城,依吳軍動向而動。還請大將軍采納。”

  曹爽道:“既然太傅建言,豈有不納之理。就依太傅。”

  新野,征南將軍府,收到朝廷旨意的王昶夏侯威等人,見到曹爽的用兵方略,都大感意外。

  王昶道:“如今揚武將軍、襄陽太守于臬在襄陽拒敵,襄陽郡丞和各曹做好遷移百姓之事。各位諸將,李輔要做好防止西蜀沿漢水東下接應東吳準備。新城太守州泰,我與你三千精兵,從新城伺機而動,或進秭歸,可襲擾西陵,或接應于臬,可相機而動。蒲忠將軍,你引五千軍,守好臨沮小縣,不讓朱然偏師由此路接應。李興,你率領水軍,拒住襄陽三洲口要路。王經守住夏口,以防武昌來兵。夏侯使君,你引軍二萬,助守襄陽,不得違令。”

  祁口,朱然軍營,朱然與其子施績在營中,等待各將集合。這祁口是祁水注入夷水交匯處,過了此地,前面就是柤中。

  柤中在漢江通道西側荊山之麓,境內有夷水和蠻水兩條支流,東與襄陽郡宜城、中廬兩縣相接。此前諸葛瑾等人在四年前曾進兵于此,被守住險要的張特,在等到于臬援兵擊敗,并且被李興阻斷歸路,如若不是漢江船快,差點大敗。

  如今朱然又從當陽一路來進攻柤中,主要還是孫權因馬茂謀反,孫權憤怒。朱然在正月進攻柤中,只因于臬離間策反馬茂,出于報復,特為孫權出氣。

  見眾將會齊,朱然道:“諸位,按照昔日進兵,我等一般是水漲船高之時去奪取魏國襄陽。方才開春,我等由陸路而來,由當陽進取柤中,實際上就是兵法所言出其不意。若得斬殺魏襄陽太守、揚武將軍,就是大功一件。”

  朱然座下,孫倫、呂據、譚正、鐘離茂、許旻等,一齊抱拳道:“我等皆聽朱將軍號令,早日攻克柤中,進取襄陽。”

  朱然道:“諸位,今日進兵,我等皆從陸路而來,還須有水軍接應,施績,你帶鐘離茂將軍和許旻將軍引二萬軍,沿漢江巡哨,截住襄陽、夏口魏國水軍,使二處不能會合。同時接應呂將軍,截住漢江沿縣之兵。”施績領命去了。

  朱然又對呂據道:“呂將軍,你帶本部人馬,我再給你一萬人,當住夷水以東魏國襄陽各縣兵支援柤中。”那呂據領命去了。

  朱然又對孫倫、譚正道:“我與孫將軍、譚將軍,以二萬人直入柤中,若于臬小子在柤中,正好就地擒之,綁赴建業,當陛下之面,碎尸萬斷,以泄陛下之恨。”

  孫倫道:“細作來報,聽說魏正準備遷柤中萬余家北渡漢水,堅壁清野。朱將軍,我等如何進兵?”

  朱然笑道:“我們在正月突然進攻,魏軍準備不足,況柤中萬余家遷到漢水以北,行動必然遲緩,我軍今晚休息一晚,明日可急進柤中,追隨柤中百姓,就地搶奪人口物資,乘勢直取襄陽。”孫倫譚正得令,出帳準備去了。

  朱然由當陽進犯荊州之時,于臬也展開了行動。他并不在襄陽,而是和徐質、于詮、乙修、張特共一萬人,在中廬縣內,往柤中進發。朱然在祁口排兵布陣之時,夏侯威二萬軍進入了襄陽,稍作休整之后,夏侯威派李緒引五千人,向中廬縣進發,以接引于臬退路。李興守住漢江三洲口要道,漢江沿岸各縣,則閉縣自守,以拒吳兵。于臬所引一萬軍,已在祁口東邊綠林山,一個名叫團山的地方伏下,準備在確定朱然軍營之后進行夜襲。斷定朱然會在祁口扎營分兵,卻是鄧艾所算。不想果如其言。

  此時已是亥時中刻。正月的柤中,在晚上透著絲絲寒意。于臬見眾軍已飽食,便召集徐質、于詮、乙修、張特商議。于詮道:“已經探明,朱然在祁口扎營。其中高家臺是朱然大營所在地。譚正所部,扎在趙家營一帶。孫倫所部,扎在同家咀,中間隔祁水和朱然譚正相通。”

  于臬道:“既然已經探明,諸位,對進兵有何高見?”徐質道:“可見朱然是沿祁水兩岸扎營。若先攻譚正,朱然和孫倫必分兵來救,我軍過不了祁水,就會被吳兵反攻。我們首先要有一支部隊渡過祁水才行。”

  張特道:“聽說朱然還在大營外派了巡哨,在祁水入蠻河口,還駐有五百人的水軍,于將軍不得不防。”

  于臬道:“二位將軍所言,俱是實情。依我之見,由于詮帶領精兵五百,在朱然上流頭渡過祁水,就搭起三座浮橋,乙修將軍率軍五千,走過浮橋,去襲譚正之營,只待孫倫營中火起,朱然派兵接應時,趁亂一鼓殺出,隔一營燒一營。徐質將軍與我,率軍三千,去沖突孫倫大營。張特將軍卻率兩千人,沿祁水而下,射住朱然五百水軍,然后在這綠林山口燒起火光濃煙,接應我與徐將軍渡過夷水。各軍只在燒糧,殺傷朱然軍生力。不可久戰。然后俱在蠻水北岸會合。”眾將稱是,俱各準備去了。

  卻說朱然在亥時末刻,挑燈夜觀兵書,正準備安睡,忽見對岸孫倫營中火起,人喊馬嘶。不一時,親兵來報:“有魏軍襲營。”

  朱然大奇:“如何此時還有魏軍?是何人所部?再探。”那親兵去了。朱然走出大營,遙見對面孫倫營中,火光沖天。朱然急令稍安勿動,等親兵回報。

  于臬和徐質,挑開孫倫營中鹿角,一涌而入。眾軍發喊,就于營中放起火來。孫倫正欲出營觀看,于臬馬快,早沖到帳前。孫倫眾家兵舉起盾牌,護著孫倫,往祁水邊浮橋撤退。于臬帶領眾親兵,躍馬使槊,隨后追殺。孫倫一名親衛長搶到近前,于臬一槍用老,和那親衛長二馬相交,于臬掛槍在騎,閃過那親衛長搠來長槍,隨手抽出那锏來,只見黃光閃處,正中那親衛長面門,打得面目全非,墜于馬下。

  眾軍見于臬殺了一名親衛長,士氣大振,發聲喊,一齊追殺孫倫。

  徐質手持大斧,狠劈狠砍,早已殺死七八名吳兵。孫倫在火光之中,不知魏兵多少,乃拔劍在手:“諸位,隨我沖過浮橋,和朱將軍會合。”眾將死命保著孫倫,丟下馬匹器械,去爭浮橋。

  于臬和徐質隨后掩殺,忽見祁水下流頭駛來數艘大船,原來是朱然水軍接應來了,那水軍守住渡橋,船上亂箭射下,阻住魏兵。張特來到,一千火箭手,一齊往船上放箭,船上火起。張特就近追射孫倫敗軍。朱然此時已來到祁水岸邊,見了于臬旗號,方知是于臬夜襲,他急令弓箭手朝對岸亂箭射住陣腳,保著孫倫所部過河。

  于臬令魏兵往浮橋上投射火箭,點著浮橋,此時正是正月天氣,浮橋水尚淺,朱然就令士兵脫下鎧甲渡河。

  卻說譚正見孫倫遭襲,也急引兵前來接引,不想左有乙修,右有于詮,兩路人馬俱來搶營,眾軍大亂,譚正不能止。乙修和于詮就在譚正營放起火來。

  于臬和徐質正追殺敗軍,忽見張特后軍自亂。原來卻是呂據見朱然營中起火,急率人來救。朱然拔劍在手,督促吳兵返過浮橋,來截擊于臬。

  于臬見吳兵勢大,便令退軍。朱然孫倫之軍,俱是吳兵精銳,戰力極強。于臬急引軍當住呂據兵馬,張特軍穩住陣腳,射住吳兵,同徐質一道,保著于臬往綠林山而行。

  乙修和于詮見了,奮力向前,搶奪譚正大營。朱然見于臬已退,乃麾軍來救譚正。乙修和于詮所派親兵,遠遠望見朱然旗號,急忙吹起號角,乙修和于詮將魚油和鹿角撒于地上,就地放起火來,形成一道火墻,阻住朱然軍,二人卻引軍急退,趁夜渡過蠻水去了。

  朱然見于臬軍已退,不再追擊,派人清理傷亡。此次夜襲,于臬軍殺死吳兵八百多人,其中孫倫親衛長被擊碎面門,慘不忍睹,死于非命。于臬軍只被射死五十多人。

  孫倫和呂據譚正,來到朱然營中議事,面有慚色。朱然道:“勝敗乃兵常常事,此是我輕兵無備。讓于臬那小子占個小便宜。我兩萬大軍尚存。我從于臬行軍跡象來看,他兵力不足,傳我將令,所有軍士,須整兵嚴甲,枕戈待旦。”

  正商議間,有人來報:“不知何故,綠林山方向火起,將山口燒得通紅。”朱然出營來看,果然見綠林山花門樓方向火光沖天。朱然觀看良久,道:“此必是于臬詭計。不必理會。”

  原來這正是于臬之計,他命張特在山口燒起大火,吸引朱然注意,自己卻和徐質趁著夜色,尋到木板小船,趁夜渡過蠻水去了。

按 “鍵盤左鍵←” 返回上一章  按 “鍵盤右鍵→” 進入下一章  按 “空格鍵” 向下滾動
目錄
目錄
設置
設置
書架
加入書架
書頁
返回書頁
指南
主站蜘蛛池模板: 雅安市| 科尔| 天台县| 大田县| 裕民县| 濮阳县| 多伦县| 禄丰县| 县级市| 五河县| 毕节市| 襄垣县| 江永县| 乌鲁木齐县| 桦南县| 新密市| 武鸣县| 茂名市| 东安县| 随州市| 丰镇市| 樟树市| 汝州市| 靖江市| 慈溪市| 搜索| 灵石县| 延川县| 全州县| 彩票| 民和| 大邑县| 牡丹江市| 土默特左旗| 沿河| 阿拉尔市| 理塘县| 湖州市| 蒲江县| 清苑县| 永川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