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情小说吧_好看的小说免费阅读_红袖添香 - 阅文集团旗下网站

首頁 歷史

重行三國

第一章 三十功名塵與土(一)

重行三國 香光莊嚴 3103 2019-07-23 19:49:28

  楔子:公元219年,農歷已亥年,史上為建安二十四年。這一年是中國歷史走勢的重要轉折點。年初,劉備大將黃忠斬殺夏候淵,攻占漢中后,劉備自封漢中王。在荊州,關公水淹曹魏左將軍于禁所率七軍四萬余人,生擒于禁并斬先鋒龐德,威震華夏。后因曹操大將徐晃大戰關公于沔水,東吳大將呂蒙襲關公后方,奪占荊州,關公敗績,為東吳擒獲身亡。三國力量對比,從此發生了微妙的變化。于禁被關羽送往江陵關押,三萬多降卒食糧成為問題。關羽部下取湘關米,引發孫權不滿。孫權偷襲荊州得手,于禁等降將落入孫權手中,受東吳虞翻多次羞辱。曹操已亡,其子曹丕代漢,建立魏國。劉備為報關羽之仇,盡起傾國之兵伐吳。孫權為保江東,屈事曹魏。并遣送于禁等七軍將領歸魏。于禁從被擒到歸魏,正好兩年時間。公元221年秋八月十八日,遣還于禁等人的車駕,傍晚時分,和使者一起,來到了洛陽南門。

  “戒嚴了,走別的門!”洛陽南門被軍兵把得鐵桶相似,外面的人進不來,里面的人出不去。南門外,數輛馬車,在護衛簇擁下,緩緩前行。一位騎馬走在引路將官后的,是東吳中大夫趙咨。城里城外被擋住的士民們都好奇地遠遠看著,議論紛紛。以為是哪位顯要人物進京了。“我看不像,這個騎馬的像是東吳那邊來的。”“東吳來我大魏干什么?”“別亂說,看后面那幾輛馬車。里面的人,也不像是東吳的。”

  就在士民小聲議論之時,馬蹄車塵,在城南門外的護城河停住了。只見城內,一隊人在一穿紫紅色衣服的官員率領迎了出來,正是魏國太尉賈詡。趙咨下馬,朝站定的賈詡一禮:“東吳使臣趙咨,見過太尉。”賈詡笑笑:“德度遠來辛苦。”趙咨道:“既為使者,不敢言勞。”趙咨回頭年看了看后面幾輛馬車,欲言又止。賈詡道:“趙大夫所想,老夫已知,且隨驛官進城。”趙咨點點頭,從袖中拿出一封文書,遞給賈詡:“下官來此之意盡在此書中,還請太尉代為傳達。”賈詡收下點點頭,并不回話,朝后喊道:“來呀,送趙大夫一行至館驛。”又回過頭來:“待吾商議后,再做區處。”

  趙咨和東吳護衛,隨驛官去了,跟在后面的幾輛馬車停了下來。賈詡透過落日的余暉,依稀可見影影綽綽的士民正在指指點點。賈詡對著馬車道:“諸公遠涉江湖,車馬勞頓,隨我來。”

  洛陽是建安二十五年,公元220年修建,當年十二月,魏文帝曹丕將都城遷于洛陽。車馬緩緩入城。馬車中無一人作聲。最前一輛馬車,一位須發皆白的老者掀開馬車的遮幕,此人正是從東吳歸來的于禁。

  于禁看著新修的洛陽都城,恍如隔夢,眼角流出了一行老淚。兩年前,在許都,魏王曹操親自點將,命于禁領七軍救樊城之圍,如今歸來,江山改姓,主公已薨,曾為東漢王朝國都的洛陽,于禁感覺既熟悉又陌生,不由得思緒萬千。隨主公曹操南征北戰的情形在腦海中呈現。

  于禁,東漢泰山郡巨平人,字文則,中平六年末,公元189年,于禁與曹操相識。初平三年,公元192年,鮑信迎曹操領兗州牧,于禁與其黨俱封為都伯,屬將軍王朗。王朗向曹操推薦于禁。曹操召見于禁,拜軍司馬。隨后,于禁隨曹操討呂布、征袁術,戰張繡,破袁紹,一路升遷。封左將軍,假節鉞,爵益壽亭候,食邑一千二百戶。子于圭為列候。榮寵為外姓武將之首。

  “到了,請諸公下馬。”于禁正思索間,賈詡來到于禁車邊說道。軍士掀開馬車前簾,于禁老態龍鐘地下了馬車,和另外四人,走到賈詡面前,長禮一揖:“罪臣于禁等人,有辱上國體統,今回國受刑,請太尉成全。”

  賈詡看了一下須發皆白,身形枯槁的于禁,扶了起來:“文則老弟,何必如此自責。”眼神中既有憐惜,但隱隱中透出一絲不易覺察的鄙夷。

  于禁久為大將,豈有不察覺之理。他再施一禮:“請太尉轉達天聽,禁等喪師辱國,就在此待罪。”賈詡安排了于禁等人住處,道:“文則言重,東吳有書在此,某現就去遞交,過后王司空與諸公一見進食。”賈詡去了。

  于禁在官員安排下洗漱一新,換了一身衣服。于禁察覺到,這些侍奉他的人雖然十分客氣,但眼神中卻透出無法掩飾的鄙夷。于禁心如刀割,待官員起起離去,他瘦削的老臉上終于又流下兩行老淚。這時,門外一位須發皆白,身著紫服的官員走了進來:“文則兄,你受苦了。”于禁仔細一看,原來是司空王朗。于禁出征前,王朗是大理寺卿,如今已位至司空。先前,正是得王朗舉薦,于禁才入曹操麾下,成為早年跟隨曹操的元老級人物。如今三十年過去,自己背負降將之名而來,于禁不由唏噓不已。

  二人見禮畢,王朗嘆道:“文則,你好糊涂啊。”聲音中飽含失望,又有著深深的責備。

  于禁看著舉薦自己的王朗,一股深深的悔恨涌上心頭:“禁愧負明公。”王朗示意于禁膝坐后,道:“樊城之敗,乃天不作美,非戰之罪。司馬仲達(司馬懿)與蔣子通(蔣濟)早已言明。然東吳送你歸國,卻讓陛下好生難堪。”于禁一臉茫然地看著王朗。王朗道:“東吳見劉備勢大,恐不能敵,這才將您等送歸上國,趙咨此次前來,向我大魏稱臣,奏章言辭謙卑,表面看是結好上國,實是拉大魏下水,并試探陛下對文則你的態度。”

  于禁一聽懵了:“若如此,我將何以自處。”王朗沒有正面回答,言道:“文則啊,自破黃巾以來,你我跟隨武帝凡三十余年,武帝對你寄望既厚,信任又多,后聽聞你被關羽所擒,而龐令明死戰,以死報國,兩相比較,武帝很是傷感。”

  于禁聽了,雙眼淚流,道:“武帝對罪臣如何看待。”王朗道:“武帝聞令明戰死,文則你投降,不由嘆道:‘吾知禁三十年,何意臨危處難,反不如龐德邪!’”于禁聽了,欠身于地:“武皇帝深知禁心,而禁有負于先帝。”

  王朗道:“我也是好奇,故有此問:文則為何降了關羽?”于禁道:“建安二十四年秋七月,禁等與令明率七軍四萬人欲解樊城之圍,不想十數日大雨,沔水猛漲,大水突至,七軍皆被水淹,禁欲力戰,見數萬將士,在汪洋中掙命,禁心不忍,為關羽所擒,實為水中數萬將士性命。”王朗點頭道:“后來三萬將士皆被送至江陵,并未殺害。”

  于禁道:“某在江陵,見關羽糧少,三萬將士食少,本想伺機舉事,不想呂子明白衣渡江,大事未起,又被擄至東吳,數受虞翻之羞辱。又聽聞武帝駕崩,新皇即位,禁至此無以自訴。”王朗道:“文則,我有一事不明,爾帶兵三十余年,既然大雨十余日,文則為何不移營高處?”

  于禁忽然不語。王朗見于禁不答,徐徐說道:“君被關羽所擒,已與投降無異。三萬精兵遭俘,荊州刺史胡修投降。河南孫狼、鄴城魏諷反叛。及陛下初祚,青州兵以為天下將亂,皆鳴鼓擅去。若不是賈景伯(賈逵)建議給他們提供路費、口糧,準許他們回鄉務農,青州兵必為內亂。”

  于禁沒想到自己被關羽所擒,雖未獻一城未建一策,卻和投降無異。想自己在日,軍紀嚴明,青州兵皆不敢動。不想自己陷于關羽,竟然有這么大的連鎖反應。王郎見于禁不言,繼續道:“陛下初登大位,不得不封朱文博(朱靈)為高唐候,增其戶邑,就是為了安青州兵之心,以鎮鄴城之安。”

  于禁道:“朱文博素為武帝所不喜,是某收其眾,嚴明法紀,此后,某一直鎮守鄴城,朱文博再不獨立帶兵,沒想到如今已封候了。”

  王朗見于禁仍不回答為何不移營,說話也就冷淡了:“如今文則歸國而令明殉國,反差實在強烈,縱某等亦不好力保。”

  于禁見王朗陡然間語氣突變,知道自己被關羽所擒,投降被坐實,已是百口莫辯,只得嘆了口氣,道:“明公是想知道禁為何大雨十余日,竟然不移營,非是禁不明兵事,禁亦知包原隰險阻而屯兵乃兵家大忌,漢江之水在西南,關羽不惜數百名百姓之命,決柳首渡口之堤,扒開黃龍、普陀、青龍等五道堰口,平地水深五六丈,使禁等軍營成為澤國。然禁實不能移營。”

  王朗大奇:“你是左將軍,假節鉞,為武帝所鐘愛,出征得以自專,為何不能移營?”于禁欲言又止,道:“敗軍之將,不敢言勇。若蒙陛下召見,禁雖死無恨。”王朗想了想,睜大眼睛道:“你是說有人不讓你移營?”于禁不言,王朗道:“此時已到用飯時間,文則,請。”

香光莊嚴

不知道為什么發不出,以前發了幾章,又刪除了。現在是重發

按 “鍵盤左鍵←” 返回上一章  按 “鍵盤右鍵→” 進入下一章  按 “空格鍵” 向下滾動
目錄
目錄
設置
設置
書架
加入書架
書頁
返回書頁
指南
主站蜘蛛池模板: 巴林右旗| 柳河县| 顺义区| 新河县| 罗定市| 景德镇市| 大竹县| 斗六市| 图们市| 固安县| 阜阳市| 启东市| 襄汾县| 新余市| 泰和县| 广丰县| 信宜市| 西林县| 正安县| 东方市| 湄潭县| 新野县| 白玉县| 通城县| 桐城市| 阿拉善右旗| 扶绥县| 永丰县| 新丰县| 色达县| 霸州市| 海原县| 广州市| 道真| 汉中市| 利津县| 福海县| 郸城县| 榆社县| 大理市| 池州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