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風如刀,滿地昏黃。大澤境饒州境內,有著聞名大陸的三座圣山三清山、龍虎山、白鹿山,三座山彼此相去四百里形成三才之勢。三山自腹中心一直延伸之最西北都是大澤湖。
相傳大陸的道教便是從此處誕生。無論各國戰亂如何,此處都未曾受到侵擾。
而鐵戈國最早的起義根據地就在饒州境內。鐵戈國以八卦象形劃分為八境,乾,坤,離,坎,艮,兌,震,巽八大境。其中兌境范圍最大取之為大澤境。
鐵戈國依據先天八卦劃分境域,大澤境即對應的就是鐵戈國的西北方。
歷經一個多月的時間南隱終于進入秋季之際踏上了三清山。剛進山林便看到一處絕壁橫空,絕壁之上便刻寫出幾行大字。哪怕是相去深遠依然清晰可見。當真是鬼斧神工之跡。
三清可是等閑地,巨制隨云入九天。
險徑逶迤接棧道,大峰壁立借霧翻。
司春神女應有意,怪蟒出山待客還。
遍地青松皆俯首,笑迎四海旅人間。
而落款只留下四字而已,荒村野鶴。沿途南隱早已打聽三清山乃著名神仙遺跡。傳說猴王就成在這里修煉道法留下傳承,又有傳說佛教羅漢曾經于此處成就羅漢法身。總之各種光怪陸離的傳說都是在說三清山的神秘歷史。
在來之前陰魂宮也交代到達此地無比持敬畏之心,交付完信件之后。等待黑鴉傳訊便是。
深紅的楓葉從山路飄過,即便是入秋此間的蟲鳥也是不停的吱吱呀呀呀的叫喚。沒有一絲人間喧鬧,有的只是大自然溫和的放松,溫和的呼吸。
南隱此時正感受這這種奇妙的意境,不是大海那般無時不刻的拍打廣闊浩浩,波濤驚絕,沒有此起彼伏的連綿。只有落葉冥冥,蟲聲寒噤,孤峰挺立……
“少俠好心境吶。我觀少俠對這自然之道的親近十分契合我們道教修行之意啊。敢問家里可成是有我道教前輩指導?”待南隱脫離神思游離之時,會過神來才發現身旁已經站立一個身穿青白道袍的中年道長。
“還教道長知曉,早年小子已經沒有長輩在身邊了。深得道法精妙的長輩又怎么會有呢。至于這心境完全是心神為神山所吸引吧?!蹦想[苦笑回答道。
“是貧道失言了,人世難料,更何況如今又不是百十年前了。還望少俠勿要為往事掛懷,這世間生死離散皆暗合定數,時事造化實不可為我輩強求?!敝心甑篱L嘆了嘆氣。
“小子也是知曉如此道理,但是靜心之下便覺萬物皆是有情,更何況像我們自小受人情孕育出的血肉?只要停下來那么一會,有哪個不會聯想過往?”南隱無奈回應。
“這……還未問及少俠來此地是有什么重要之事嗎?”中年道長也不好繼續接答下去,干脆轉移話題。
“難道小子就不能是來朝拜神山的嗎?”南隱不禁笑了一笑。說完,已經明白了此時已經黃昏漸暗了。朝拜的香客早就下山去了。道長看著南隱尷尬模樣也是笑了一笑。
“現在時候也完了。下山怕是不便,少俠要是不介意的話。就到我們教觀落腳明日再做打算如何?”中年道長也不好讓南隱一直尷尬下去。
“如此甚好,甚好。”南隱看天色已經下去了。交付信封之事怕是也耽擱了道長的修行了。明日再做吧,反正已經一個多月了。
至于為什么不是黑鴉傳訊,南隱也未曾想明白。自己從巽境跨過乾境到達這大澤境饒州,由于出入江湖很多事情做法不夠果斷老練,吃的可不是一點點虧。光是遇到的小偷扒手把腳趾頭也算上也數不清。所幸憑借自己練習《頓悟篇》五感是普通人的幾倍。才沒有被人得手,饒是如此南隱也還是被騙的身無分文了。
如此才會已經過了巳時還繼續上山,身上已經沒了盤纏住店了。十幾里的盤山路耗費的時間加上剛剛的走神已經到黃昏了。
道長帶領南隱走一處小路,幾番轉折也就到了蓋了十幾間木屋的住處。住處簡樸,只有一個蒲團,一把木盆,兩個竹杯,然后一只瓦壺。連一個鐵器都沒有。
“少俠稍等片刻,我去取一床被褥來,山上比山下還是冷上一些。”中年道長對南隱說到。
“有勞道長了?!蹦想[抱拳說道。
“幫助來觀里的香客本就是我們應盡的義務,少俠不必多禮?!敝心甑篱L擺手道。說著就出木屋去了。
南隱也把包袱擱下了木桌。摸了摸桌面,發現此處即便是沒有人住也是常常被人打掃的啊。隨即便被一串字跡吸引。
真常之道,悟者自得。
字跡與桌面木紋契合竟然難以發現。要不是剛剛觸摸還真難發現,這字跡看著實在是普通至極像是隨便刻在上面的一樣,讓人看了一眼就忽略掉。若不是南隱因為突然發現哪里會如此印象深刻。想到這里南隱也開始覺得三清山的高深莫測了。
隨即也圍著這木屋轉了起來。仔細查看之下,也發現了許多斷斷續續的經文。分別是:
雖名得道,實無所得。
內觀其心,心無其心。
便遭濁辱,流浪生死。
寂無所寂,欲豈能生。
斷斷續續有的刻在床榻,有的刻在墻壁,還有寫在杯子底下的。完全沒有什么邏輯。轉了一圈之后發現沒有什么東西了也就坐下來了。閑來無事就拿起水壺往土爐子升起火,燒起了水來。
而這個時候中年道長也取來了一床藍白色床褥。交代了南隱夜間不要亂走后就走了。
南隱雖然心里多少有些疑問但是也沒問。待明日再探索。南隱也愈來愈對這三清山好奇起來了。
壓制下了思緒的波動,南隱就盤膝坐下來了,修習《頓悟篇》起來了。南隱絲毫沒有察覺到,待他閉上眼運行起《頓悟篇》時瓦壺冒出的白氣卻是不斷地飄向南隱化作縷縷紅霞,被南隱吐納……
若是中年道長此時看到必定驚呼:“這是師叔祖的《降本流末之術》!”
只是此刻的南隱與中年道長都未發現。南隱一夜坐完只覺得這一晚《頓悟篇》似乎是有點不同。一夜下來竟然有中意猶未盡的感覺。只能歸功于三清山的神妙了。
起來便已經發現昨晚水壺的水竟然已經燒干了,而自己依然沒有多少口渴之感。啞然,只當是自己剛剛到來心感三清山的神秘強大沒有多少戒備,卻不知道從一開始南隱的心身已經融入了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