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情小说吧_好看的小说免费阅读_红袖添香 - 阅文集团旗下网站

首頁 短篇

我家門前有條河

我家門前有條河

亦木易水 著

  • 短篇

    類型
  • 2019-07-17上架
  • 99901

    已完結(字)
本書由紅袖添香網進行電子制作與發行
©版權所有 侵權必究

第一章 我家門前有條河(代序)

我家門前有條河 亦木易水 1754 2019-07-17 09:09:34

  清清地、緩緩地,自門前流過的是那條承載著童年的小河。

  家鄉是一個小山村,周圍是連綿無際的山巒,久居其間,無法分辨哪里是起點哪里是終點。在起伏連綿間,有一塊凹進且平整的地方,便存放了這小小的村落,山勢低緩的一面由不知哪一輩勤勉的鄉人鑿開一條通往外面世界的通道。

  小河自村中心流過,沒有夢境中的那般美麗。河道窄窄的,流量也不大,當然夏季雨水充沛時另當別論,若冠之以學術名詞“徑流量”來評說自是微不足道。河的兩岸不是青青的河堤,而是兩道石砌的河沿,青灰的礫石彰顯著歲月滄桑,與之相配的是兩座不知何年修建的石橋,質樸而穩重。石橋上焊接著粗線條的鐵管欄桿,常年漆著深綠色的油漆,閑散的村人或孩童時常或倚或坐在橋欄桿上,扯扯閑篇,思考人生。如此看來,雖然是“小橋、流水、人家”均已具備,但隨風而起的塵土和偶爾傳來的馬達聲卻難以讓人體驗到詩人所傳達的那般意境。能夠為這小河帶來一點慰籍的倒是岸邊那兩排粗壯的白楊。

  因村落的地勢原因,河水自東向西奔流,這對我此后地理知識的學習增加了不少困惑。河水源自山澗溪流,常年水流不斷,流量雖小,卻也清澈,河中的魚蝦,成了村中家禽的美食。于是,河水舒緩之時,便可見河道中成群的鵝鴨覓食,就連岸邊白楊樹上棲息的鳥雀也時不時飛落河道,找尋些許美味。

  清清的小河是我孩提時代的樂園,一條短褲,套個背心,赤著腳,提著只大口的玻璃瓶,便全身心的投入到小河的懷抱中,捕魚、抓蝦……即使背著書包上學了,包中也總有那只大口玻璃瓶。每當夏季雨水充盈之季,小河自是另一番景象,平日里恬靜的小河一刻間也似乎有了些脾氣,夾雜著往日河道中瘀塞的柴草,一路吼了過來。雨季一過,流量便開始減緩,此時便真正成了小孩子的天下。那時候,小河中、河岸上全是赤條條的孩子,一會在岸上追逐打鬧;一會又撲通撲通的跳進水里。清澈的河流不僅帶去了夏季的酷熱,更是帶來了不盡的歡樂。

  小河不僅給孩子們帶來無盡的歡樂,也滋潤著四周的莊稼、樹木,即使是農家的洗衣淘米也源自她的恩惠。長長的河道中,到處散落的是一塊塊平滑的洗衣石。村婦們三五成群的聚在一起洗衣、聊天,手中的棒槌“撲撲撲”地敲打在衣服上,不時還傳來一陣陣歡愉的笑聲。幾個孩子也夾雜其間,拿塊毛巾、手帕之類的小東西,尋塊方石,有模有樣的揉搓一番,以便得到大人們的夸獎。那時的我因為家臨近小河,便三天兩頭地拿條毛巾到河里洗,摻在幾個嬸嬸大娘中,為了得到幾句稱贊,有時一天居然洗許多次。喧鬧的小河不僅是洗衣嬉戲的場地,更是村中諸多新聞得以傳播和擴散的中心,這也難怪時常也有三五條懶散的漢子坐在岸邊的條石上,豎著耳朵妄圖探聽村婦們口中的秘聞軼事,這類似于“井戶端會議”的傳播模式,對我后來學習新聞學理論知識有了極大的便利。

  事隨時易,一晃數十載。童年的一切似乎都隨著這條小小的河流遠遠地流去了,河邊那條隨風起塵的山路,早已被裝飾一新的柏油路替代,閉塞的山村也因幾條穿山的隧道而變得四通八達。村中的小河雖被方正的青石重新整砌,卻因道路的加寬使得原本狹窄的河道更加局促起來。前幾年,因在山上發現了礦石,便開始了一連串的開采,山上的樹越來越少了,小河里的水也不再那么清澈了,甚至還有些油膩,呼嘯的卡車晝夜不息,原本讓人艷羨的臨河宅子深受其害。此時的小河也不再是鄉民的衣食之源,幾年前村里通了自來水,有的家中早已配備了洗衣機。那條小河似乎也被人們所遺忘,只是默默地流淌著,靜視者所面臨的一切。

  春節回鄉,平整的河岸兩側停滿了各式各樣的小車,幾個碩大的深綠色鐵皮垃圾箱擺放岸邊的某處,類似“講文明,樹新風”的標語隨處可見。據說村里出臺了政策,嚴禁往河道傾倒垃圾,礦山的開采也被政府勒令叫停,一切似乎又在向著理想的方向發展。

  往日里河道摸魚抓蝦的小伙伴都已成家立業,身著干凈整潔的服裝,沒人斜倚或歪坐在橋欄上,見面都有了套路式的問候語,雖親切卻沒有往昔那般的親近。零星的鞭炮聲忽遠忽近,如今村里的孩子都見過大世面,電腦手機玩的很溜,鞭炮對他們的吸引力遠不及其他,下河捕魚撈蝦成了天方夜譚,即便孩子們有此雅興,小河里也恐怕難以覓得魚蝦的的蹤跡了。

  如今的小河在村人的生活中不再那般舉足輕重,在孩子們的成長歲月中也沒了那么深的印記,沒有了小河鄉人們似乎生活的更好;沒有了小河不知道孩子們的童年是否如我兒時有那么多的樂趣。

亦木易水

清清地、緩緩地,自門前流過的是那條承載著童年的小河。河的兩岸不是青青的河堤,而是兩道石砌的河沿,青灰的礫石彰顯著歲月滄桑,與之相配的是兩座不知何年修建的石橋,質樸而穩重。

按 “鍵盤左鍵←” 返回上一章  按 “鍵盤右鍵→” 進入下一章  按 “空格鍵” 向下滾動
目錄
目錄
設置
設置
書架
加入書架
書頁
返回書頁
指南
主站蜘蛛池模板: 六安市| 大悟县| 普陀区| 厦门市| 盐城市| 长阳| 大埔区| 盐山县| 定日县| 岑溪市| 镇雄县| 灌南县| 东乌珠穆沁旗| 新干县| 宕昌县| 龙江县| 临泽县| 阿拉善右旗| 城固县| 江源县| 西安市| 江永县| 社会| 海林市| 永康市| 巴南区| 普格县| 腾冲县| 泗水县| 南江县| 鹤峰县| 堆龙德庆县| 合水县| 光山县| 平遥县| 屏东市| 双桥区| 中阳县| 安国市| 元谋县| 长泰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