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陽丞相對上那些同僚們晦暗不明的眼色,心中的苦海翻騰不止直漫到了那張雖然保養有度卻依舊布了褶子的圓臉上,“這一定是同情,本相竟然需要人同情,雖說本相確實不太支持現任陛下,但本相也打算現在造反,即便是起義也會師出有名,總會派李家八小姐那樣的笨蛋做這種事情?”
周和看見歐陽丞相的老臉都因為在眾目睽睽下出丑憋得通紅,當然也許,丞相也不是覺得羞愧,純粹是太丟人了,讓李八小姐給氣的,這事兒刑部的不少人都看見了,雖然:歐陽丞相真的非常想否認有這回事兒,但這事兒不僅發生了并且是新鮮出爐的,就在昨天!偏偏她反駁不了!一時又氣安和王一點兒面子不給,畢竟歐陽丞相論資排輩的話至少是安和王的長輩了。
可這氣歸氣,歐陽丞相也沒有辦法,只能咬著牙又跪了下去,“此事是李家小八不對,臣聽李家主夫書信說過,李家小八月余前害了病了,腦子已是不大好了,說是心智比不過三歲孩童,這話應是府中的下人哄她玩的,懇求殿下不要與一個稚子為難,臣一定讓兄長對府中的下人和小八嚴加管教。”
先不說周和聽見這話是什么心態,殿上站在殿大臣可是震驚非常,“丞相為了給李家八小姐脫罪可真是什么都說得出來。”
錢直站在殿上,聽歐陽丞相說這話,面上公事公辦的表情都快維持不住了,“她雖然奸污良家婦男,她雖然辱罵朝廷命官,她雖然視人命如草芥,但她還是個什么都不懂孩子呀!歐陽丞相這厚臉皮的程度真是令人嘆為觀止!”
同樣這樣想的,還有不少人,就不說刑部那些知曉內情的人,也不說與歐陽丞相本就不對付的人,就是她歐陽丞相自己一方陣營的人站在這電
殿上,聽見這話,都不自覺地將身體往人堆里縮了縮,“這李家八小姐屬實是有些過于讓歐陽丞相丟臉了,堂堂一國丞相愿意豁出臉皮去給一個世家小姐說話,這親的果然是不一樣。”
歐陽丞相也不想這么丟人,但是現在不給李家小八說話,一是自己的兄長會找她哭鬧,二是不說不行啊,看安和王這樣子必會拿此事做文章,借機修剪自己的勢力,硬著頭皮也得說!
周和聽見這話,那張素來嬉皮笑臉的面皮,露出一種嘲諷的笑容,“哦,原來依丞相的意思,這李家八小姐竟是個病人嗎?那可得好好讓人醫治了,待下朝后,本殿請太醫院院首去給那李家八小姐診治吧,省得她再說出這種大逆不道的話來,本殿聽見了倒沒什么,若是讓陛下聽見了,可就不會如本殿如此軟弱了。”
“殿下,您這樣還叫軟弱嗎?這公開處刑,幾乎是將歐陽丞相的臉面放在地上踩后又剁了幾腳,還讓那么多人看著,這也叫軟弱?!”,站在鸞凰殿金磚上的大臣聽見周和這樣說俱是默契地沒吭聲。
歐陽丞相又氣又臊得慌,只能干巴巴地說了句“那臣就在此代兄長謝過殿下關懷了。”
周和欣賞夠了歐陽丞相的囧態后,才收起臉上微風和煦一般的微笑,對大理寺少卿說“此事,刑部已是查得七七八八了,但丞相大人說得也對,這事兒沒有確鑿證據也不好就確認是李家八小姐做的,再則那鄭三郎身上不僅有撞柱的口子,腹部還被捅了許多刀,這也是一個疑點,此事便由大理寺查清吧,查查是誰捅了鄭三郎這許多刀,又為什么要連捅數刀,望大理寺能盡早查明,使那枉死的鄭三郎能安心往生,大理寺少卿大人應當不會令本王,令天下的百姓失望吧。”
大理寺少卿自然是趕緊站出隊列,躬身,雙手執玉板,極鄭重地對著安和王道“殿下放心,少卿必不辱使命。”
周和又表示了幾句“相信以少卿大人的能力,此事一定能解決。”之類的話,一邊說還一邊將彎著腰的少卿大人扶正了,隨后說道,“既然諸位沒有什么事情要再多言,今日的朝會便開到這兒吧。”
歐陽丞相聽見安和王說,那鄭三郎身中數刀時立時心中就有些懊悔,“早知那鄭三郎的死有這疑點,她也好借此為李家小八辯解一二,也不至于如此狼狽不堪!”
這事兒吧,之前周和讓人念卷宗的時候就有說出來,不過,歐陽丞相當時一心都是要如何應答安和王才能不讓安和王借題發揮,精神高度緊張的情況下哪里會去注意鄭三郎尸身上有什么疑點呢。安和王也怪,盡管讓她顏面盡失,卻不曾真的損害她的利益,甚至都沒說她一句“丞相為天下表率,親兄長府中卻出現這種事情,該當閉門謝罪”之類的話。
何況,歐陽丞相也知道李家小八不是什么良善之輩,只以為也是李家八小姐做下的,但聽安和王的意思,這似乎跟李家小八沒關系。
歐陽丞相后悔也無用了,下了朝后,避開人群,在角落里等了好一會兒也不見送信的男侍回來報信,歐陽丞相也是實在心急,等不下去了,干脆拿著淑君妃的牌子去嵐淑殿找淑君妃娘娘,之前也去過幾次嵐淑殿,因為長長的宮道上有個中等身材的女子穿著一品朝服在移動,那小步子還挺快的,此人正是歐陽丞相,歐陽丞相已經想好進了嵐淑殿后就囑咐淑君妃想法子將此事輕輕揭過。
不料他站在嵐淑殿的大門前時就見著了,那個送信的男侍,那男侍正跟淑君妃身邊的大宮男僵持,見了歐陽丞相,眼睛一亮,面上的愁容頓時一掃而光“丞相大人,這位宮男爹爹不讓小人進嵐淑殿,說讓小人將信交給他后由他呈給淑君妃娘娘,下人跟他說了丞相大人說務必送到淑君妃娘娘手上,這人卻死活不肯讓小人進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