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農’這項新節目就在延和殿敲定了下來,趙禎拍板由余繼去負責召集各地的老農。
何墨還以為會派出王素來主管此事,沒想到只是派了一個三司計省的副都使來。
這三司計省副都使在官職上雖然比何墨大一截,但在差遣上卻跟何墨平起平坐。
這里要說下,北宋的官職體系復雜,一個官員的職位往往由兩個組成。一個是品級,就好比何墨是集英殿修撰,五品官。另一個是差事,具體就是負責干活的部門。
何墨的差事全稱是‘司天監下轄設廣視司衙門判廣視司事’。
繞口吧,何墨自己都記不住這破名字。
單以差事來說,一個是三司計省戶部下副都使,一個是一司主事,兩不相干,平起平坐。
趙禎的用意也就在此處,他不希望何墨的廣視司被士大夫們插手。
以至于到現在廣視司正兒八經的官員就只有何墨一人。
“何大人,你說到底請多少農戶合適?”
一出延和殿,余繼就攔住了何墨,趕忙提問。
“余大人,農戶在精不再多,最好能有幾個斷文識字的。對了,各地的農戶也要有,不能都用汴京一帶的。”
“這是自然,本官省的。不過……”
何墨停下腳步,問道:“不過什么?”
“不過這項開支,是算在三司的賬上還是算在廣視司的賬上?”
何墨馬上回答道:“當然是算在三司衙門的賬上,我廣視司哪有什么錢。”
“此言差矣,何大人。”余繼嘆了口氣:“三司衙門的每一項開支用度都有規矩,撥下來的款項都要入賬,什么的錢用在什么地方。可這廣視司……本官還真不知道該算在哪里。”
余繼的這一番話,意思就是告訴何墨,召集農戶這件事要廣視司自己掏錢。
開什么玩笑,廣視司有個屁的錢。
這幾年也就是何墨拿著自己的俸祿,廣視司可沒一分錢撥下來過。
“余大人,你在三司衙門那么久,可有給廣視司撥過一文錢?”
余繼搖搖頭:“確實沒有,而且據本官所知,就連司天監都沒給廣視司撥過一文錢。”
其實這也不是司天監的鍋,當初設立廣視司的時候,趙禎就跟司天監的監丞主管說過,只是要一個司天監的殼子,其他你啥都不用管。
既然不用管,那自然也沒有撥款了。
再者說,何墨能賺錢的大名誰不知道?司天監忍著不像何墨來要錢,已經算是不錯了。
還想要撥款?
何墨是明白這些官員的心思,而且這點事也不值得再去趙禎哪里爭一次,所以何墨說道:“這樣吧,余大人你先去召集農戶,等新節目拍完了,再一起算賬如何?”
余繼想了想,同意了何墨的說法:“既然如此,那本官就先行一步,何大人,怠慢了。”
“客氣,客氣,余大人慢走。”
………………
目送走余繼,何墨若有所思的在原地呆了一會,半響之后才打道回府。
“官家跟你聊了些什么?”洪九在家中早就備好了熱茶,何墨一進門就遞上一碗熱茶。
正月十八的天還是有些冷的,一路上風也大,何墨確實被凍到了。
一口熱茶下肚,四肢五體有股熱流穿行,凍僵的軀體也暖和開來。
“沒什么,就是打算辦一個新節目。”
“新節目?”洪九說道:“那一定又得忙一陣吧。”
“嗯,過了這一陣或許要忙起來了。”
何墨不打算讓洪九太過擔心,急忙轉移話題:“對了,小寶跟小丫呢?”
“他們倆跟著對街的三兒一起出去玩了。”
這倆熊孩子,整天不著家,都快野瘋了。
“先生有留過作業什么的嗎?這倆孩子天天就知道出去瘋。”
洪九也是苦笑了一下:“大過年的留什么作業,先生外出探親去了,要二十二才回來。就讓他們再瘋幾天吧。”
何墨搖搖頭,無奈啊,他總算體會到當家長的感覺了,巴不得讓孩子多做點作業。
‘說農’這節目還需要籌備一些時日,何墨也趁這個空檔忙里偷閑,好好在家陪了洪九幾天。
等到正月二十五,何墨召集劇組人員,打算開工拍攝新電影。
汴京影院已經好久沒有上過新電影了,是時候拍一步新的了。
甚至連劇本何墨都已經寫的差不多了。
《三少爺的劍》
沒錯,又是一部武俠電影。
三少爺的劍做為一部優秀的國產電影,燕十三跟謝曉峰的故事,更有種獨特的江湖意味。
既然都已經抄了金庸的,古龍的又怎么會不抄呢?
當一切人員就位的時候,何墨又為選角開始頭疼了。
不論是謝曉峰還是燕十三,劇組里的人都沒有合適的人選。
毛二蛋或許能勉強勝任‘阿吉’這個角色,可誰來演燕十三呢?
‘劍氣縱橫三萬里,一劍光寒十九州。’
劇組里的這些演員,沒一個能演出如此劍客的氣勢,一個都不行。
不過……何墨倒是想到了一個人,或許他能幫一下自己。
“你……要讓我去演戲?”
公孫一看著何墨,似乎是第一次認識他一樣。
何墨點點頭:“沒錯,我覺得沒人能比公孫大哥你更適合這個角色。”
“哼。”公孫一冷笑一聲:“有點意思,讓我看看是什么東西再說。”
當公孫一翻開劇本之后,就漸漸的看入迷了。
何墨則沒有去打擾公孫一,自己一個人喝著茶吃著果脯打發時間。
一下午的時間轉眼即逝,公孫一也看完了劇本。
“公孫大哥,感覺如何?”
“這劇本不錯,不過……”公孫一笑了笑,這次不再是冷笑:“我演不了燕十三。”
“為什么?”這回輪到何墨發問了。
“因為他輸過,而我……未嘗一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