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文章是不可能寫文章的,字數又多,寫的又累,只有寫寫古詩維持生活這樣子。
李風的東張西望引起了監考老師的注意力。
“不要到處亂看,注意考場紀律。”監考老師走到了李風面前,神情嚴肅的警告了李風。
“老師,我可以交卷嗎?”
“同學你這樣是把文學大賽當做兒戲嗎,你把卷子交了,可以走了。”監考人員看著李風十三中的衣服。
心中暗想,這種野雞高中果然不會出什么好學生,參加一個文學大賽,才十分鐘不到,就交卷?懶得管。
雖然監考老師語氣不是太和善,李風還是謝過了老師,收拾好自己的文具和證件帶好,在考場考生和監考老師異樣的眼光下,悠然自得離開了教室......
胡建國本來想去人家提供的休息室喝口水等待比賽結束的,但是剛要走,就看見李風雙手插著褲袋,背著書包離開了考場......
胡建國急的喊住了李風,這可是全校的希望,“怎么那么早交卷了?”
“寫完了,當然交卷了。”李風理所當然的回答到。
“又是寫的詩?不然這么快。寫的什么的”胡建國推測出了可能性,畢竟李風這種有才華的人,就應該是這樣的。
不過為了求心安,還是開口問了。
“嗯。關于不要浪費糧食的。”
“比起上次的那首怎么樣?”胡建國有點擔憂,如果和上次一樣水平,在A縣還不一定能獲得復賽資格。
“應該比上次好一些吧,我也不確定啊。”李風確實是這么想的,雖然以自己的能力看不出是不是比上次好,但是看見胡建國充滿渴望的小眼神,李風還是點了點頭。
“念念我聽聽?”
“憫農
鋤禾日當午,
汗滴禾下土。
誰知盤中餐,
粒粒皆辛苦?”
“好詩啊,李風。你可真是才華橫溢啊。”胡建國聽完立馬拜倒在李風的文采之下,這首詩完全就是為了這個題目寫的,非常的切題,李風能在這么短時間寫出古詩,這的是個天才!
“謝謝老師,但有一個可能有要說清楚,我是真沒才華......”
“我懂你的意思,但是人真的不要太謙虛,我說過的......”
“我......”
“你回去休息休息,下午課也不用上了,等晚上出結果我第一時間就會通知你。”胡建國打斷李風的話,心中卻暗喜,這次李愛國我看你還怎么嘚瑟?
這次的頭名,是我十三中莫屬了!
應該還要通知一下高巴荳組長,一起開心開心。
......
就這樣,李風又被放了一天的假。
放假也好,練練小提琴,不過在這之前,和易大海這胖子炫耀一下自己的假期。
打開手機,在自己關機的十幾分鐘里面,竟然有一個未接電話,還打了次。
是重要的電話打三次嗎?
李風決定回一下電話,就算是賣房子的,人家也是不容易的,是一個魔都的號碼,以前自己的責編小水好像也是魔都?
嘟,嘟......
“喂,你好,你打我電話有什么事情嗎?”李風接通過問道。
“你好,你是不是打錯了。”刺桐有點模糊,因為加了一天的班,狀態確實不行。
“是你打了我三個電話的呀......”
“哦哦,對不起。那個我是盛世女生網的責編刺桐,請問您是梁山伯作者本人嗎?”刺桐聽到三個電話這個關鍵字眼后,才想起來自己給“梁山伯”打了三個電話沒接,這應該就是梁山伯本伯了。
至于為什么寫女頻的是男生,刺桐覺得很正常,還有很多女生寫男頻,而且混的還很不錯。
只要出成績,都不是什么問題。
“是我啊,有什么事情嗎?”
“這樣的,看您什么時候方便,我過去直接找您談談簽約的事情。”刺桐想起了小水下達的命令,及時和李風談起了這事。
“行,周一到周日都只有晚上九點后有時間,其他的到時候確認,不過你們這簽約流程和以往的不太一樣啊。”李風確定了自己有的空閑時間,不過也有一絲懷疑,自己的馬甲在盛世女生網是個新號,為什么還要有專人來和自己簽約。
不過還是答應了。
這可是大神作者、白金作者才有的待遇啊。
“謝謝梁山伯。”
“不用謝。”
先回去養精蓄銳,下午接著練自己的小提琴,晚上看書,這就是李風暫定的安排。
胡建國倒是挺焦急的,這個文學大賽的初賽,上午比賽,下午就出成績,看到底那些人能夠代表A縣出戰復試。
雖然胡建國對李風的才華很有信心,但是現在古詩不是主流,所以說最后的結果這不好說。
為了保證相對的公平,采用的是電子閱卷的方式,交叉閱卷,每一份試卷都會通過四個評卷老師評分,去掉最高分和最低分,取平均分。如果最高分和最低分分差超過十分,那么久會發送到主閱卷人,決定最后的分數。
寫模板作文和議論文的數量是最多的,這也是高三學生寫的最多的,除了一中和外國語,其他學校的學生百分之八十都只會寫這種作文。
所以看到這種文章,是不可能得高分的!
閱卷老師的一般給的分數都是大差不差的。
而寫的好的散文,閱卷老師都統一給了高分。這也是大賽的精神所在。
創新,有自己的東西。
李風的詩歌則是引起了閱卷老師的爭議。
一個老師這首詩認為太多于簡單了,雖然立意不錯,也很切題,但最大的問題就是簡單。
另一個老師認為現在學生能夠寫出古詩的人,簡直比國寶還國寶,況且這詩寫的非常不錯語言通俗、質樸,音節和諧明快,朗朗上口。
最后,只好交給了閱卷組組長,組長看了這詩,感覺頗為震撼。
說出了自己的看法。
這個同學在前兩句并沒有說農民種田怎樣辛苦,莊稼的長成如何不易,只是把農民在烈日之下鋤禾而汗流不止的情節作了一番形象的渲染,就使人把這種辛苦和不易品味得更加具體、深刻且真實。
最后用反問語氣道出“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的道理就很有說服力。尤其是把粒粒糧食比作滴滴汗水,真是體微察細,形象而貼切。
真是個才華橫溢的同學,是快好的璞玉,只要再加以一道,鯉魚化龍,指日可待!
正在練習小提琴曲的李風,忍不住打了幾個噴嚏......
難道又有人在背地里夸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