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征軍自南昌撤圍后兵分兩路,一路在胡以晃、曾天養帶領下攻取廬州,另一路由石祥禎、韋志俊沿江西進,攻取武漢。
石、韋二人先率軍占領武穴。
是時擋在太平軍進路上的田家鎮,其江面用巨筏構筑浮橋,并在巨筏上廣設火炮,看上去是一道有力的阻擋太平軍西進的截江防線。
在清軍援軍未來前,太平軍西征軍曾分水、陸兩路,強在清軍援軍未至前,水路強攻田家鎮江面,陸路強攻岸上敵軍營盤,在清軍的頑強抵抗下未果。
次日,再攻依舊未果后,太平軍退駐田家鎮十五里外的富池口,修整軍隊。
湖廣總督張亮基得知太平軍進犯湖北的消息后,急派湖北按察使唐樹義帶兩千清軍前往蘄、黃一帶增援田家鎮。并邀江忠源帶本部約兩千楚勇馳援田家鎮。
為保萬無一失,張亮基命勞光泰帶湖北新造的十余艘炮船協防水路。
勞光泰所帶水勇到達田家鎮后,協防一段時間。吹噓說“賊不敢上竄,非不能破田家鎮,乃懼我炮船也”。
通俗點說就是,太平軍不敢進攻田家鎮都是他的功勞。
張亮基經過一番自認為周密的籌備之后,自認為萬無一失。
結果有時候,看似完美的布局,卻有致命的弱點。
因為此時清軍只防守了北岸田家鎮,對南岸卻并未險要之地半壁山卻并未設防。
就在清軍不斷馳援田家鎮的時候,太平軍已經占據“臨江聳立,懸崖如削“半璧山,并且沿山而下扎營數座,這樣就在南岸站穩腳跟,容易形成相持局面。
更且更可怕的是,太平軍可以在山上放置大炮,這樣的大炮,可以憑借著高度優勢,將炮彈射的更遠。
很遺憾清軍的水陸營地,不幸的在太平軍火炮的射程內。
就在太平軍的半壁山營地和跑位安置好當天,在清營升起炊煙準備吃早飯的當口。
一時間“聲隆隆然,子墜地如織”。半壁山的響起了震天的炮火,而炮彈都落道清軍營地。一時間“聲隆隆然,子墜地如織”。最諷刺的曾說出豪言“賊不敢上竄,非不能破田家鎮,乃懼我炮船也”的勞光泰水師見勢不妙,憑借先進的逃跑工具炮船先遁。
在炮火之后,清軍亂做一團的時候,數千艘太平軍戰艦乘勢進攻清軍防線,清軍各營迅速潰敗。
江忠源所帶的兩千精銳楚勇僅余數人,逃亡廣濟。
按察使唐樹義等急遁武昌,并沿路收集潰勇。
此戰太平軍不僅繳獲了,清軍各種物資無數,還打通了進犯武漢的江面。
在清軍潰退的時候,石祥禎抓住戰機乘勝西進,連掠黃州府城、南岸武昌縣、漢陽、漢口四城,兵臨湖北省城武昌,
由于前期對田家鎮防線過于自信,之后田家鎮防線敗的太突然,此時武昌城并未做好防備,此時城內僅有兩千兵勇。
在太平軍兵臨武昌城下架云梯強攻武昌,強攻一日不克。
當晚太平軍在城外扎營,城內新任湖廣總督吳文镕,派兵縋城襲營,焚燒太平軍占據的民房。
太平軍見狀,全軍撤往北岸。之后見武昌難攻,當即本著避實擊虛的原則,憑借優勢兵力劫掠(掠城而走,不守城)孝感縣、廣濟縣城,以及對沿江上下數十里的村鎮、湖汊河港內村鎮肆行搶掠。
在將武昌周圍劫掠一番后,飽載而回武昌城外江面,以船只為營壘。
對武昌城實施疲敵之計,即多次夜間明火擊鼓,做渡江撲城狀。
武昌清軍在多次配合太平軍的表演之后,已成驚弓之疲鳥。
咸豐帝聞武昌危機,令荊州將軍臺涌帶兵赴援武昌。
但在下命國藩率湘軍援鄂的時候遇到點意外。
前兩次催國藩馳援,但國藩均被婉拒,第三次甚至對國藩“破口大罵”:“:“現在安省待援甚急,若必偏執己見,則大覺遲緩。朕知汝尚能激發天良,故特命汝赴援,以濟燃眉。今觀汝奏,直以數省軍務一身克當,試問汝之才力,能乎?否平?平時漫自矜詡,以為無出已之右者,及至臨事,果能盡符其言甚好,若稍涉張皇,豈不購笑于天下?著設法趕緊赴援,能早一步即得一步之益。汝能自擔重任,迥非畏蔥者比。言既出諸汝口,必須盡如所言,辦與朕看。”欽此。”
但即使是如此,國藩仍然堅持水軍不成,婉拒的咸豐帝的要求。
在武昌城內展開了,守城或棄城論戰,以巡撫崇綸為首主張棄城而逃,以吳文鎔主張固守。
但其實他們不必如此緊張……
因為太平軍把西征戰略重點擺在院北,石祥禎等的任務是迅速劫掠湖北獲取糧草,并牽制上游清軍兵力,配合皖北戰場。